大四學生知網賬號被盜后現電商平臺,臨近畢業季,很多學生們都在忙著論文查重降重,知網是學生寫論文時時的必要平臺之一,而今既“熟蛋返生論文造假、大學生查重亂象后,又出現了大學生知網賬號被盜的事。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大四學生知網賬號被盜后現電商平臺
記者調查發現查重服務在電商售價從幾元到上千不等,有商家用山寨網站欺騙消費者
臨近畢業季,武漢一所高校的大四學生發現,學校提供的免費中國知網賬號被盜。查詢后得知,其賬號里附帶的論文查重機會,被當作商品掛在電商平臺上售賣。
該校另有學生告訴新京報記者,有班級共有 38 人,其中被盜號的就有 14 個人。
論文查重是將寫好的論文放入專業的資源庫,并和其他論文進行比對,以保證沒有抄襲、剽竊等行為,目前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是中國知網查重系統。
一位畢業生提到,并非所有高校都會提供知網免費查重的機會,有些學生就會選擇上網購買。
5月21日,新京報記者在網上搜索 " 知網論文查重 ",發現有大量提供論文查重服務的網站與店鋪,一次查重的價格從幾元到上千元不等。
對于上述情況,知網法務部工作人員回應稱," 知網不對個人提供檢測服務,網上售賣的知網論文檢測基本都是違規的。" 建議學生拿到賬號后立即修改密碼,如有賬號被盜,應聯系學?;驁缶?。
現 象
一畢業班近四成學生知網賬號被盜
今年大四的王同學就讀于武漢某重點大學,目前正在準備畢業設計,其所在學院要求學生在畢業論文答辯前必須進行論文查重。
根據學校安排,該校每位畢業生都可以獲得包含兩次免費查重機會的中國知網賬號。
5 月初,王同學收到了學校提供的知網賬號,但當他使用初始賬號密碼登錄時,系統卻顯示 " 賬號或密碼錯誤 "。在學校教務處的幫助下,他將知網密碼重置,登錄賬號后發現,自己免費查重論文的機會只剩一次,另一次機會竟被一位陌生作者的論文占用了。
王同學翻閱通知群后才知道,學校下發知網賬號后便通知學生們立即修改初始密碼,由于疏忽,他并沒有及時修改密碼。王同學表示,學校下發的知網賬號初始密碼與賬號相同,均為該校學生學號。
和王同學同系的秦同學也遇到了類似情況。5 月 19 日晚,她發現自己無法使用初始賬號登錄知網,找回賬號后發現自己一次免費查重的機會已被占用。且系統顯示占用查重機會的論文作者姓名居然和她一樣,但論文的指導老師她根本不認識。
秦同學提到,其所在的班級共有 18 人,賬號被盜的同學有 4、5 人。" 隔壁班 38 個同學,有 14 個人都有遇到這種情況。"
根據受訪者提供的截圖,被盜號學生所在高校教務部門了解到相關情況后,院系負責老師立即在群聊中提醒學生,并在通知群中明確表示,部分同學查重次數被占用系賬號被盜用所致。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大學生論文查重賬號被盜近些年屢禁不止。
2018 年,廣東中山市警方就曾接到過此類報案,警方調查發現,賬號被盜用的學生人數多達兩百余人;2019 年,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多名學生也曾反映,學校提供的兩次論文查重機會被人占用。
■ 調查
1、學生免費查重機會被掛在網上賣
學校提供的免費知網賬號為何被盜,查重機會為什么會被他人占用?
