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技巧與指南2021,2021年高考已經落下了帷幕,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關于高考志愿填報技巧與指南2021 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接下來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高考填報志愿的53條建議總結
第一部分:總覽。(一些總結性的建議)
1,填志愿的時候不要只考慮學校,也要考慮學校所在的城市。
2,大城市能帶來的優勢顯而易見。
它能帶給你更有趣的大學生活,更國際化的視野,更多更好的實習機會和更多的大城市人脈。
而且北上廣深各自有留下人才的政策,所以在這里上學,也更容易拿到這幾個城市的戶口。
3,不過如果你不是分數特別高,往往專業、城市、學校只能三選二。
4,從就業的角度來看。
如果你上的是985大學,那無腦選擇更好的學校,因為這些學校已經足夠好了,拿著這些學校的畢業證書去哪別人都認。
所以盡量別干考了清華北大的分,結果因為不想離開上海選了復旦交大的事情。
一方面985大學一般都有轉專業的政策,到了大學如果你成績非常好,有可能轉到心儀的專業。另一方面,就算專業轉不成,現在也有大量雙專業/輔修/旁聽公共課的方式,讓你學習到你想學習的知識。
到達一定量級以后,好大學的一切都是碾壓差大學的。某區塊鏈紅人,已經十億身家了,依然把“北大畢業生”的名頭放在自己身上。
所以好大學的標簽,你是可以用一輩子的。
5,也是從就業的角度來看。
如果你985和211都沒考到,那城市和專業就都比學校來得重要。
因為就我工作這么多年的經驗來看,絕大部分老板真的分不清985,211以外的那些學校誰好誰差。
這時候,在本地上學的人就有優勢了。
6,盡量選擇綜合類院校。
一方面綜合類院校一般男女比例比較平衡。對男生來說,不至于像在男女比例9比1的理工類院校完全找不到女朋友,也不至于像在男女比例1比9的外語類院校完全找不到兄弟打球打游戲。
另一方面綜合類院校什么專業都有,也方便你多學學多看看,擴大視野。
7,在高考前最好就定好你想去的學校,然后抽個時間去看一看那所學校。
求學很重要,前途很重要,但大學四年生活得快不快樂也很重要啊。
不然到時候別人的食堂里是麻辣香鍋小龍蝦壽司石鍋拌飯,你食堂在給你吃“月餅炒辣椒”,“油條麻團燒餅湯”,還都是早上剩下來的。
別人的位置在市中心,課余經常可以去看個話劇聽個音樂節,你的位置在世界盡頭,去市中心要3個小時,比你坐高鐵回家還久。
別人有空調冬暖夏涼。
你們沒有空調,夏天看著38度的天,只好宿舍放一盆水,你們輪流蹲里面降溫:
你會哭的。
(你猜我的學校是前者還是后者)
8,大學里你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傻逼。傻逼同學、傻逼老師、傻逼社團組織、傻逼學生領導。在這些人眼里可能你也是傻逼。
大學比高中自由得多,但這種自由并不都會帶來好的東西。
所以盡量對大學生活降低期待,你大一不至于那么暴躁。
無論大一你多么懷念自己的高中,到了大四你都會懷念自己大學的。
9,這條我沒有體會,但當時是高贊評論,也放在這了。
不過我工作已經六年了,其中打工四年自己創業兩年,就我周圍來看,還沒發現長得好看對于就業和升職有明顯的幫助。(當然,不愛干凈不洗澡的另說,那不是好看的范疇了)
所以這條我這里存疑。
第二部分:文科
1,對于大部分文科專業來說,學校比專業重要。
2,但對于新聞系來說,城市比學校更重要。
3,新聞系是一個老師懂的不一定有學生多的專業。
很多老教授和社會脫節,所以該專業可能實踐比上課更重要。
4,隨著媒體時代的發展,傳統被認為不好找工作的“漢語言文學”系,現在越來越好找工作了,不再像以前一樣,只能做助理或者給領導寫發言稿了。
網劇越來越多,他們需要學漢語的編劇。
自媒體越來越多,他們需要學漢語的編輯。
現在是人人都能在網上展示才藝的年代,而關于“漢語”的才藝,是最通俗易懂,最容易讓大家覺得“好厲害”的。
所以沒必要沮喪,但前提是你真的學得好。
5,哲學真的不好找工作,但我看大家學出來都很快樂。
6,外語專業曾經是薪酬非常高的王牌專業,比如我畢業的上外,一度是全中國畢業起薪最高的學校之一,但這幾年越來越走下坡路了。
大環境上來說,這幾年隨著人工智能、翻譯軟件的發展,低端語言崗位會越來越少。而高端語言崗位又偏好“其他專業+語言”的人才,所以從就業上來看,不建議你把語言當作一門大學專業來學。
