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馬上就到了,這段時間總會有人想:高考失敗了怎么辦,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高考失敗上不了大學怎么辦 高考失敗后的出路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現在社會,經常能聽到人在調侃:
現在的大學生都爛大街了,大學生不一樣在打工?
現在社會中的大學生數量的確比以前多了很多,國民整體的素質也提升不少,讀大學似乎也沒有那么難!
可是今年預計600萬考生無緣本科,200萬考生落榜!
為什么我還會預測2020高考有那么多落榜生呢?
根據2019年的高考錄取率來看,1031萬考生報考,高考錄取比例近79%,也就是說10個人參加高考,大概有8個人可以上大學。按這個比例來看,十個學生有八個都能上大學,咱們接著來看數據。
2020年高考報考人數高達1071萬,根據此前的錄取比例,今年預計將有600萬考生無緣本科,200多萬考生落榜,連專科都考不上!
特別是今年疫情的影響,很多孩子對線上課程不適應,外在因素影響較大,這一系列的問題都發生在2020年,也影響著2020高考學生,所以今年的高考形式非常嚴峻。
在如此嚴峻的情況下,想考取內地一些排名較高的院校都是比往年更加艱難,內卷無孔不入。此時,香港作為中國教育水平名列前茅的城市,卻給內地高考生敞開了大門,除了當高考狀元,我們還有其他的方式考進香港那些優秀的院校,下面我們將展開說說。
首先,去香港讀大學本科有一下三種方式:
方式一:高考提前批
香港中文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已納入高考統招計劃。高考志愿填報時,大家可以通過提前批次志愿進行填報喔!錄取的標準也是以高考分數為主。
考生在填報兩校的同時,亦可填報其他本科一批的內地重點高校。若考生未被兩校錄取,也不影響本科一批的錄取。
方式二: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就是學校獨立招生。考生自行向學校提出申請,報名時間在高考前。高考成績公布后,香港高校根據考生高考成績和面試成績進行錄取,一般在每年7月中前錄取結束。
進行自主招生的,包括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嶺南大學、香港樹仁大學、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恒生大學。港校的自主招生可以和內地高考志愿同步進行,不會影響內地本科高校的選擇!香港公開大學、香港恒生大學更可以在高考前發放有條件錄取,讓你上考場更有底氣!
方式三:香港副學士
香港高校承認國內高考成績,申請副學士課程無需另外考取雅思和托福成績。如果高考成績在二本線以上,英語90分以上,又想就讀名校,可以考慮申請香港副學士。可以說副學士是最大化利用高考成績,就讀名校的黃金跳板,而且也是三種方式中門檻比較低的一種方式。
由于高考提前批是所有方法中比較方便簡單的一種,直接在志愿填報的時候填報對應的香港院校(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就可以了,因此對于高考提前批的方式我們就不展開說明了,主要詳細說一下自主招生和香港副學士這兩種。
自主招生的院校
雖然是自主招生,但港校也對內地高考生的高考分數有一定要求:
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670分以上,英語成績140,視各省市及專業不同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610~630,英130
香港教育大學&香港嶺南大學:一本線+30~50,550~600,英120
香港樹仁&公開&恒生大學:二本線+30~50,英100
不想看字的可以看圖
2021年香港院校自主招生的截止時間
香港大學: 2020年10月5日—2021年6月28日
香港科技大學: 2021年10月16日—2021年6月13日
香港理工大學:2020年11月2日—2021年6月15日
香港浸會大學:2021年1月18—2021年6月15 日
香港教育大學:2020年10月9日—2021年6月10 日
香港嶺南大學:2020年11月4日—2021年6月10日
香港公開大學:截止至2021年5月31日
香港樹仁大學:2021年2月1日—2021年4月30日
香港恒生大學:2020年11月21日—2021日6月13日
自主招生申請步驟
1-4月:準備成績單推薦信作品集等材料,開始著手申請
4-6月:申請中,進行院校溝通,及面試筆試,獲取有條件錄取通知
6-7月:參加高考,放榜后轉為正式錄取通知
7-9月:收到錄取通知書并準備簽證,入學
注意:需要到院校官網的對應網頁去申請以及提交相關的材料。
二本分數也能讀世界名校:香港副學士
副學位是一個獨立而受國際認可的學歷,課程主要提供2年課程,然后讓學生再選擇升讀大學,兩年學習后取得學士學位。這種升學模式,我們俗稱2+2,它已在美國以外其他國家和地區逐漸流行。
副學士學位等同于英國的基礎學位,類似于中國內地的大專文憑,但不等同于大專文憑。學生在完成副學士后,可以直接銜接香港、英國、美加、澳洲等大學的本科學位課程,并獲得學士學歷。
提供副學士課程的學校:
A類院校(重點院校):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嶺南大學
B類院校(普通院校):香港公開大學 、香港恒生大學、香港樹仁大學
香港副學士的升學路徑
香港升學
中國大陸的應屆高中或往屆畢業生,可憑借高考成績來申請入讀香港多所大學所提供的副學士課程。學生修畢副學士課程之后,一方面可申請入讀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城市大學或其他本地大學的學士學位的三年級,再通過兩年學士學位課程,即可取得相應大學的學士學位。
國內升學
香港副學士畢業后可升讀部分內地一本院校本科大三課程,如北京師范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暨南大學、華僑大學。學生以“2+2”形式畢業后,所拿到的畢業證完全相同。
國外升學
另一方面,香港多所開辦副學士的院校已跟多所優秀海外大學建立了龐大的聯系網絡,以城大專上學院為例,便與40所海外大學有銜接安排,副學士畢業生可負笈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及日本的大學,入讀學位課程的第二或第三年。
香港副學士的成績要求
高考成績二本線或以上或同等學歷
英語90分以上
香港高考成績總分10分以上
部分需要面試
副學士特色專業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金融、精算、土建類、生物、化學
香港城市大學專上學院:會計、金融工程、電子與電子工程、資訊信息系統、翻譯
香港理工大學專上學院:會計、設計、酒店管理、應用經濟學、航運與物流管理、工程類
香港浸會大學國際學院:傳媒、工商管理類、中醫
為什么選擇到香港讀書?
