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同招”政策的落地有意義嗎,在小編看來,但凡和教育沾邊的東西就不胡價格低,就比如學區房,就會根據周邊的學校教育水平等一系列因素而暴漲。上海屬于經濟發達地區一線城市,房價本就很高,在加上自2020年開始,由于“公民同招”政策的正式落地。上海學區房大幅度上漲,漲幅已超20%。
“公民同招”政策的落地有意義嗎
2020年開始,上海學區房大漲。上海優質雙學區,九年一貫制學區房,漲幅已超20%。
這一切的根源,來自“公民同招”政策的正式落地。
今年是上海實施“公民同招”正式實施的第二年,公民同招,簡言之,就是“公辦民辦同一天招生、同一天錄取”而超出填報人數的學校將全部實施搖號。
這也導致不少原本想努力雞娃進民辦的家長,因為擔心被統籌進家門口看上去升學結果、教育學質量沒那么好的“菜場小學”最終咬牙選擇了“學區房”
而就在3月16日,原本以為買了學區房就萬事大吉的家長,心又涼了一大截:上海市教委公布了《上海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改革實施辦法》宣布從2022年起,本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分為三種類型:自主招生錄取、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和統一招生錄取。
新政一出,“上海學區房”話題直接沖上熱搜。網絡上出現大量的呼聲“這是對一路猛漲的學區房最大的一次暴擊!”“學區房要降溫了!”
上海學區房之所以引發熱議,和“名額分配”離不開關系。
新政實施“名額分配” 公辦初中也能進名校
所謂“名額分配”就是優質高中在每年的計劃招生名額中,劃出一部分名額,按一定比例以指標分配的形式,直接分配至各對應的初中學校。
實施辦法中,通過自主招生錄取的比例下降至6%。其中,優秀體育學生、藝術骨干學生的自主招生比例不低于該類自主招生計劃的15%。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占市重點和區重點招生計劃的50-65%。
這也就意味著,以前家長們看不上的公辦初中把學生送進名校的幾率增大,而以往被熱捧的優質民辦初中,就不大可能出現有80%學生都能升入上海四所名校(上海中學、復旦附中、華師大二附中、交大附中)的景象了。
有學區房一夜暴跌60萬
多年來,教育領域的焦慮直接傳導到了房地產領域,學區房漲價更是成為2020年下半年上海樓市的熱點詞。
上海大三林區域前灘板塊諸多二手房小區、張江集團中學對口的幾個小區等,2020年全年價格漲幅超過50%。多個小區二手房價格遠超10萬元/平方米,而前灘新房均價在9萬元/平方米左右,兩者嚴重倒掛。
上海房企內部人士指出,“現在核心區域的新房,分數沒達到60分(滿分,上海新房實行打分制度)基本排在靠后的位置,搖到號的可能性較小,滿分家庭搖到號的希望較大。對于購房者而言買到新房就是賺到,學區稍微好些的二手房基本跟新房價格嚴重倒掛,價格也是天價。”
正是因為學區房的熱度一直不減,上海才發布了“316新政”
新政顯然是為了給中學學區房降溫,打壓大家對優質學區房的需求。新政的效果也是顯著。就在新政出臺不久,一張網傳論壇截圖顯示“梅園房子估價一夜之間從430萬跌到370萬”
業內專家指出,本次上海教改工作,將優質高中資源以名額分配的方式進行配置。各類學校后續都可以享受到更公平的招考機會,自然使得‘哄搶好學區’的現象減少,進而促進相關學區房的價格降溫。
對于家長和購房者來說,在此類教改政策下,應積極理解政策改革初衷即‘教育資源均衡化’的改革思路,理性擇校、理性置業變得很關鍵。
結語
這一波新政下來,也出現了不少唱衰學區房的聲音。
有網友嘲諷,去年看著學區房狂漲就趕緊買房的人被割了“韭菜”現在學區房叫不上價了,20萬一平的房算是砸手里了。至于政策是否能真正引導二手房市場趨于理性,還得看未來的表現。
綜上是小編整理的一些關于“公民同招”政策的落地有意義嗎。希望每個人都喜歡,也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如果您想進一步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