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不要輕易學圍棋,為什么小朋友不要輕易學圍棋 ,現在很多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圍棋,家長初始時也是抱了很大的希望,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是孩子學棋一段時間后,會碰到這樣那樣的學棋問題,問的家長著急上火卻全無頭緒,問的多了,家長還會責怪孩子上課時間不認真聽講。
小孩不要輕易學圍棋
學圍棋的壞處
1,長期學會比較貴+作為特長性價比不高+專業棋手的困境
我家屬于普通工薪階層,最開始每周一次課的學費還好,但很快,到了每周一三五六日都上課的這種頻率(半專業)的時候,圍棋課的學費就遠超數學奧校和英語班了。那是20多年前,現在我不了解行情了。但當時我家的錢基本都花在了我的課外班上,我長大之后把“我賺錢能力的增長速度一定要超過父母的衰老乘以通貨膨脹的速度”放在了首位,因為我父母為了培養我完全沒存款,也沒做任何房產投資,我非常愧疚。
孩子到了10歲、11歲的時候,會面臨繼續業余下,還是進國少隊的選擇,如果成為專業棋手,就意味著更貴的學費和放棄學業——專業棋手就像運動員一樣,下棋為主,上學為輔。一個運動員不可能每天7am-5pm地上文化課,圍棋也是。我在小學5年級的時候停止了下棋,父母那時候讓我做選擇是下棋還是上學。首先那時候我非常明確自己不是太喜歡圍棋,也不是太有天賦(見過世界冠軍的悟性和成長速度,就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其次我更喜歡讀書,很希望一直讀到phD做學術研究;最后我還是相對現實的,競技類的冠軍只有一個,我在那么多次少兒比賽中一直是拿第二名,因為我沒有拿冠軍的心理素質,而人生的選擇那么多,我希望從事一個有價值有樂趣但不非得爭第一的職業。
我的一些圍棋班同學,選擇了成為職業棋手,尤其是個別女孩子選擇當職業棋手的,真的勇氣可嘉。畢竟在這個行業,男女比例太懸殊了。我所在的圍棋班,男女比例10:1吧。而最后出來的世界冠軍就那么一兩個,賺錢也不多,剩下的都在當陪練當老師當解說員。圍棋的觀賞性不強,又不是世界性的熱門運動,如果不是真的熱愛,在這么物質的社會,下棋真的很清貧啊。
圍棋在中國的分類屬于體育類,十幾年前我升學的時候,感覺作為特長生的含金量比如鋼琴。現在行情不知。這也是家長要考慮的。
2,圍棋培養的嚴謹思維,容易使人不敢于嘗試和探索
這一點我不知道是不是和家里教育有關,我們家相對保守謹慎,希望我先想好了再做。這讓我很長時間都不太會去“不負責任”地探索自己的興趣面,而更多地會過度負責任、過度關注是否“有用”。但也許這和圍棋無關,和個人性格/家庭環境有關?我從小到大沒有過叛逆期(倒不是聽家長話那種,但自己非常早熟,知道顧及后果),最近才放飛自我。
3,過于淡然/虛榮心銳減
“勝不驕,敗不餒”簡直是我從小聽到大的一句話。圍棋非常能讓一個孩子看到天外有天、人上有人。據我有限的觀察,我們圍棋班的孩子都喜歡跟比自己強的下,有挑戰感、有趣、可以增益自己,和明顯比自己弱的下成就感是一時的但習慣了就覺得沒意思了。于是,下棋的孩子眼睛都是朝前看的,看比自己跑得快的同學和前輩,特別特別特別不容易盲目自大。也特別特別不容易憤青。
但我為啥說這是潛在的“壞處”呢?因為“勝不驕,敗不餒”的成熟穩重,一定程度上會壓制小孩子天性中的贏了嗷嗷叫的喜悅,慢慢形成習慣之后,會不那么愿意/善于表達一個普通人都有的小虛榮和小確幸,容易讓別人覺得“這人沒表情”“這人好嚴肅”“這人看起來超級悲觀哎”。在我身上,是真的形成了樂到發瘋也表達不出來的困境,成年之后需要重新學習怎么當一個喜怒形于色的小孩子,怎么疏導正面和負面情緒。
