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2021本科生畢業典禮 校長寄語:乘勢而, 鯤鵬擊浪從茲始,6月26日上午8時,清華大學2021年研究生畢業典禮在雨后的清華東大操場舉行,畢業生們身穿清華新版學位服,佩戴著個人專屬定制款紀念徽章齊聚綠茵場上.
清華大學2021本科生畢業典禮
今年,清華大學為畢業生設計了新版學位服,并準備了個人專屬定制款紀念徽章。在畢業典禮上,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勉勵畢業研究生要乘勢而上,鯤鵬擊浪從茲始。
清華大學2021年研究生畢業典禮在該校東大操場舉行。3168人被授予博士學位,5650人被授予碩士學位。
另外,經清華2020至2021學年度第24次校務會議討論決定,授予87名博士畢業生和78名碩士畢業生,優秀博士/碩士畢業生稱號
今年的畢業季,清華畢業生收到了新版的學位服。學位服上,特別增加了一枚紀念徽章。每枚徽章上都繡有畢業生姓名和學號?;照聟⒄展谆照碌臉嫵尚问?,以盤金刺繡工藝呈現校徽,上部提取體現學科和學位的顏色要素。畢業儀式后,這枚精致的畢業徽章也將作為定制禮物送給每位畢業生。
此次畢業典禮前夕,清華大學還發布了學位服穿搭指南。指南提出:涼鞋短褲穿不得;休閑裝、運動裝、運動鞋也都與莊重典雅的學位服不搭調;顏色搭配上更是不要選擇扎眼的內搭來畫蛇添足。指南建議:男生們穿上帥氣的白色襯衫,打上領帶,搭配深色西裝褲和深色皮鞋;女生的上裝也應選擇淺色系的襯衫,穿深色長褲或長裙,穿深色皮鞋。今天上午的畢業典禮上,記者注意到,幾乎所有清華畢業生都以襯衫、皮鞋等莊重大氣的衣著來搭配學位服。
校長邱勇勉勵畢業生們,要順應大勢、不負時代,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人類的不懈奮斗中綻放出絢麗之花;要察勢而明,修己明理,將個人生命融入歷史的洪流,融入浩蕩歷史的生命將永不凋謝,投身偉大事業的個人將被永遠銘記;要因勢而謀,謀大事業,涵養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抱負,“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志”,要心懷“國之大者”、情系四海蒼生,在為祖國為人民的赤誠奉獻中實現遠大抱負,要乘勢而上,只爭朝夕,在行勝于言的實干中成就人生高度。
附:清華大學校長邱勇在2021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親愛的同學們,老師們,親友們,來賓們:
今天,是一個特別值得銘記的日子。首先我代表學校向8000多名獲得博士、碩士學位的同學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辛勤培育你們的父母和各位老師致以衷心的感謝!
2021年是一個特殊而重要的年份。同學們,你們見證了風雨中勇毅前行的中國力量,見證了奮進中人文日新的清華風采,你們也經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來自加納的工物系碩士生伊馮娜(Dzovor Yvonne Sefakor)同學,因疫情不能返校,她克服8小時時差堅持在線上課。在碩士論文研究的關鍵階段,她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忍受著高燒不斷、甚至一度失去味覺的痛苦,她堅持開展學術研究,在戰勝病魔的同時出色地完成了論文工作,論文被評為清華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我們為伊馮娜點贊,我們也為每一位經受考驗、超越自我的同學點贊!同學們,你們還經歷了學校深化學術評價改革的過程,破“五唯”讓你們不再為論文發表數量焦慮。數學系博士生桂政平同學,不追熱點,不滿足研究小問題、出快成果,努力做優美而深刻的數學,在量子場論的數學構造方面取得了創新成果。同學們,你們在清華園里潛心耕耘、收獲成長。我相信,你們一定會在今后的歲月中持續耕耘、不斷成長,一定會成為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