7,具體點說:
英語專業的人,優勢是英語好,能更好的和外國人溝通。
但問題是現在英語好的人實在太多了,你說你英語比他們要好,但這沒意義——因為語言只是一種工具,只要到達一定水準,能解決問題就夠了。再往上就是表演級別的英語了,如果你的英語沒好到能用英語寫小說寫博客還讓美國人愛看,其實就沒啥意義。
說到底,語言是一個工具,更適合自己日常作為一個補充去學習,而不適合把它當作一個專業來學。更別說現在會說中文的外國人越來越多,你很難在語言上競爭過一個母語者。
當然語言專業學習的不止是語言,還有文化,文學研究等更深的東西,但這些更深的東西更多體現在學術價值上,如果你真的熱愛英語,熱愛語言文學的話,那盡管去學,也就不用看我這篇建議了。
8,當然還有小語種,小語種還是值得學的。
如果你一定要學語言,請盡量學一些當地人講不來英語的語言,比如日語,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派上用場的機會會更多。
盡量別學德語,德語和英語同屬日耳曼語族,在德國,英語的普及率很高。你在工作上會碰到的德國人,大概率英語說得非常溜。(那還需要你個學德語的做啥呢)
女生如果要學語言的話,請盡量避免阿拉伯語,畢竟阿拉伯世界對女生不友好,骨子里的不友好。
也盡量別學過于偏門的語言,比如我有個朋友學的是梵語,就業面實在太窄了。
第三部分:商科
1,國內大部分管理專業很水,注意是專業名稱里面帶有管理兩個字的都比較水。
2,如果你在國內學的管理專業,建議多參加各類活動/比賽,增加履歷。
3,有些管理工作,最后只能做學術或者進體制內。
4,財務專業優點是好就業,缺點是很枯燥,非常非常枯燥。
5,如果是會計專業的,最主要的是大學期間把你能考到的財務類證件都考齊了。免得工作了以后還要哼哧哼哧考試。
家境普通,成績普通的人,最容易接觸到金融的行業是四大會計事務所的審計工作。那工作忙季非常忙,不亞于互聯網公司的996,但好處是閑季很閑。如果你已經把相關證書都考齊了,那就是單屬于你的悠長假期。
6,國內大部分本科金融畢業生做的工作,其實是銷售。
無論你是多好的學校畢業的。
反而是數學系的更可能做看起來“比較金融”的工作。
7,學金融,畢業從事金融,你會看到大量大量不講規則不按秩序橫沖直撞的所謂“VIP”。(大客戶的小孩)
你很努力才能拿到的業績,他們可能給家里打個電話就能拿到,或者說他們只要在這個公司里,本身就是價值。
這時候更需要調整好心態。
第四部分:農學
1,農學真的要下地干活的。我舅爺爺是農學教授,有很大一塊實驗田。
2,也不一定在本地下地干活,可能會去不同的地方干活。
第五部分:理工科+醫學
1,程序員真的很好找工作。
2,程序員工資真的很高,畢業起薪拿到30萬一年的不在少數。多的甚至達到40萬以上。
3,但注意你要報對專業,是“軟件工程”,不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科的課程是軟硬各半,且均不太深入。
不過國內現在好像也不是這么分的了。
但無論哪個,在薪資上都名列前茅。
4,除非你去有996文化的大廠,或者特別愛畫大餅的小公司,否則程序員也沒有特別忙。
5,總之家里條件一般,你理科成績和邏輯思維不至于太差,同時又很想通過工作賺到錢的話,可以無腦選計算機。
6,理工科學校比城市重要,專業排名比學校排名重要,當然如果你是超級大牛,什么都不重要。
7,注意入學時的分班考試。如果想在國內繼續深造,那個考試好好考,以后能保研。但如果想出國,那個班課程會更難,難以保持GPA。
8,幾個基礎學科,如果能學明白數學,建議學數學。
9,建筑學和土木學完全是兩碼事。
說簡單直白一點,國內的建筑學很多只管美,只管好看,具體怎么實現,是土木學的事情。(所以我很想把建筑專業劃到藝術類)
建筑學方面,專業>城市>學校。建筑行業內有自己一套相對專業的排名。
10,安全工程的理想和現實之間差距很大。
11,生物專業的說,想學生物專業還想就業賺錢的,請左轉醫藥專業。
12,藥學專業容易禿頭。
13,“動物醫學”現在發展很好。
第六部分:藝術類。
1,學藝術需要熱愛和天賦,比學其他專業更需要熱愛和天賦。
尤其和審美有關的專業,很多時候真的是你的審美和大眾匹配那一切都好,你的審美大眾不認就注定小眾。
2,中國早就過了“富二代才去學藝術”、“藝術生養不活自己”的年代了。現在藝術生其實過得還挺不錯的。
3,城市比學校重要,出了一二線城市,很少有地方需要藝術生。
4,藝術類永遠是作品集比學校重要。如果你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作品,即使再好學校畢業的,也很難說服人。
