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畢業生求職保姆刷屏網絡平臺,這不禁又讓人們想起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新聞。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陸步軒1985年以長安區文科狀元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中文系,當時他的成績是531分,在全省排名第十四,在當時已經是卓越的成績,在當地有一個有趣的說法,說他是文曲星下界,曾經還是一個窮小子,突然就變成了狀元郎,心情自然愉悅。
所有人都以為,這位天之驕子畢業后會進入國家機關或者成功知名科研人物,沒想到的是,他畢業選擇了回老家賣豬肉,這樣的舉動讓很多人費解,甚至家里人都感覺臉上無關,在歷史上,可能這是唯一的高校畢業生回家賣豬肉的。
如今,他已經把賣豬肉這事兒做成了一家估值超過40億元、年營業額18億的上市品牌。陸步軒本人早已身價過億。
陸步軒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輿論焦點。只是他不再是那個被群嘲的“北大屠夫”,而是成為了人人吹捧的商業新星。
1 曾經,他是北大的“黑點“
2003年,有一個報道橫空出世,震驚了全國億萬觀眾:
《北大才子長安街頭賣肉》
報道中的這個人,叫陸步軒,畢業于北京大學中文系。
1985年,他以高出本科線100多分的成績考入了北大,是當年長安縣的文科狀元。
對于“屠夫”的這個身份,他的內心是頗為抗拒的。
因為當時的他與周圍的很多人一樣,覺得“屠夫”這個職業,他一個北大畢業生來做,實在是不好意思說出口,為此,他寧愿假裝文盲、甚至減少與家里的來往,也不愿再多任何一個人知道。
為了掩飾自己的大學生身份,他寧愿冒充文盲。曾經在他肉鋪邊有家小商店,出售煙酒和書報雜志,他每次去商店,只買煙酒,從不買書報,老板以為他目不識丁。
陸步軒以為,只要他一直隱藏下去,也能馬馬虎虎的把日子過了。沒想到,自己苦心隱藏了許久的身份,還是被人發現了。
2003年,很多媒體以《北大畢業生長安賣肉》為題報道了陸步軒的現狀,“陸步軒現象”引起了人們對就業觀念、人才標準、社會分配等眾多問題的深刻反思。
那段時間,是陸步軒最難熬的一段時光。不少圍觀的人看著熟練操刀切肉的他,紛紛發出感慨:
“看這剁肉的架勢,絕對的真把式。”“賣個豬肉還用上大學嗎?小學畢業都會賣!”“連北大出來的都要去賣肉了,這個社會是怎么了?”
流言蜚語像雪花一樣,紛紛向陸步軒襲來。此時,陸步軒的父親也知道兒子做了屠夫,面對記者的提問,他數度掩面,“他是這個村唯一的北大學生,可現在只能靠賣豬肉過活。我心里難過啊!”
以至于畢業15年后,他受邀回到北大做創業講座時,曾經多次哽咽:
“我給母校丟了臉、抹了黑,我是反面教材。”
2 讀書,真的無用嗎?
