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廣州海珠區學位劃分新增,“十四五”規劃時期,各省市在教育領域也多有政策變化和規則調整,據統計,廣州市海珠區將新增學位共計1.7萬個,小編收錄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
2021年廣州海珠區學位劃分新增
近日,海珠區發布“十四五”教育規劃意見稿。
其中可見,在海珠區“十四五”時期新建學校、幼兒園規劃及新增學位情況規劃,幼兒園新增2520個學位,小學8370個學位,九年一貫制4255個學位高中1845個學位,共約1.7萬個學位。
屆時,這新增近1.7萬個學位將會進一步滿足海珠區居民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就近入學需求,從而提升居民幸福感、滿足感。
擴大優質學位供給
在擴大優質學位供給方面,海珠將對 西部老城區的已有學校,通過改建、擴建等方式,改善學校教學環境,增加學校的場室面積。對 東部、南部的新開發區,通過征地、新建等方式,努力打造學位增量。
利用海珠區推進城市更新改造的歷史機遇,結合 13個已納入城市更新三年行動計劃及城市更新五年行動方案的城中村改造項目,推進落實一批上規模的優質中學,滿足城中村自身需求并兼顧全區新增中學學位需求。
配合“一區一谷一圈”的規劃建設,加快在 廣紙片區、TIT科貿園、廣州市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核心區配套建設規模較大的教育用地征用和建校項目,打造海珠教育新的“增長極”。
改善相對薄弱地區基礎教育配套,高標準推進示范性學校的建設,新增一批優質學位。推進啟能學校怡樂路校區的建設進度,提高特殊教育學校的服務承載能力。
學前教 育:
確保公辦園和普惠園占 比保持80%以上
三孩政策實施,可預見未來3到5年的幼兒園學位需求將進一步增大。為了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十四五”教育規劃意見稿提到,至2025年,除了 新增2520個幼兒園學位,“十四五”教育規劃意見稿還鼓勵支持城鎮街道、村集體、有實力的國有企事業單位、機關、普通高等院校創新模式舉辦公辦幼兒園,扶持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
確保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在園幼兒占比保持 80%以上,規范化幼兒園占比保持 95%以上,讓絕大多數幼兒可以享受價格合理且高質量的幼兒教育。
幼兒園是幼兒接受教育的第一個場所,幼兒園的教育質量也受到家長關注。“十四五”教育規劃意見稿還提到,海珠區將指導幼兒園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開展科學保教,完善幼兒園保教質量動態監測評估體系。 幼兒園專任教師 100%持證上崗、幼兒園專任教師大專以上學歷比例達到98%。
義務教: 育
鼓勵中小學普遍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工作
在義務教育方面,海珠區也給出了具體規劃。
在均衡義務教育質量方面,進一步健全統籌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機制,持續開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數據監測,做好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工作,進一步縮小區內校際差異,著力抬升底部,帶動整體優化。
在提高殘障兒童入學率和做好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工作方面,按照“全覆蓋、零拒絕”的要求,加強殘疾兒童少年轉介安置體制機制建設,落實特殊教育資源中心建制與功能。
按規定做好符合條件的來穗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工作,力爭起始年級符合條件的來穗人員隨遷子女入讀公辦學位(含政府補貼的民辦學位) 占比達85%。
為了讓義務階段學生更多方面發展,減輕學業壓力,“十四五”教育規劃意見稿提到, 將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切實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教師對教材和現代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力,合理設計學生作業,加強作業完成指導。
鼓勵中小學普遍開展校內課后服務工作,實行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家長支持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校內托管工作機制。保證課后服務時間,提高課后服務質量,拓展課后服務渠道,做強做優免費線上學習服務,滿足學生多樣化需求。
高中 教育:
進一步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
在高中教育階段,實施 薄弱普通高中改造提升工程,引導民辦高中進一步提煉辦學特色,提升辦學水平,引導有條件的民辦高中開展小班化、精品化、國際化教育。
推動高中與高等院校、職業院校、社會教育力量協同育人、融合發展,進一步做好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指導,為學生全面發展創設更大成長空間。
深化學校育人模式創新,探索建立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選拔機制、育人機制、考試評價制度。持續提升高中學業質量,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C級以上比例保持 92%以上。
職業教 育:
提升公辦學校辦學質量
推動民辦學校辦學水平提升
實施高水平中職學校和專業群建設工程,提高職業學校專業建設水平。以省教育廳開展新一輪廣東省重點中等職業學校評估為契機,提升公辦中職學校辦學質量。
支持民辦職業學校創新辦學機制,實施辦學模式改革,推動民辦中職學校辦學水平提升。
推進職業學校與相關企業、行業、產業園區組建職教聯盟或職教集團,打造更高層次的校企合作、產教結合模式。
加大對名 校長、名教師的引進力度
在教師專業能力發展方面,海珠區將實施教師“啟航”項目培訓,開展區級“教壇新秀”認定,搭建以教師自主發展、學歷進修、校本培訓、繼續教育培訓、研修輪訓相結合的教師專業成長平臺。
同時,實施高水平人才培養計劃。加強基礎教育領軍人才、工作室主持人隊伍建設,建立高水平人才的規劃、儲備和激勵機制, 加大對名校長、名教師等高水平人才的引進力度。在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教科研能力提升、青年后備干部培育等方面,也將有一系列舉措。
推動集團化辦學教師定期雙向交流制度
“十四五”規劃期間,海珠區將進一步完善集團的財務、人事管理機制,在人、財、物管理機制上進行改革創新,賦予集團核心學校一定的管理權限,激發集團辦學活力。加大投入,根據集團化辦學實際需要,為各公辦基礎教育集團安排年度經費,用于信息化建設、骨干教師流動、優質課程開發、教科研訓聯動、場地資源共享、名校長名教師培養等。
推動集團化辦學教師定期雙向交流制度,集團內校級干部原則上滿兩屆由區教育局黨組統一考慮輪崗流動, 中層干部在同一所學校任現職6年及以上、教師在現所在學校連續任教滿9年以上,符合任職回避的原則上要在本組別內交流輪崗。
每學年教師參加交流輪崗的比例為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總數的 10%,其中骨干教師交流輪崗的比例為交流總數的 20%。
以上是有關2021年廣州海珠區學位劃分新增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
【2021年廣州海珠區學位劃分新增 2021海珠區各學段學位有哪些】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