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額復試什么意思,對于考研的復試,準備復習內容是考研生學習的重點,但是相比起和高考報志愿一樣,填報院校的選擇也有很大的學問,可以很大程度上影響到錄取難度。但是小編在這里問一下,等額復試你聽過嗎?復試幾乎不淘汰,考研黨有必要了解一下,等額復試什么意思?什么情況下會等額復試?
等額復試什么意思
今年的考研初試成績已經公布了一段時間,雖然成績已出,但在此期間有望入圍復試的考生卻絲毫沒有松懈,只因為再過不久,“九九八十難”的最后一關——復試,就近在眼前了。
眾所周知,進入復試只意味著擁有了被錄取的資格,在入圍考生之中,還需要再次競爭,才能確定最后的錄取名額。通常情況下,研究生院校允許通過復試的人數會多于預計招錄的人數,這樣也有利于人才選拔。
這種錄取方式被稱為“差額復試”,大部分院校參考人數與預計錄取人數的比例會保持在1.2:1至1.5:1之間,淘汰率在20%、30%左右,因此,哪怕進入了復試,卻還是有大幾率被“刷下來”。
雖然絕大多數院校都實行差額復試,帶給考生一定危機感,但是還有一種“等額復試”的形式,被少數院校使用,也就是是說,院校準備招錄10個人公布的進入復試名額也同樣是10個人,這意味著被錄取幾率大大提高。
在考研還沒有像如今這樣蔚然成風的年代,多數高校實施的都是等額復試,但是隨著報考人數越來越多,考試門檻也隨之提升變成差額復試,但值得一提的是,如今有些院校仍習慣于沿用等額復試制度,幾乎可以說是考研黨的“福音”。
近年來仍采取等額復試的院校,報考的考生非常幸運
每所院校關于復試的細則都會在復試前公布,如果你報考的院校剛好報名人數不多,也許就有采用等額復試的可能,一旦達標,則直接錄取沒有淘汰率,實在是太幸運的一件事。
但是由于每年復試細則都會調整,而2021年各高校的復試細則還沒有大范圍公布,因此我們只能參考往年數據進行分析。
2020年采用了等額復試招錄方式,或是只刷掉一兩個人的院校,有大連理工大學工程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南開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還有遼寧大學的新聞與播學院、法學院和其他多個專業。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高校臨時擴招,如果能趕上這一機會,被錄取的把握可以說是十拿九穩,比如復旦大學微電子學院在招生簡章上寫的是擬計劃招錄55人,但實際上招錄了144人,那一批進復試的考生可以說是非常幸運了。
等額復試意味著進復試就會被錄取?實際上沒這么簡單
如果報考院校采取等額復試方式招錄,獲得了進入復試的名額,是否就意味著直接獲得研究生身份了?
等額復試不是免復試,雖然錄取率接近百分之百,但前提是考生需要通過考研復試,成績達到提前設定的及格線。考生之間不必競爭,不意味著不需要經過考核,否則也有失學業考試的公平性。
采取等額復試的院校,是否都是“末流”院校呢?從之前理念習慣于采取等額復試的院校來看,這種說法有失偏頗,等額復試只是報名人數沒有達到預期,在優質院校中也是可能發生的,能報上的考生只能說是“運氣爆棚”。
而那些一開始就決定采用等額復試制度的院校,更是會相應地提升專業題的難度,不存在院校或專業“不吃香”的情況。考生們注意關注報考院校關于復試安排的訊息,如果真的報上了等額復試的院校,同樣要認真準備。
迎接考研復試,除了認真備考還要做哪些準備?
不論復試采取何種形式,都要為即將到來的復試做好準備,除了每天抽出時間復習專業課準備筆試,還有些小細節不容忽視。
準備所需材料。在收到學校準備進行復試的通知時通常會被提醒需要帶的證件資料。有些要蓋章的資料一定要提前前往相關部門辦理,影響正常復試程序。
準備優質簡歷。在前往復試現場時,同樣需要準備一份簡歷,寫明曾在本專業取得的成就或參與的活動。與此同時,考生還要帶上以往所獲證書,證明自己的能力。
綜上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等額復試什么意思。希望每個人都喜歡,也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