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錄陷阱有哪些,山東省今日起開始高考志愿的第一次填報,小編提醒大家,高考志愿的填報絕不是一個小小工程,也是需要大家花力氣去思考的,并且,高考招錄也存在詐騙陷阱。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高考招錄陷阱有哪些
高考志愿填報工作已經開始,許多同學和家長在苦惱應該選擇哪所高校時,小編就要提醒大家,志愿填報工作不大家想象的一樣簡單。
近日國家教育部下發文件,謹防“高價志愿填報指導”詐騙陷阱
↓ ↓ ↓
全國各地每年都有考生和家長上當受騙,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此類高考志愿填寫“陷阱”:
01 “渠道”上學不可能
【案例】張某在一個場合認識了李某,其間張某提到自己孩子高考的事。李某謊稱自己曾在某國家部委工作過,并在某高校有熟人,能拿到該高校的“特殊指標”。李某說需要40萬元即可拿到“特殊指標”,并稱“辦不成全額退款”。張某信以為真,給李某轉款40萬元。其后,張某的孩子一直未接到某高校的錄取通知書,張某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遂向警方報案,最終李某以招搖撞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
【提醒】高校招生錄取有嚴格的工作流程。高校招生計劃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統一向社會公布。未經有關省(區、市)公布的招生計劃一律不得安排招生。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計劃,須通過公開征集志愿錄取。高考錄取過程中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考生及家長要高度警惕此類“花錢能買大學名額”的詐騙信息,應從正規渠道了解、確認考試招生政策和信息,切勿輕信蠱惑,以免上當受騙。
02 “山寨官 網”以假亂真
【案例】據報道,2020年高考結束后,有廣西家長反映,原本打算在微信中搜索廣西招生考試院的公眾號,但輸入關鍵字后搜到的卻是一個由個人注冊的“山寨號”。記者向廣西招生考試院核實后得知,名為“廣西招生考試網”的微信公眾號并非教育主管部門官方開設,系被個人搶注名稱。河南、山東等地也出現大量山寨公眾號。調查發現,這些山寨、高仿微信公眾號背后,已形成一套產業鏈,他們通過發布虛假招生政策等博取關注,再售賣虛假答案、高額培訓課程等牟取暴利。
【提醒】每年具有本專科招生資格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都會在教育部官方網站發布。考生和家長可通過登錄教育部官方網站“文獻”欄目下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進行查詢核實。2021年,教育部門將專門開展“高考護航行動”,會同相關部門集中開展“清理互聯網涉考違規違法公眾賬號”“點亮權威考試招生機構官網標識”等專項行動,幫助考生全面準確了解招生政策,避免上當受騙。提醒廣大考生,網上查詢高校招生信息時,請認準“官網”標識,謹防山寨賬號或網站騙局。
03 “合 作辦學”要甄別
【案例】謝某開辦的教育培訓機構曾與某高校合作辦培訓班,學員可以進入校園內旁聽課程。謝某以幫其招收一個學生返點5000元為名,找邢某幫忙招生。邢某見此事大有“商機”,便對外謊稱是該高校副校長助理,可以幫助高考生入學并獲取正式學歷和學位。白某因高考成績不理想,便給邢某30萬元好處費。后來,白某拿到了該高校“錄取通知書”,4年后白某并沒有如期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發現學籍也不在該高校,這才向警方報案。原來,邢某以這樣的方式共詐騙了7人合計220萬元。最終邢某以詐騙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年六個月。
【提醒】現實中,一些培訓機構與高校之間通過借用教學場地、旁聽學校課程等形式形成便利條件,打著與高校“合作辦學”的幌子,有意作夸大、虛假宣傳,聲稱畢業時發放同樣的學位證、畢業證,給受害者造成虛假錄取的表象。這 些都是詐騙的輔助行為,均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來騙取錢財。考生和家長要從正規渠道了解所謂“合作辦學”性質,切勿輕信對方的一面之詞,收到來歷不明的錄取通知書要仔細甄別,一旦發現受騙要及時報警。
04 志愿填報 找“專家”被誤導
【案例】2019年7月,考生小陳下載了一款某公司提供的高考志愿服務APP,并花費599元購買了尊享會員志愿填報服務。10天之后,他發現系統給出的一些分數線數據和官方數據有出入,于是聯系軟件客服。客服回應無法處理,而且個人數據被修改。此后,小陳多次聯系客服,卻一直無法處理。
【提醒】考生參加志愿填報指導咨詢活動一定要認清主辦機構。對于社會上各類咨詢機構舉辦的收費性質的志愿填報咨詢活動要提高警惕,一些高價服務收費的APP、網站或咨詢機構存在不規范和安全風險等問題。特別提醒廣大考生及家長,各地招生考試機構、招生高校舉辦的現場或網上咨詢活動都是免費的,要認準官方網站,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布的為準,不要相信其他非正規途徑了解的信息,避免上當受騙。同時,要牢記各批次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填報時間,嚴格在規定時間內按要求、按程序填報志愿,避免漏填、錯填,更不要錯過填報時間。要保管好自己的志愿填報密碼,不要泄露給外人,以防他人篡改志愿。
05 “野雞 大 學”花樣多莫上當
【案例】2018年高考后,有考生舉報一家名為“武漢經貿大學”的網站與“河北經貿大學”網站內容高度雷同,從網頁設計、校徽、校園景觀照片,甚至校領導介紹幾乎完全抄襲河北經貿大學官網。網站介紹,學校于1992年下半年開始籌建,1993年6月14日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準辦學。對此,河北省網信辦對“武漢經貿大學(域名:whjmd.com)”偽造河北經貿大學官方網站情況進行了調查。經向湖北省教育部門核實,在湖北168所正規高校中,并沒有“武漢經貿大學”,該學校為“野雞大學”,網站屬違法網站。河北省網信辦聯合公安、教育等部門對其涉事網站及相關人員開展進一步調查,并依法關停網站。
【提醒】通常“野雞大學”會通過各種虛假宣傳、偽造招生辦學資格、偽造招生宣傳材料、謊稱國家承認學歷等伎倆,誘惑考生和考生家長報考。教育部門提醒:2021年具有高考招生資格的全國高等學校名單均已在教育部官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微言教育”發布,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登錄教育部官網或在官微“微言教育”(微信號:jybxwb)“高校名單”欄目進行查詢核實。請廣大考生和家長在志愿填報時認清正規高校,切勿上當受騙。
今天小編向大家介紹了這么多案例,就是希望各位家長和學生在志愿填報時,一定要走正規渠道慎重選擇學校之外,反復核對校園信息,不要相信“有便宜可占”。
以上是有關高考招錄陷阱有哪些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高考招錄陷阱有哪些 如何避免高考錄取陷阱】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