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系要學習什么科目,計算機作為一個大類專業,每年意愿學習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是很多的,而且隨著社會的發展日益數據化、信息化,計算機專業的就業前景十分美好,接下來和小編一起看看“計算機系要學習什么科目”的詳情。
計算機系要學習什么科目
對于很多人來說,高考填志愿宛如一場大型宏觀經濟預測,判斷未來20年哪個行業最火熱多金,前途最坦蕩。
從過去幾年的行情來看,工程類、金融類、管理類三大類別的學科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為位列熱門專業榜首,分數也是居高不下。
不過三大熱門專業彼此之間也存在激烈競爭。比如幾年前,清華大學計算機專業一舉超過經管學院成為研究生最難考專業(按錄取比例計算),一度也成為新聞,但這幾年這樣的爭論聲音逐漸小了,因為大家發現了一個問題——
分啥專業,最后不都在學計算機么?
學金融的,投資分析、銀行、統計經濟,最后都在編程、建模、搞算法;
學管理的,什么財務管理、會計學,天天都在跟程序死磕,做著CBD白領的夢,最后累死在excel程序前;
至于工科,那就不用說啦,自動化?電子?通信?機械?汽車?那都快成計算機專業下不同的方向了。
所以搞了一圈,大家都在學計算機。
行叭。
那么 話說回來,計算機到底學什么呢?
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編程、軟件、算法、大數據……有關計算機專業的詞匯很多,每一個都聽著特別高大上,閃閃放光似的。對于手拿志愿表的各位同學們來說,專業前景固然重要,而自己是否擅長,是否喜歡,能否堅持學下去,更重要。
判定自己要不要學計算機相關專業,只要考慮一個問題,自己是否擅長數學,喜歡數學?
因為計算機專業學到最后,你會發現,兜兜轉轉,還是數學。
“數學讓計算機無 所不能。”
前段時間,清華大學馬昱春老師給CS精英訓練營的學生做了一場講座,叫“數學在計算機科學中的重要性。”
不過對這個題目,馬昱春老師認為,改成“數學對計算機學生的重要性”更好,更接地氣。
別笑,同學們最喜歡問的問題就是,“學XXX有用嗎?”打開知乎,這樣格式的問題比比皆是。
當然清華的學生也愛問,他們總問,“學線性代數有什么用?”“學微積分有什么用?”
先把話題扯遠一點。前段時間有個段子,說某知名互聯網公司組織了一場數學考試,要求不達標的員工卷鋪蓋走人。當然事后這件事被證偽,但有過求職經驗的同學都知道,很多公司的筆試題里,都有數學題。不僅公司招聘,各大考試里都包含數學/邏輯科目。原因很簡單,如何快速了解一個人的思維能力,判斷一個人聰不聰明,當場讓他做數學題就行。簡歷可以包裝,面試可以培訓,數學題,那就看大家的真本事了。
對數學的訓練就是對思維和智力的訓練。
馬昱春老師給大家展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培養方案,數學課占到了170學分中的40學分,這還不包含計算機專業課中的一些數學部分。
再看看國際知名大學,那些計算機專業的牛校,如MIT、CMU,在他們的課程設置里,數學課一樣占到了極大的比重。
“哪門數學 課最沒用?”
講座上,馬昱春老師當場讓學生們投票,“你覺得哪門數學課最沒用?”
除了安全選項“全都有用”外,有近3成的學生選擇了“復變函數”,還有少量學生選擇了“微積分”。
馬昱春老師笑著說,“進校門學的第一節課,竟然有好多學生覺得最沒用,這個對我的打擊太大了。”
那微積分到底有 什么用?
計算機的誕生就是和數學分不開的。最早人類就是為了應付龐大的計算,發明了計算機,替人類送衛星上天。
而發展到今天,人們才真正意識到,“是數學讓計算機無所不能”。
我們用的每一個APP,上面的文字、顯示、線條,難道不都是數學嗎?