北大畢業賣豬肉,曾經是陸步軒心里的一根刺: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在我身上就像一個笑話。
現在,再來看這根刺,他的心境已經不同了。
學歷是個敲門磚,不僅是物質上的,更是思維上的。
從表面上看,中專比不過大專,大專比不過本科,本科比不過重點本科,重點本科拼不過北大清華,越往上讀,學歷含金量越高,能發財的機會也就越大。
但更深層次的是,我們之所以讀書,并不僅僅是因為書中自有黃金屋,而是因為讀書能夠改變我們的思維,改變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甚至因此反過來讓我們去改變世界。
面對陸步軒的哽咽,北大校長許智宏笑著說:北大可以出政治家、科學家、賣豬肉的,都是一樣的。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讀書改變命運”這句話,背后應該是“讀書改變思維,思維改變命運”,這句話,才是真理。
這句話放在陸步軒身上,可謂是最強的佐證——命運一開始給他開了個玩笑,讓他做了“臨時屠夫”。
但他沒有因此一蹶不振,反而抓住了這個機會,寫出了《豬肉營銷學》的講義,出了《北大屠夫》一書,還與師兄陳生一起創辦了“屠夫學校”,真正把賣肉做成了一門學問:
先說大小。較小的腰子,說明屠體的腎臟發達,屠體健壯,以較小的腰子就可承擔腎臟解毒的功能;而較大腰子,說明屠體的腎臟功能不發達,必須借助較大的載體方可承擔解毒、排毒的功能。從這一點上講,較小的腰子比較健康。再說顏色。腰子的顏色有深、淺之分,有的呈褐紅色,有的呈灰白色,大多介于此二者之間。一般來講,腰子的顏色與屠體瘦肉的顏色息息相關,瘦肉的顏色深,則腰子的顏色亦深,反之則淺。從質量來講,太深、過淺都不是好腰子,深褐色可能是黑干肉,而灰白色則可能又是注水肉。——摘自講義《豬肉營銷學》
普通的屠夫,也許只知道新鮮的豬肉和注水的豬肉有什么區別。但“北大屠夫”陸步軒,卻可以從豬的各個部位,告訴大家如何辨別優質生豬。
普通的屠夫,也許只知道支個肉攤,在原地賣肉;但“北大屠夫”陸步軒,可以把賣豬肉這件事變成一個產業鏈,甚至將它做成一個年銷售額18億的品牌,利用互聯網的優勢,將賣肉這件事做到極致。
倆人覺得豬和人一樣,只有心情愉悅,才會長得又肥又壯△
事實證明,高學歷的人就是有本事將門檻不高的工作,做成一番事業。
例如陸步軒,他能與同是北大的師兄陳生一起創立“壹號土豬”;例如中央民族大學的劉浩明,也能利用賣煎餅果子月入13萬。
而改變他們命運的,不僅僅是那封錄取通知書,還有他們讀完大學以后被大學改造過的思維。
3 不是學歷沒用,是你不想用
所以,我很想在這里反駁一下那些認為學歷沒用的人:
真的不是學歷沒用,而是你不想用。
前陣子,網上流出了一張名企大佬聚會圖,有人統計他們的畢業院校后發現,他們受教育的水平都不低:
在各大公司當中,真正成為leader的人,學歷都得壓得住手下的員 工。
據統計,學歷還是與薪資水平直接掛鉤的第一標準,
學歷起點帶來的底薪差距,可以有一倍甚至更多,更別說十年二十 年的職業生涯長跑。
陸步軒說了一句話,這是他時隔16年再次來到聚光燈面前的肺腑之言:
“努力讀書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讀書一定很難成功。”
4 努力讀書,什么時候都不算晚
有人說:“現在開始努力,最差不過大器晚成”。
很多人不知道,原來步入社會、開始工作之后,其實還有機會讀一個985/211的名校文憑,并且不影響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那就是從1981年就開辦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簡稱“自考”,專為曾經錯過大學,已經開始上班的成年人準備的讀書機會。
通過自考,全國每年有160萬成年人拿下夢寐以求的名校專科、本科證書。
全國一流的人民大學就是自考本科的招生院校之一
上班族自主學習,所學專業考試科目通過之后,即可申請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一考雙證,學信網可查,社會認可。
自考專本科學歷證書不僅含金量高且簡單好考,而且拿證時間還很短,一年可以考完大部分的專業科目,一般1.5年-2年即可拿下證書,成為一名985/211高校的名校生,助力升職加薪、轉行跳槽、積分落戶、考公考研等等。
大學四年的學費加上生活費,算下來至少要10萬塊錢,而成人自學考試只需要交幾十元的報名考試費,大部分人選擇靠譜的培訓機構一起學習,兩年下來學費也只有幾千元。
最重要的,是和“北大狀元”陸步軒一樣,通過讀書,真正得到改變自己思維方式和人生命運的機會。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北大畢業生賣豬肉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資訊敬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