擁有高質量的國際教育資源
香港的教育體系融合了中國文化和西方教育的雙重特色,教育理念先進、國際化程度高、教學方式靈活,教育環境也十分優越。
畢業后可以留在香港工作
香港內地留學生更受香港國企青睞,而且更易獲得進入跨國企業工作的機會。香港內地本科畢業生一律可無條件留港12-24個月。
最經濟、最高效的移民途徑
留學費用較低、居住滿七年就可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可享有156個國家和地區護照免簽證政策
香港學習畢業,享受留學生待遇
優先落戶北上廣深,另外還有創業、租房、買車及各類補助。以深圳為例,來深圳創業的海歸最多可獲得高達50萬的前期費用補助
學校排名高,比肩內地頂級名校
2021年的QS世界大學排行榜中,亞洲地區今年共有26所大學躋身全球前100名,是有史以來數量最多的一年。 香港有7所上榜大學,有6所排名皆上升,其中4所再次回到50大;香港大學排名回升到第22位,按年升3位!
深造到底值不值?
有一部分人,以純粹的功利心追逐優質的教育資源,當發現教育無法給到相應的回報就開始鼓吹讀書無用論。經常有人問我們”香港一年碩到底值不值得“”去香港讀本科到底值不值得“這種問題。
我們可以從信息層面告訴你有什么好處,值不值是個價值判斷,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如果我們不能看到個體的獨特性,按照鄙視鏈的邏輯走下去,我們發現這根鏈條是沒有盡頭的,因為總有人標簽比你耀眼:
普通本科看不起專科
211看不起普通本科
985看不起211
清北復交看不起985
國外名校看不起清北復交
......
最后我們大概可以得出三體人看不起地球人的結論。
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我們強行說二本學生和985學生在學習能力,專業精神上沒有差距,也著實有點不要臉。
我想說的是,認命,但不能認慫!
首先,
第一學歷很重要!
第一學歷很重要!
第一學歷很重要!
這是說給高三的學生聽的。人生是條單行道上,不要老幻想走曲線救國,屌絲逆襲的爽文路線。人生的殘酷在于,你在某個關鍵節點的走向,直接導致看不見的壁壘在未來等你。等你看見它的時候,花費十倍百倍的力氣還不一定能將它打破。
家長和學生要多方獲取資訊,盡可能的了解獲得優質教育資源的途徑。例如,如果高考的成績沒有達到理想學校的分數線,可以考慮申請港校本科,或者申請副學士作為進名校的跳板。
對于已經工作的小伙伴,任何時候提升自己的學歷背景對你都很有用。作為一個要生存的社會人,我們沒有那么多時間去倡導“應然”,批判“實然”。我們首先是要適應社會規則。
這個社會是多面的,有時候略顯勢利,但是也有包容的一面。它信奉“實用至上”,能者上庸者下。歸根結底,能力比學歷重要。985/211學歷是一塊很好的敲門磚,一份強有力的背書,但是它不能保證一個人產出怎樣的結果,創造怎樣的價值。
我們也看到,本科也不是什么名校,但是因為多年深耕在一個行業,在專業、人脈、資源方面有足夠的積累,在職場上混得如魚得水。一個人如果畢業十年八年,還每天把985的學歷掛嘴邊,那只能說明一件事情,這些年他混得不咋地。都這么久了,還把高考或者研考當高光時刻。
最后,
人生是一程又一程的馬拉松,不至于走錯一步,就滿盤皆輸。與其浪費大量的時間煩惱抑郁,不如接納自己的現狀,規劃好將來的路。Guys, move on!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高考失敗上不了大學怎么辦 高考失敗后的出路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教育訊息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
【高考失敗上不了大學怎么辦 高考失敗后的出路】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