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高考詐騙“套路”要小心,明天就要高考了,小編在這里提醒大家,越是到最后關頭,大家越要做好高考前的準備工作,尤其是對高考信息要有明確認識,防范高考詐騙。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這些高考詐騙‘套路’要小心”的詳情。
這些高考詐騙“套路”要小心
2021年高考臨近,廣大考生都進入緊張的沖刺狀態,而一些不法分子卻動起了“歪腦筋”,借高考散布虛假信息,誤導考生和公眾,甚至實施詐騙。教育部聯合多部門發出提醒:明辨網絡謠言,謹防上當受騙。
警惕網絡詐騙,莫購“高考答案”
臨近高考,網上會出現有人以“出售高考試卷答案”為名,騙取考生和家長錢財。
提醒:高考試題屬于國家絕密級材料,其保管和運送都有極其嚴格的管理措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試題、答案的”,屬于違法行為。考生及家長不要心存僥幸,購買所謂“高考絕密答案”。
考前編發“占坑貼”,考后宣傳“押中題”
考前,一些社會培訓機構通過網站論壇、QQ空間或自媒體建立標題欄,發布空白內容的“占坑帖”并隱藏,考后再將從網上獲得的試題內容等重新編輯到“占坑帖”中,并公布。以此制造考前獲得試題或“押中真題”的假象,并作為噱頭進行培訓輔導宣傳,博取網民關注,混淆社會視聽。
提醒:近年來,這類“占坑帖”時常發生。高考試題試卷屬于國家絕密級材料,提醒廣大考生,切勿輕信這類虛假宣傳,以免上當受騙。
考試作弊斷前程,僥幸心理不可有
近幾年,作弊器材五花八門,從仿形橡皮、直尺作弊器材到低頻隱形耳機,再到調頻手表與“槍手”遙相呼應……隨著6月高考季的來臨,一些不法分子在網絡上兜售作弊器材,宣稱只花千元就能輕松考過,誘導考生作弊。
提醒:高考作弊輕則取消成績,重則違法犯罪,切勿以身試法販賣、購買考試作弊器材,以免自毀前程,追悔莫及。
替考代考入刑定罪,恪守誠信警鐘長鳴
隨著高考將至,網上開始出現所謂的“替考”“槍手”等廣告信息。這類信息聲稱“有門路”,可以找到大學生或者往屆生來替考,需要提前支付“保證金”,成績出來后再按照“協議”支付款項等等。
提醒:《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都屬于違法行為。提醒廣大考生,一定要知法守法,不要一時糊涂,抱憾終生。
高考招生有章法,“渠道”上學不可能
高考成績公布前,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長盼子成龍、盼女成鳳的心態,通過偽造文件、私刻印章、設立報名處和咨詢電話等方式,假冒高校招生人員、校領導親戚等,謊稱手中掌握高校“內部指標”“機動計劃”“定向招生計劃”“低分高錄”“補錄”等實施詐騙。
提醒:高校招生錄取有嚴格的工作流程。高校招生計劃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統一向社會公布。考生及家長要高度警惕此類“花錢能買大學名額”的詐騙信息,應從正規渠道了解、確認考試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輕信蠱惑,以致上當受騙。
招生部門網站和公眾號遭搶注,“山寨版”以假亂真
近年來,出現個別地區和學校的招生部門網站和微信公眾號被一些個人和機構提前搶注,假冒、仿冒高校或官方招生機構和學校網站、公眾賬號編造散布虛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長,嚴重擾亂考試招生秩序。
提醒:每年具有本專科招生資格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都會在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考生和家長可通過登錄教育部官方網站“文獻”欄目下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進行查詢核實。提醒廣大考生,網上查詢高校招生信息時,請認準“官網”標識,謹防山寨賬號或網站騙局。
以上是有關這些高考詐騙“套路”要小心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這些高考詐騙“套路”要小心 高考詐騙警情提示】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