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非常多的考生關心自己省份的高考政策是否發生了變化,對自己是否有利,小編希望大家可以在最后幾天安心的學習,提高自己的成績,小編今天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高考志愿填報改革最新方案解讀的相關信息,歡迎大家閱讀。
2021高考志愿填報改革最新方案解讀
1、江蘇省教育院公布高考改革方案
省教育考試院表示,將有序推進新一輪高考改革,科學制訂我省新一輪高考改革方案,根據教育部統一部署,于2021年6月底前報教育部備案后向社會公布。
教育考試院表示,已經調整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錄取批次和平行院校志愿數,擴大考生選擇范圍,提高考生志愿滿足率。此前,江蘇省政府召開《江蘇省“十三五”教育發展規劃》新聞發布會時表示,江蘇高考新方案將從2021級高一新生起啟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實施。
“最遲在2021年6月完成,也就是在2021年高考實施。”江蘇省教育廳時任領導表示,江蘇省新一輪高考綜合改革將于2021年6月底前完成報教育部備案并向社會公布。從2021年秋季入學的高一新生起開始啟用,在2021年普通高考中正式實施。
據悉,省教育廳十分關注已列入到國家高考改革的兩個試點省市,一個是上海市,一個是浙江省,正在密切關注他們推進的情況,同時在認真地總結和逐步完善江蘇現行考試招生制度。
2、高考考試科目發生變化
高考科目有所變化,但總體分值仍為750分,其中,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選考科目3科均為100分。學生自主選擇考試科目可以實現“考其所長”,外語提供兩次考試機會,減輕考生的心理負擔。
高中分設兩類考試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次考試分開進行,合格性考試涵蓋國家課程方案中設定的14個科目,由省和市分別具體組織,是學生畢業的重要依據;等級性考試是在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由學生自主確定選擇3門參加考試,由省統一組織考試,3科成績要計入高考。
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語文、數學、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9科實行全省統一命題、統一制卷、統一考試、統一評卷、統一公布成績。以上科目的合格性考試不合格學生的補考由省統一命題,各設區的市組織實施。
通用技術、信息技術、音樂、美術、體育與健康和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實驗操作由省制定統一要求(具體要求另行發文),各設區的市組織實施。各學科考試具體范圍依據國家發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規定和相關要求。
其中,合格性考試范圍為國家課程設置方案規定的必修內容,外語包括聽力,物理、化學、生物三科包括實驗操作;等級性考試范圍為國家課程設置方案規定的必修和選修i的內容。
選考科目只有一次考試機會。學業水平各科目考試時間由省教育廳根據國家高中課程設置方案統一確定。合格性考試14個科目分散在高中三年中,在相應課程結束后進行,隨結隨考,原則上高一年級2個科目,高二年級3個科目,高三年級9個科目,考試時間一般安排在學期結束時(各科目具體時間安排另文確定)。
合格性考試每科目考一次,成績不合格的考生可參加一次補考。等級性考試6個科目統一安排在高三第二學期4月份。
小編推薦:高考志愿填報改革方案解讀
3、成績以等級形式呈現
等級性考試每個科目只提供一次考試機會。成績呈現方式不再是分數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方式呈現。等級性考試成績以等級呈現,按獲得本次考試有效成績的考生總數相應比例劃分等級,分為五個等級,位次由高到低為a、b、c、d、e。原則上各等級人數所占比例依次為:a等級15%,b等級30%,c等級30%,d、e等級共25%,其中e等比例不超過5%。內地西藏班學生、特殊教育學校學生等參加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參照執行。
4、錄取模式
錄取模式調整現行高考僅依據統一高考成績進行錄取,此次改革調整為“兩依據、一參考”,“兩依據”是指依據統一高考成績和學業水平考試成績,“一參考”是指參考綜合素質評價,首次將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納入高考評價體系。高校要根據自身辦學定位、專業培養目標和人才培養要求,研究提出對考生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科目報考要求和綜合素質評價使用辦法,增加了高考與高中學習的關聯度,也為高校科學選拔人才提供更大空間。
