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相信大部分同學關注的重點都在考研初試上,有些考研小白甚至認為,只要初試能過線就萬事大吉。然而,某些院校為爭取“優質生源”,可能會出現復試刷人極其嚴重的現象,導致很多同學即使進入復試,錄取仍遙遙無期。今天小編整理了13所復試比較高院校。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一、關于復試比
1、什么是復試比?
首先,大家需要了解,復試比(也叫復試差額比)=復試人數/實際錄取人數。與初試通過比例不同,一般情況下,不同院校的復試比差別不大,都控制在1.2-1.5之內,因為教育部規定了最低差額淘汰比例為1.2:1。
舉個例子來說,若復試比=1.5,那么如果計劃招收6個人,就需要9個人進入參加復試,再刷掉3個人。一般來說,復試比>1.5就說明這個專業復試刷人很多或者專業熱門程度很高了。
2、復試比高有什么后果
有些院校復試比較高,放大批同學進入復試,再輕易篩選掉,這有一定的概率會導致:
①復試不確定因素增多,難度陡然增加。
②耽誤調劑,不僅一志愿錄取希望渺茫,而且由于糾結要不要走調劑,錯過了最佳時機。
③由于復試人數過多,降低了老師評選的客觀性,逆襲可能性降低。
二、院校盤點
1、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2021年全日制法律碩士(非法學)計劃招生110人,卻放525人進入復試,復試比例接近5:1。
2、電子科技大學
成都電子科技大學通信工程學院信息與通信工程和電子信息專業共招考466人,復試人數高達700+,復試比接近2:1。電子信息專業劃線300分,全日制招生278人,其中初試369分的同學排名在273,可以說復試競爭真的很恐怖了。
3、重慶師范大學
重慶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中的小學教育專業,今年計劃招生90人,進入復試人數高達265人,復試比接近3:1。
4、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2021年會計學碩(全日制)計劃招生80人左右,658人進入復試,刷掉五百多位同學,復試比接近8:1,競爭十分激烈。
5、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會計專業(全日制)計劃招生39人,有500人左右進入復試,復試比例接近8:1。
6、桂林電子科技大學
桂林電子科技大學2021年工商管理碩士(MBA)擬招生130人,最后一志愿考生與調劑生總計523人一同復試,雖保護一志愿考生,但復試比接近5:1。
7、天津大學
天津大學2021年會計專碩(全日制)計劃招收28人,有126人進入復試,復試比例接近4:1。
而且20年該專業復試人數306人,實際錄取28人,復試差額比將近10:1。
同時,2020年天大法學院法律(非法學)專業49人進復試,最終錄取10人,復試差額比近5:1。
8、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會計專碩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21年會計碩士(全日制)計劃招收30人,復試人數140,復試比大于3:1。
同時,2020年該專業招27人,進復試248人,復試比9:1。
9、天津工業大學-會計專碩
天津工業大學2021年會計碩士(全日制)計劃招生31人,有165人進入復試,復試比高于5:1。
10、中山大學-法律碩士
中山大學法學院2021年法律碩士(非法學)全日制專業計劃招生60,有137位同學進入復試,復試比例大于2:1。
11、南京大學-法碩
南京大學2021年法律(非法學)專業和法律(法學)專業復試比例均為2:1,同時, 南大2020年法律(非法學)進入復試224人 錄取65,差額比接近4:1。
12、青島理工大學-會計全日制
青島理工大學2021年會計專業(全日制)計劃招生28人,共有81個人進復試,復試比接近3:1。
同時,2020年青島理工大學會計碩士(全日制)進入復試136人,最終錄取人數為25人,復試比例接近5:1。
1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英語筆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20年外國語學院英語筆譯專業(全日制)復試人數115,錄取13人,復試比接近9:1。
通過統計可以看出,復試刷人嚴重的情況多發生在火熱專業中,如會計、法律等,所以大家在進行院校和專業選擇時,可以把復試比也算在考慮范圍之內,而不是僅聚焦在初試信息上。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復試比高的考研院校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敬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