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待遇和教學質量是否成正比,大部分人覺得,教師是個鐵飯碗,工作穩定,但是待遇不算太好,教師待遇和教學質量是否成正比?這大概是很多人想知道的一個問題。有的人會說江浙滬經濟條件好,那么經濟條件好和教育質量高到底是出于什么關系,有那些聯系。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教師待遇和教學質量是否成正比
一、段老師的經歷
他為什么舍棄公辦編制?
段老師,某中部省一個地級市化學老師,有八年的工作經驗,公辦學校在編!然而,在編又有何用?他早已經離開那個學校了,只是校長一直不允許他辭職,然后用上級撥給他的工資另外聘人,所以他依舊在編。他的工作履歷其實蠻豐富,大學畢業后考上了家鄉的教師編制,然而不到一年就離開了,原因很現實:工資太低,每個月到手工資區區三千元而已。雖是中部地區,房價也不低哪去,物價也不低哪去,跟當地公務員沒法比,工資獎金收入加一起,沒法比,于是毅然決然離開了。先到了上海,然后蘇南,最后到蘇北落腳。現在是一家機構的任課老師,在經過一番考察后,決定在這里一邊帶課一邊考編。現在一個月雜七雜八加一起,小一萬了。不高也不低。如果能夠就此安穩,他很愿意就此安定下來。
留住優秀教師迫在眉睫
真的很現實,很多地區的老師流動性大,原因就是工資太低。尤其是對優秀的老師,發達地區常常開出一些讓人無法拒絕的條件,沒辦法,讓生活更有品質是每一個人最基本的追求。于是,那些教師流出的學校乃至地區,人員不整,優秀教師奇缺,教學質量如何提高?
二、八省聯考背后的信息
最近,關于八省聯考的信息一直在刷屏,從現有公布的成績看,基本上是江蘇省領先的,乃至于有網友戲稱,八省聯考江蘇省現在只剩下一個對手:河北衡水中學。
小編不想去過多談論八省聯考,但很想透過八省聯考談談成績為什么好?毫無疑問,誰都不會否認一點,成績跟老師有著非常重要的關系。有了優秀的老師,對于成績的提高一定是大有裨益的,而吸引優秀老師的重要一點就是經濟因素,以此讓老師更加有尊嚴!就拿江蘇省來說,剛就職不久的中學老師,所有加一起,月薪8000起(包括月工資加績效),這基本還是最低的。再看看所謂江蘇唯一的對手——衡水中學:新招入的青年教師,平均待遇在13萬到15萬元之間,頂級教師可以拿到30萬元。
工資是穩定教師的重要條件
有的人會說江浙滬經濟條件好,小編想說,衡水呢?小編還想說:經濟條件好和教育質量高,到底誰先來?
三、教師待遇和教育教學質量是成正比
小編以為,教師待遇和教育教學質量是成正比的。有關部門有責任讓老師安心教學,不再為生計操心費力。雖然說經過各方努力,截至到2020年,全國所有縣(市、區)均實現“義務教育教師平均工資收入水平不低于當地公務員”(以下簡稱“不低于”)的目標。但是,一方面某些地區對教師工資落實會出現反復,另一方面工資并不等于收入,而單純較低的工資收入并沒有給更多的老師尤其是鄉村教師帶來更大更多的尊嚴。
給老師更大的尊嚴
小編想說,要想搞好一個地區的經濟,提升一個地區人們的認知水平是必然的,而這又取決于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而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優秀教師的參與。留住老師,留住優秀教師,是重中之重。
最后補充一點的是,即使是在一個省,由于各地區工資不一樣,教學質量也高下立判。比如我們這里,在一個省各地級市中,工資倒數第一,高考成績也是倒數第一。不必諱言,成績和工資真的成正比。
綜上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教師待遇和教學質量是否成正比。希望每個人都喜歡,也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