5,十年前,傳媒導演類專業非常難就業。然而這幾年短視頻興起網劇頻出,如果你有好的作品,能拿到很高的一個數字。
6,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屬于藝術類里面對高考分數要求相對比較高的,但是由于整個國內傳媒教育的落后,這個專業很多學校根本達不到開設的條件就貿然開設了。而且專業輻射面很廣,很龐雜,所以和新聞一樣,絕大部分時候也是實踐比上課有用。
第七部分:醫學。
1,我國公立醫院醫生的收入遠不如外國同行是事實。而且醫學畢業時間長,課程不容易,所以很多人會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2,但無論哪個國家,高端醫療資源都是緊缺的。所以雖然三甲醫院醫生的收入可能沒有很高,但社會能量會很大。
新聞上雖然會經常報道一些針對醫生的惡性犯罪,但總體上來說,公立醫院醫生在我們國家還是非常受尊敬的一門行業。
3,如果想賺錢的話,私立醫院會用很嚇人的薪酬去挖三甲醫院的知名醫生。同時現在醫療科普、醫學美容、醫學數據庫等行業很火,薪酬很高。所以學醫也并不像一些人說得那樣貧窮。
4,醫者仁心,希望立志學醫的人至少心里是正義的。
這只是我總結出來的部分,剩下如果你們有什么建議,可以在評論區說出來。
第八部分:上大學的意義是什么?
專業的利弊就說到這為止,下面給大家灌一些雞湯。
每年高考季,我們總能聽到一些人說“上大學有什么用,不如到社會里先熟悉行情”、“大學生太多了,上大學也不一定能賺到錢。”
且不說這中間有幸存者偏差,從統計學來看,學歷和收入有一個很強的正相關性。而且我覺得金錢其實衡量不了上大學的意義。
對我來說,上大學本身就比功成名就來得更快樂。
平時和室友在宿舍開黑,因為輸了生氣地大吵大鬧。
周末參加社團,去周邊的山上徒步野營,放飛自己。
組游戲戰隊和其它學校的比賽,和其它系打籃球比賽,踢足球比賽。
期末考試前因為沒復習急得團團轉,焦頭爛額的跑去咖啡館通宵復習。
其實現在看看,開黑游戲輸了,一次班級比賽輸了,一次期末考試沒考好有什么關系呢?當時有必要緊張悲傷嗎?
但就是因為那時候不懂,會因為一些看起來蠢蠢的目標快樂悲傷,才會開心啊。
復旦大學有一句話,叫做“做一個自由而無用的人”,其實這適用于很多大學。你能在這里找到很多很有意思但幾乎沒有任何用處的活動:
模聯,辯論賽,支教隊,話劇社,合唱團,念詩社...
我可以很負責的說,這一切活動等你離開了大學,很大可能就和你拜拜了。你這輩子都不會再參加這么多有趣而無用的活動。
可能在不少人眼里,永遠最重要的是成功,永遠占據最高位置的是賺錢。大學生看劇,玩耍不算夢想,出去工作賺錢才算夢想,這我并不認同。
我們有很多“現實”的人,千辛萬苦想把自己活成一個有用的人,畢業以后的生活除了賺錢就只有賺錢。
但有用是給誰用呢?誰有權力使用我們呢?
答案當然是沒有人。沒有人能使用我們,所以沒有人能評判我們是否有用。我們的人生也沒有任何目的,生下來就是為了體驗更多的東西。
而大學的多姿多彩,錯過了真的就再也沒有了。
包括這里的活動,這里漫無目的的生活,還有這里的不和你談錢,不給你壓力的人。
很多功成名就的人,會選擇出國念一個研究生,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學術環境可以給你一個相對方便固定的社交圈子,而且這個圈子還不會給你太大壓力,就是這個道理。
所以以前我覺得上大學是像工作一樣苦逼的事情,但現在想想,上大學其實是一種比較高級的娛樂吧。
這種漫無目的的生活你當然可以稱為“迷茫”,但在我看來,這種迷茫卻是活得越來越精明的我,最為懷念的。
大學的四年絕對是我人生里最快樂最放松最自由的一段時間,直到現在我還無比懷念。
所以不要問上大學有什么意義,大學本身就是意義。
在這個角度來看,選擇一門你真的喜歡的專業,也許是永遠都不會錯的答案。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高考志愿填報技巧與指南2021 的相關訊息,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更多教育訊息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
【高考志愿填報技巧與指南2021 關于高考填報志愿的53條建議總結】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