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能不能教作文,近日,著名作家余華參加了一家教育機構舉辦的中高考論壇,并在活動中做了中高考作文如何拿高分的演講,此事在網上引起了不小的爭議,關于作家能不能教作文這一話題引發人們熱議。
作家能不能教作文
這個問題,背后可能有兩層意思。首先,不少人認為以余華的水平和影響力,在大學開講座都綽綽有余,他卻要指導中學生寫作文,豈不是大材小用?再者,還有人認為余華并不是應試教育的優勝者,當前基礎教育階段競爭如此激烈,他的“經驗”真的能幫到學生嗎?
其實,關于“作家到底能不能教作文”的爭議,從本質上看,體現的是輿論對作家和作文的理解偏差,這背后是對功利性寫作與非功利性寫作兩種不同思維的混淆。毋庸置疑,余華是中國當代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小說不僅廣為流傳,深受讀者喜愛,也在文學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實事求是地說,著名作家并不見得了解中小學作文的教學與考核,畢竟,作文是一種練習寫作能力、表現寫作能力的文體,而不是真正的文學創作。市面上各種講解作文技巧的教輔書籍,講的都是在短期內提高分數的技巧。實際上,純文學絕不是簡單意義上的遣詞造句,而依靠創作純文學的經驗寫中小學作文,也未必能獲得高分。
但是,換個角度,拋開單純對分數的追求,余華教中學生作文的真正意義在于,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對文學的興趣。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一個好的專業領域的榜樣,對年輕人的引導和激勵意義是重大的。對絕大多數普通中學生而言,一般情況下他們并沒有機會一睹文學名家的風采。如果能在基礎教育階段就得到余華這樣的著名作家的引導,哪怕只是在現場聽聽講座,恐怕也會有很大的幫助。
當然,這種幫助主要是精神啟蒙與興趣引導層面的。不難看到,不少中學生之所以寫不好作文,并不是因為他們缺乏寫作能力,而是因為不愿意寫——甚至可以說,不少本來有寫作天賦的孩子,就是被一板一眼的“套路式寫作”方法傷害了,導致不再有寫作的興趣。因此,給學生好的文學啟蒙至關重要,這正是余華給青少年講作文的現實意義。能幫助更多孩子產生對文學和寫作的興趣,對他們一生的發展也大有裨益。
所以說,與其討論作家能不能教作文,不如思考一下如何才能更好地讓寫作的功利性與非功利性融合在一起。想要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