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考公務員還是先找工作好?先在外就業幾年在考公務員,還是先找工作再考公務員更好呢?實際上,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在不同階段參加公務員考試有不同的優勢。今天小編還特意收集了關于對于考公務員的建議整理的相關信息,快來看看吧。
據相關統計,2021年的高校畢業生已經超過了900萬,不知道畢業生們有沒有選擇好就業方向?每年的這個時候,即將走出校園的高校應屆生都會面臨職業選擇,到底是先考公務員呢,還是先找工作?
近年來,隨著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很多傳統崗位逐漸被程序化,無論是體制外還是體制內,對技術型人才都非常的渴求。在這種嚴峻的就業形勢下,再加上體制外工作的不穩定性,越來越多的畢業生把目光投向了旱澇保收的公務員。
第一階段:應屆生剛畢業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只有當年畢業的學生才是應屆生。
應屆生的定義:
經統考招錄高校畢業生在兩年擇業期內未就業、戶口、檔案或組織關系仍留在原畢業學校或保留在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或就業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生身份對待。
職業規劃越早明確越好。如果在畢業后直接想考公務員,也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備考時間越充足上岸機會就越大,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越多,個人的優勢就越大。
應屆生不僅在報考方面有優勢,職位選擇上更加廣泛,應屆生有較強的學歷能力,再加上在校期間充足備考,上岸的優勢非常大。考上公務員以后,在年齡上也占有很大的優勢,年輕有為。
第二階段:工作兩年后再考
基層工作經歷的定義:
所謂基層工作經歷,指在縣級以下機關單位、國企央企、社區、社會組織等單位的工作經歷。已經離校處于未就業狀態的畢業生到高校畢業生實習見習基地參加見習或者到企事業單位參與項目研究的經歷,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在團級或團級以下單位工作的經歷,也可被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報考中央機關的人員在地市直屬機關工作的經歷,也可視為基層工作經歷。值得注意的是,應屆畢業生在校期間的社會實踐經歷,不是能視為基層工作經歷。
所謂富貴險中求,但也要給自己留條后路。很多從七八線小城市來大城市打拼的大學生,幾年后已經習慣了大城市的生活,畢業后想留在當地打拼,希望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融入大城市。有這種想法也很正常,但你知道在外面打拼多少年后回家鄉考公務員最合適嗎?
建議是兩到三年。
以2021省考為例,我們可以看到職位表中有很多崗位有基層工作年限的限制。最少也是兩年以上基層經歷,部分崗位要求五年基層經歷,有基層工作經歷的考生在職位選擇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所以說,在外面打拼兩三年后,已經初具職場生存經驗,即使考不上公務員也可以重新找工作。
總而言之,決定從大學畢業后是否直接考公務員,主要取決于兩點:畢業當年能否一次性成功上岸,如果不能成功上岸,圖圖建議你全心全意找一份工作。工作兩三年后如果還想考公務員,你可以在職備考公務員,實在不行就辭職備考,就算考不上也有工作經歷,找下一份工作時會相對容易一些。
綜上就是今天小編收集的關于先考公務員還是先找工作好和對于考公務員的建議整理的全部內容,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考公務員的內容,請持續關注我們哦或者進入我們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