上述武漢高校畢業生小周告訴新京報記者,使用知網賬號查重后,將會在該賬號里留下作者個人信息。賬號被盜后,她和老師通過查重系統中留下的論文文件信息,找到了使用學生賬號查重的論文作者。
對方稱,他是以 8 元的價格在電商平臺購買到了一次查重機會,該店檢測后就將結果發給了他。
根據小周提供的信息,記者找到了這家名為 " 畢業服務中心 " 的商家。
這是一家 4 年老店,有近 8000 粉絲,提供本科、碩士、博士論文查重服務,價格從 5 元至 340 元不等,查重服務月銷售量超過 2 萬件。
店家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會聯系有知網賬號和查重指標的人,支付報酬讓對方進行查重,得到結果后發給消費者,從中賺取差價。
除學生曝光的店鋪外,新京報記者在電商平臺上搜索 " 知網大學生論文查重 ",發現有大量此類商品信息,標注為 " 和學校檢測結果一樣的 " 商品最受歡迎,有店鋪月銷量超過 3 萬件。相較于本科論文,碩博論文查重價格相對較高,價格可達到上千元。
其中一家評價較好的店鋪客服人員表示,他們和學校有合作,論文查重用的是學校剩余的檢測名額。消費者付款后,使用他們的鏈接輸入訂單編號去檢測網址提交即可,并承諾一定能夠達成學校要求。店家還稱,他們合作的學校很多,現在檢測名額緊張,成本也隨之增長。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查重服務同時還存在于社交平臺。
使用聊天軟件以 " 論文查重 " 為關鍵詞可以搜索到大量群聊,其中不少自稱 " 安全查重 "" 優惠查重 ",規模較大的群聊有 400 余人。記者加入一個名為 " 查重二手交易群 " 的群,群聊后,立刻有人添加記者,并表示可以提供論文查重網站。
2、商家提供山寨查重網站
新京報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學生通過網絡渠道進行論文查重,難以保證論文安全;此外,一些店鋪還存在虛假宣傳,雖聲稱可以提供論文查重服務,實際卻是用山寨的知網查重網站來欺騙消費者。
5 月 21 日,新京報記者聯系到上述 " 畢業服務中心 " 店鋪,詢問客服人員,上傳的論文是否會被泄露?
店家客服表示,系統檢測后論文會自動刪除。但據小周所說,通過這種方式查重的論文其查重報告會被自動刪除,但所提交的查重論文是無法刪除的。
新京報記者隨即以售賣學生知網賬號的理由添加店家微信,對方提出,將手頭上的論文打包發給記者,由記者操作進行查重,店家將以每篇論文 200 元的價格購買查重報告。
該店家說,論文查重很快,每篇只需要 10 分鐘左右,并要求記者半天內將 150 篇論文查重完畢。" 只要你能測 ( 查重 ) ,我就給你發論文 "。
在得到肯定答復后,店家將論文發送給記者。
記者接收到論文后發現,論文作者和該作者所在學校均有寫明,這篇 1.4 萬字的論文內容也可隨意查看。該店宣稱的 " 論文安全有保證 " 并不真實,如果檢測論文者有意將該論文泄露出去或有意剽竊論文成果,消費者將很難及時作出應對。
此外,以 " 知網查重 " 在搜索軟件上搜索,可以看到有多家網站都提供論文查重服務,不少網站以 " 學術不端檢測系統 " 為名,可以有償提供知網的查重服務。
新京報記者隨機打開一家網站,其頁面醒目處寫著 " 學術不端論文查重檢測系統 ",該網站提供價格區間為 38 元 -1400 元的論文查重服務,該網站的名稱顯示為:" 中國知網 CNKI 學術不端論文查重 "。
但記者通過比對 CNKI ( 中國知網 ) 科研誠信管理系統研究中心官方網站發現,兩者并非同一網站,且官方網站公告稱:鑒于學術不端檢測的嚴肅性,知網學術不端檢測系統一直僅向機構提供服務,且僅限于檢測本單位文獻。
3、免費查重次數少催生查重市場
論文查重為何有如此大的市場?
