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高考失利選擇了大專院校的同學,大部分是奔著專升本去的,先讀大專到時候在選擇專升本,就是比正常的本科要多出來一年時間,但是政策每一年都有變動以及更新。下面來和 小編一起看一下2021專升本最新政策以及2021專升本政策變化。
高等教育分為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本科院校主攻專業教育模式,專業院校則是職業教育模式,所以大專也是大學一種。
經常在網上看到關于“大專生是不是大學生”爭論。
大專生自身認為,自己是通過統招考試進入高等教育學習的,除了教育年限比本科少一年外,與本科大學沒什么區別,當然屬于大學的一種。
而本科大學生認為,大專的實力達不到大學的級別,屬于職業技術教育,算不上大學生。
從概念上來說,大專生的的確確也是大學生的一種,不過在高等學歷上,大專生處于最底端,無論是在教育上還是職業上都不占優勢。
所以大專生無論是上大學期間還是就業階段,都有些自卑的情緒,學歷劣勢是不可忽視的。
不過花無百日紅,人無再少年,大專生的春天可能來了!
關于大專生的2個好消息
大專生參軍退伍后,可直接參與專升本面試
大專生有著不可忽視的學歷劣勢,尤其是在“本科生遍地走,研究生多如狗”的當下,大專學歷劣勢尤為明顯。
而大專生提高學歷價值,唯有兩種方式,一是自考本科,另一種是專升本,自考本科的學歷含金量不高,一些企業并不承認,專升本就成了大專生的唯一選擇。
而專升本考試并不簡單,難度不亞于高考,很多考生考了一次,考了兩次,甚至考了三次都不能如愿上本科。
一類大專生迎來了“免試上本科”的機會,那就是在大學期間去當兵,退伍后可直接參與專升本面試,考上本科的幾率大了很多,這對于大專生來說是考上本科的一個大好機會。
教育部下撥276.9億元,致力于職業教育發展
近日,中國財政部門,教育部門下發了2021年職業教育資金計劃,預計將下撥267.9億元用于職業教育發展,這其中包括大專職業技術教育擴招,和高職中專的擴招工作。
無論是一所本科院校還是大專院校,獲得的流動資金多了,在教學資源、教學設備、畢業后的職業可選擇性都有幫助,上升了一個等級。
所以百億資金用于職業教育發展上,意味著未來大專生將獲得專項優惠政策,好日子可能真的來了。
分析:
總得來說,無論是專升本政策的新變化,還是獲得專項教育發展資金,對于大專生來說都是好消息,學生們聽到這2個消息都很興奮,歡呼雀躍起來,2021年大專生也別錯過,抓住機會,可能徹底改變職業道路。
不過從上述贅述上也能看出來,下撥教育資金不只是不只是針對于大專生,還有中專和職高教育,而且是大部分傾向于此,這一點不單是意味著中職專技校學生將打破屏障,迎來春天這么簡單,還釋放出一個重要的信號。
教育部下撥267.9億職業教育資金,意味著什么?
中考錄取率下降,中職擴招
此前就有消息傳出,中考錄取率將降低。
其實此前全國各地的中考錄取率就不高,像中考競爭激烈的深圳市,只有30%的人學生有機會上普高,剩下都流入職高技校或者是退學。
雖然平均中考錄取率不至于只有3:7這么少,但是大有從之前6:4降為5:5的趨勢,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將有一半的學生上不了普通高中。
財政部和教育部下撥大量教育資金,也側面證實了這一點,未來職高將大面積擴招,隨之中考率大幅度下降。
專項培養技術型人才,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我國是制造大國,機械制造業是發展之本,但是近年來高等教育逐漸普及,上大學的人越來越多,技術型人才越來越少,不符合基本發展理念。
此次下撥大量資金發展職業教育,也意味著未來將專項培養技術型人才,市場會為這類人才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未來中職專和大專畢業生很可能比本科畢業生更好找工作。
很多家長對于中考錄取率降低,將學生往職業技術型人才上引,很是不滿意。
畢竟技術型人才在社會上,地位和話語權都不高,屬于最底端的人才了,如果自家孩子最終往這方面發展,豈不是沒什么前途。
這其實就是社會對于大專生和中專生的刻板印象,也是技術型人才慢慢減弱的主要原因,人們要慢慢轉變觀念,對職業技術人才接受度更高,給予其更高的評價和尊重。
以上就是小編對于2021專升本新政策及變化所收集的相關信息,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熱點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