我們玩的賽車類游戲,設計車輛行駛方式的時候,計算路徑,要尋求切線,不就是導數么。
還比如,之前有個新聞,周鴻祎參加一個活動,因為現場有撥打電話的環節,事后當時一位就讀南京大學軟件學院的學生根據電話的按鍵聲破解了周鴻祎電話號碼。而這的背后,就是數學、物理、頻率這些知識。
比如圖像識別中的基本問題邊緣檢測,盡管有很多軟件可以直接用,但這背后卻是求導、求極限等微積分的問題。所以如果想要深入人工智能、圖像識別這些領域的,微積分那就太重要了。況且,如果微積分基礎不好,那連論文、實現說明也都看不懂了。
說過了微積分,再說說線性代數。線性代數很有用,這一點相信大家都不懷疑。比如現在流行的機器學習,本質上就是在求解方程組。如果想要對線性代數有更多了解的同學,可以給大家推薦一篇計算機領域里著名的文章《計算機科學中的線性代數》。
再說說概率論,大家都知道,人工智能里用的實在太多太多了。但不搞人工智能的,需要用到概率論嗎?答案也是肯定的。比如你做系統工程師,你需要分析網絡協議,分析擁塞等等的現象,現在我們知道large scale,有多少磁盤和存儲,可靠性、可行性問題,就全是概率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在軟件、系統等等方面用得太多太多了。
那么再說到被近三成同學認為最沒用的“復變函數”。復變函數相當于高階的微積分,很多同學學得非常痛苦。當然復變函數在其他一些工程類學科中使用更多一些,比如土木工程、精儀用的比較多,但在計算機領域里,電路理論,機器翻譯,語音識別等等,在這里面比如信號處理,那就要用到復變函數。所以不要覺得這些基礎數學知識很遙遠,沒有用,等你真正走上工作崗位,你就會發現如果你復變函數不好,也許你就少了好幾條路。
被稱為“人類數學基礎”的數理邏輯和集合論,在馬昱春老師看來,可以換句話說,就是cs人群的共同語言。計算機就是靠數理邏輯創造出來的,有了數理邏輯才有語言能夠變成一行一行的代碼。在很多底層設計中,比如你設計一個芯片,就會涉及到很多電路,那電路是什么呢?就是邏輯。比如要進行加密解密,很多都是要靠數理邏輯去實現。
再比如組合數學,這也是同學們產生質疑的最集中的科目。過去馬昱春老師總和同學們說,組合數學有用啊,尤其面試、筆試、求職的時候,大部分題目不都是組合數學嗎。這個回答很多同學很不滿意。于是馬昱春老師設計了一道題,讓同學們隨意選一個和組合數學相關的project去做,從那以后,便再也沒有學生問過組合數學有沒有用的問題。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電商平臺大促的時候,五花八門的滿減規則,一般人根本弄不清。于是就有同學用組合優化寫了一個代碼,立馬幾百塊錢就省了下來。
相似的問題還可以一直往下討論。所以數學在計算機專業到底有沒有重要性?
引用知乎一個回答:
有的學生覺得,自己并沒有做大牛的天分,也沒有考上985、211,不過是一個普通技術民工,做個web開發,或是就寫個Java,就寫個界面做個前端,會排列組合不就夠了么。但是等你真正要成為一個更高級的開發者或設計師的時候,你不會數學將寸步難行。
如果你想把變成上升到一個高度,當然這個高度也不用太高,比如在能擔起一個開發小組,或是能擔當一面完成一個項目,相信大家無論從事哪個工作崗位,都不想要一輩子做一個底層碼農。
如果大家看一看清華老師的計算機課,比如數據結構,很多并不是單純圍繞計算機,而是一種數學的思維方式。
再回過去想另一個問題,英語對計算機有用嗎?很多同學說,我英語不好,所以填志愿的時候就避開文科,選個理工科的專業,那就挑計算機吧。但英語不好能學好計算機嗎,不能,因為代碼都是用英文寫的。同理,代碼都是用數學思維寫的。所以不會有人英語不好、數學不好,還是程序設計高手。
以上是有關計算機系要學習什么科目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計算機系學什么學科 計算機系要學習什么科目】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