一位大四學生向新京報記者介紹,在畢業論文答辯之前,他們需要進行論文查重工作,以保證自己在學術工作中沒有抄襲、剽竊行為。論文重復率的高低,也變為論文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標。雖然學生們查重需求量大,但并非所有高校都會給學生提供知網免費查重的機會,許多學生就會去網上購買查重服務。
華中科技大學新聞與信息傳播學院王昀副教授也提到,很多同學對自己論文前期的重復度并沒有信心,所以經常先自己提前查一遍,那么尋找網上商家查重就很難避免。
就讀于北京一所高校的慕同學今年在讀研三,學校并未給他提供知網免費查重指標,只給了他另一個論文查重平臺的免費使用機會。
慕同學和身邊同學使用后發現,學校提供的平臺查重率不準確,再加上學校最終審查時用的也是知網查重,因此他決定花費數百元在網上購買知網論文查重服務。
上述武漢高校多名學生表示,查重機會被占對其畢業論文影響較大。
知網賬號被盜的陳同學告訴新京報記者,其所在院系要求本科生論文查重率不能超過 20%,一旦不合格就沒法答辯,進而可能導致延遲畢業。院系規定兩次查重時間分別為 5 月 24 日和 29 日,6 月 3 日就要進行論文答辯。
" 現在保險起見就要自己花錢進行論文查重,不然唯一一次查重不過的話,我就畢不了業了。" 陳同學說。該校王同學也提到,自己的畢業論文包含許多背景資料," 背景資料的查重率可能比較高,我不可能只查一次。"
王昀副教授同時表示,通過網絡上的渠道進行查重還是有一定風險的,因為目前學生論文沒有全部公開上網,論文一旦被剽竊則更難以追溯責任。他建議,查重還是走學校程序為好。
■ 回應
知網工作人員:網上所售知網論文檢測違規
針對電商平臺出現大量買賣知網查重指標一事,新京報記者聯系到了知網法務部,一工作人員表示," 知網不對個人提供檢測服務,網上售賣的知網論文檢測基本都是違規的。"
中國知網科研誠信產品負責人孫雄勇也曾公開表示:電商平臺上所有打著中國知網旗號的論文查重服務都是違規假冒行為。" 我們只針對雜志、期刊編輯部或者高校等科研機構或單位提供‘公對公’的查重服務,在校大學生如需要此項服務,只能通過學校來操作。"
上述知網法務部工作人員介紹,中國知網會和高校展開合作,以學校畢業生數量的 1.5 — 2 倍提供檢測篇數。知網會將有查重指標的賬號發給學校,學生賬號的密碼則是由學校自己設置的,知網并不知悉學校學生的密碼。
針對高校學生知網賬號被盜,該工作人員稱:" 涉及教學管理、學生管理都是學校自己的事。問題可能出在內部管理上。"
上述工作人員還列舉了賬號被盜的兩種原因:一是,學生之間是了解彼此學號的,因此可能有個別學生會售賣身邊同學的知網賬號。二是,部分賬號管理人員會將多余的賬號拿出售賣。他建議學生拿到自己的賬號后應立即修改密碼,如果有賬號被盜,應該聯系學校上級部門或者報警。
一位被盜號的學生則提到,校方提供的知網賬號初始密碼和賬號相同,都是學生的學號," 只要了解學號編碼規則,無良商家甚至可以一個一個試,賬戶泄露風險就比較高。"
21 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學校以團體為單位購買查重賬號分發給學生,本是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術研究,但在這一過程中,可能因為系統漏洞或其他原因導致賬號被盜取。
熊丙奇表示,盜取學生知網查重賬號已經侵犯了學生利益,失去免費查重機會的學生不得不花錢購買查重服務。盜取、販賣學生知網賬號可能已經形成利益鏈條,一些人為求牟利盜取學生信息,相關行為已經涉嫌違法犯罪。他建議,學校發現學生查重賬號被盜后,應該立刻行動,請求警方介入調查,追究相關方的責任。
以上是有關大四學生知網賬號被盜后現電商平臺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大四學生知網賬號被盜后現電商平臺 畢業生論文查重亂象】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