我能觀察到的sample size有限,似乎下圍棋的小朋友里面也有活潑的,可是不得不承認圍棋帶給人的成熟穩重和玩樂/創造性/藝術性活動帶給人的天真是有一定沖突的。
記得初中的時候班級里舉行各種棋類比賽,有圍棋、象棋、五子棋、跳棋,我所在的學校只有我一個人是下圍棋的(我們的定義是:非科班出身的都不叫下圍棋的),我覺得科班的和那些只知道兩只眼可以活棋一起比賽,簡直就是欺負別人,就像專業的武林高手跑到菜市場和小混混打架一樣沒品,于是拒絕參加(我要命的榮譽感啊)。自然后來班里的圍棋組冠軍是別的同學,我絲毫不介意。——不過你把這件事放大一點,一個正常的小孩子,有展示自己牛逼的機會,應該是高興得不要不要的,哪有我這樣隱姓埋名甚至不希望同學知道我會下圍棋的?我認為這就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進入某種專業式訓練后的劍客情節——ta愛自己的劍,如同愛自己的生命和尊嚴,最好的劍,要嗜最熱的血,最好的劍客,要配最好的對手(此處自動腦補古龍小說主角出場之前的畫外音)。
長大之后再回首過去,會觀察到參與競技性項目之后我的弱虛榮心/熱血程度是一路銳減的。很簡單,圍棋不是展示型的項目,是對決類的,實力是看硬實力,虛榮心并沒有什么卵用。可是適度的虛榮心也是一種熱血的動力啊(虛榮心和熱血的關系我覺得很像恐懼或者憤怒之于人的保護作用,都是激發型的)。沒有虛榮心的人,不跟別人比,整天跟自己比,特別累特別內傷不是么。
讓小孩學圍棋有沒有必要
圍棋時間投入大,是真的。如果想好好學棋,每天下棋和做題都是必要的,而且基本是需要家長陪的,這里暫時先不展開細說。但是,其實很多興趣愛好想要堅持下去都需要時間,比如每天要練基本功的一些項目,比如樂器類。所以我的建議是,這一類耗費時間的興趣班,有選擇有取舍就好,學一樣不要緊,學兩樣就要看條件,再多真的學不過來。
圍棋累眼睛,還可以。如果是線下學棋,其實只是回家練習對弈的時候需要用一下手機電腦,但是目前也有解決辦法就是智能棋盤。如果不想花這個費用也可以啊,說說我們的練習方法,家長拿著手機代替對手,把對手的棋下在棋盤上,再把孩子的棋點在手機上就行了,很簡單,只是需要一個家長陪著。至于下棋本身就累眼睛的說法,那看書也累眼睛,看譜也累眼睛。下棋還累腰,累脖子,一個項目優缺點總能說出很多啊。還有你說的,圍棋培訓免不了大量網課,不是的,你想不上網課有的是非常好的線下培訓機構,只需要家長多做了解。我這邊有專門培訓業余比賽隊伍的,有側重快速沖成績的,有培養興趣的兼具托管功能的,各種側重點的培訓班很多都是只做線下培訓的。
圍棋花銷大,假的,看怎么學,看怎么比。圍棋買棋盤棋子棋書,并不貴,還可以用很久,比起很多項目都要便宜,樂器我就不說了。課時費也不貴,以我這邊舉例,1.5小時的課程基本50-100元,60元居多,比起畫畫,舞蹈,籃球等等常見興趣班都要便宜,剛學棋一周一節課足矣,真要有了興趣想要加練再說,總之就算一對一也比大部分一對一課程便宜,除非你們非要去找職業棋手一對一,況且圍棋一對一基本上是不需要的。當然,想走職業路花銷肯定大,精力投入也大,但是圍棋職業考試可是地獄難度,遠遠難過考清華北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想的,所以就先不要想。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小孩不要輕易學圍棋 為什么小朋友不要輕易學圍棋 ”的全部內容,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