新高考改革后,取消了文理分科,錄取計劃也不在分設文理限制。2021年,高校根據專業關聯度提出選考科目報考要求。省招考中心主任馬俊表示,高考錄取也逐步減少,直至取消一本、二本批次界限。
5、高考志愿填報方式
高考填報志愿方式將有重要變革,試行學校+專業模式進行。增設綜合素質評價報告2021年秋季入學的高一學生實施新的綜合素質評價制度,普通高中學校從學生的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五個方面,按照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公示審核、導入平臺的基本程序,為每位學生監理規范的學生綜合素質檔案,客觀記錄學生高中階段成長過程中的突出表現,供高校在錄取時參考。
填報高考志愿的技巧
現在填報志愿都是先知道高考成績再填報志愿,這就降低了考生填報志愿的風險。首先,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分數和高校去年招生最低分數線確定自己可以沖的幾所高校和比較穩的幾所高校。比如,考了650左右,就可以沖上海交大、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學校,而上哈工大、西交大、難開大學等就比較穩了。這樣一下子就可以把考生可以報考的高校范圍縮小了一大截。
其次,在上述基礎上,在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高校篩選。比如考生及家長比較注重學校的地理位置,就可以根據高校所在地進行再一次篩選;如果考生及家長比較注重學校的地位,也可以根據學校的排名進行進一步篩選。經過了這一輪篩選,考生可以填報的高校就更加明確了。
這時候,就需要考生和家長挑選專業了。在確定好的這些高校里面,如果孩子想上理工科院校,那么就在理工科院校中選擇填報;如果孩子喜歡文科專業,就可以在文科院校中進行挑選。有的學校為了吸引高分考生,會給予一些高分考生專業承諾,比如只要A順位報考某學校,學校就會保證這個考生錄取,并且上到自己喜歡的專業。
如果這些高校里有高校可以給你這樣的承諾,那就一定要把這個高校標注為重點考慮對象。
填報高考志愿的流程
第一步專業選擇
大學專業選擇是決定未來職業方向最重要的選擇,但并不是決定青年學生終身命運的唯一條件。上大學主要是培養青年學生認知世界的能力和創造世界的能力。只要在中小學階段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性格特點,大學的絕大部分專業都能成為青年學生發揮才干的好方向。而且一旦發現大學專業并不適合自己,還有機會申請轉專業和通過考研形成復合專業結構。當然,如果性格特點、能力結構、身體條件顯然不適合的專業要想辦法避免。
第二步區域選擇
區域選擇直接決定了學校的選擇范圍,也決定了未來四年學生學習生活的大環境。能夠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發達城市學習和生活,對青年學生的成長無疑是有利的。
但是也要客觀的考慮學生高考分數能不能進入北上廣深等發達城市的好學校。如果一味選擇發達區域,放棄對學校基本面的追求就會適得其反。
第三步學校選擇
一本的學生盡量選擇985、211高校,即使學校稍偏遠,這一類學校的就業情況都會相對較好,甚至有些行業、有些單位、有些崗位非985、211工程學校學生不招。其次是部屬重點本科院校,再次是省屬重點本科。
二本的學生如果能選擇更好的專業就盡量以滿足專業要求,因為從長遠來看,專業對口性越高,學生畢業后職業化成熟越快。
三本和專科盡量以區域選擇為主,兼顧專業。根據教育部就業情況統計,北上廣深的學生畢業半年后工作月薪遠遠高于內陸其他省會城市,沿海發達城市的畢業生薪資待遇也大大高于內陸其他城市。
第四步批次的選擇
一般來說不強調對批次做特別的選擇,能上一本就盡量上一本,能上二本就盡量上二本。這里講的批次選擇是指某些特殊情況下更優化的選擇。
比如一本、二本、三本踩線的成績,這種成績很難錄取到同批次比較好的學校和比較好的專業。這個時候,下降一個批次進行選擇就成為必要。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關信息,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熱點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2021高考志愿填報改革最新方案解讀 2021高考志愿填報方法】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