自強成就卓越,創新塑造未來。110周年校慶全方位呈現了清華百余年厚重的歷史積淀和新時代改革發展鑄就的新氣象。校慶晚會上,校友們用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奉獻和成績向母校報告,展示了清華立德樹人的成效和清華人的價值追求。大學校長全球論壇上,清華倡導建設更開放、更融合、更具韌性的大學并推動形成《清華共識》,彰顯了清華的引領意識和國際影響力。“大學”系列論壇上,清華師生重思在充滿變化的世界里大學的意義、價值和使命,體現了清華的辦學境界。110年來,清華始終與國家民族同呼吸、共命運,扎根中國大地、把握時代大勢,實現了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建設的歷史性跨越。
天下大勢,浩浩湯湯。勢,指的是事物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具有一定規律的趨向,發端于事物本身的內在動力,發展于外部環境的有利條件,在內外部因素不斷的相互作用下積小為大、積弱為強,最終成為推動事物朝著確定方向發展的力量。
要察勢而明,修己明理,將個人生命融入歷史的洪流。察勢是要在復雜多變的情形中敏銳地洞見事物發生和演變的規律,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的過程中汲取思想的力量、真理的力量。“真理所在,即趨附之”。對勢的認知理解程度,體現了人的智慧和素養,也決定了人生的方向和格局。100多年前,中國先進分子從十月革命的勝利中看到了社會主義蓬勃興起這一時代大勢,在救亡圖存的艱辛求索中找到了馬克思主義。
同學們,希望你們記住,融入浩蕩歷史的生命將永不凋謝,投身偉大事業的個人將被永遠銘記。
要因勢而謀,謀大事業,涵養以天下為己任的胸襟抱負。要有“為一大事來,做一大事去”的信念,不跟風取巧、搖擺不定,不汲汲營營、小富即安。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吳良鏞先生是中國人居環境科學的創建者。
新中國成立時,他正在美國訪學,梁思成先生來信中“百廢待興”四個字讓他毅然決然沖破重重阻撓回到祖國、回到清華。吳良鏞先生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深沉情懷,用一輩子去“謀萬家居”,去實現“讓全社會有良好的與自然相和諧的人居環境,讓人們詩意般、畫意般地棲居在大地上”的美好理想。同學們,希望你們“莫為一身之謀,而有天下之志”,心懷“國之大者”、情系四海蒼生,在為祖國為人民的赤誠奉獻中實現遠大抱負。
要乘勢而上,只爭朝夕,在行勝于言的實干中成就人生高度。歷史的機遇倏忽而逝,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和懈怠者,那些踟躕不前、旁觀空談的人,只能留下“有志但碌碌,無績可章章”的遺憾。孟子曰,“雖有智慧,不如乘勢”。乘勢而上是“惟知躍進,惟知雄飛”的一往無前,是力爭上游、追求卓越的勇猛精進,是不斷攀登高峰的自我驅動。1958年,清華大學抓住國家發展原子能事業的重大機遇,主動擔當籌建原子能科學實驗基地(“200號”)。
一群平均年齡只有23歲半的年輕人,喊出了“用我們的雙手開創祖國原子能事業的春天”的豪邁口號,1964年就建成了我國第一座自主設計與運行的屏蔽試驗反應堆。上世紀80年代,核安全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熱點,“200號”人搶占先機、引領創新,于2000年建成了世界首座具有固有安全性的模塊式高溫氣冷實驗反應堆。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是身后”。同學們,希望你們把握當下、珍惜韶華,以堅定果敢的魄力、義無反顧的決心和腳踏實地的行動,勇做時代的弄潮兒。
“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時與勢總是在歷史正確的一邊,時與勢總是在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青年人一邊。同學們,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在大有作為的時代,明大勢、謀大事,矢志追求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人生。我也相信你們一定能夠在人生最美的年華,乘勢而上,振垂天之云翼,開萬里之鵬程!
清華園是孕育夢想的地方,也是人生啟航的地方。同學們,今天是一個讓人眷戀的日子。我希望你們記住,清華永遠是你們溫暖的家!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清華大學2021本科生畢業典禮 校長寄語:乘勢而上 鯤鵬擊浪從茲始”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