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志愿招生填報對選科的要求,高考志愿填報的步驟是怎么樣的,想要了解的小伙伴一起來看一下小編收錄整理的內容吧。
2021高考志愿招生填報對選科的要求
新高考怎么填報志愿和錄取,有什么規則?
2021新高考如何填報志愿和錄取
實行新高考之后,不管是“3+3”模式還是“3+1+2”模式,高考志愿的填報和錄取都與之前的傳統文科分科不同。
一、3+3”模式
涉及省市:北京、上海、浙江、天津、海南、山東。
“3+3”模式所能選考的科目是除語數英以外的其它6門科目選3門,高考成績出來之后是所有考生在一起排名的,與以前的文科排名和理科排名不同。只不過選考的科目采用的不是原始分,而是通過等級賦分折算出來的等級分?!镜燃壻x分各省(市)方式不同】
所以無論考生選考什么科目,最后都能得出一個全省(市)的排名。
在高校志愿填報時,同一所大學的所有專業會按照選科要求分成不同的專業組,比如“不限選科”、“限物理”、“物理和化學”等專業組,一個專業組里選科要求是一樣的,但里面包含有很多不同的專業。
考生填報志愿的時候,首先要選符合自己選科的專業組,在具體填報志愿時,按照院校+專業組+專業名稱進行填報,可以填報幾個不同的專業。
考生選科不同,能選的專業組也不同,因此面對的競爭人群也不一樣。
比如說“不限選科”的專業組,那么不管選什么科目都能報考,那就是所有人都一起競爭,競爭自然也會比較激烈。
再比如“物理和化學”這個專業組,要求考生必須選考物理和化學,那沒有選這兩門的考生就報考不了,范圍縮小了很多,競爭自然也就小了一點。
高校在錄取的時候,每個專業組內的所有專業按照招生計劃進行錄取。
比如“限物理”專業組中的土木工程招生計劃是5人,那么按照投檔分數從高到低排名,錄取前5個后,該專業即為招滿。
同一個專業組內的所有專業都錄取完畢后,錄取的最低分即為該專業組的最低投檔分數線。
2、“3+1+2”模式
再來說一說“3+1+2”模式
涉及省市:廣東、湖北、江蘇、湖南、福建、河北、遼寧、重慶。
與“3+3”模式不同,“3+1+2”模式要求考生必須首先在物理和歷史當中任選一門。高考分數出來之后,也是按照“選考物理”和“選考歷史”兩條線分開排名的,這點與傳統的文理科排名很相似。
物理和歷史按照原始分計入總成績,剩下的4門科目則按照賦分制折算成等級分計入成績,進行排名。
最終考生的排名是根據首選科目,得出全省(市)“選考物理”的排名或“選考歷史”的排名,相當于傳統的全省理科排名或全省文科排名。
填報志愿時,也是按照“選考物理”和“選考歷史”兩條線分開填報、投檔和錄取,不存在競爭關系,互不干涉。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按照院校+首選科目+專業組+專業名稱進行填報,可選符合選科要求的多個專業。
在投檔時,“選考歷史”和“選考物理”的考生也是分開的。
“選考歷史”可能會分成“不限科目專業組”、“歷史專業組”等。
“選考物理”可能會分為“不限科目專業組”、“物理專業組”、“化學/生物專業組”等。
高校在錄取時,也是按照“選考物理”和“選考歷史”兩條線進行錄取的,每條線當中又分不同的專業組。同一個專業組的所有專業都錄取完畢后,錄取的最低分即為該專業組的最低投檔分數線。
對于“3+1+2”模式來說,大家只要記得“選考歷史”和“選考物理”其實相當于傳統的文理分科,只是后面的4選2科目有所不同罷了。
新高考志愿填報技巧有哪些
一、理性選擇,綜合定位
優先選學校還是優先選專業,這一問題需結合個人需求進行辯證分析,關鍵要看考生具備什么樣的實力。比如,學習成績優異或畢業后想繼續深造者可優先考慮院校為主;成績沒有明顯優勢但希望就讀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離和分數”的關系,就可以選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的院?;蚩紤]偏冷門專業沖沖看;有明確專業取向或畢業后先考慮就業或所選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時,可優先考慮專業。下面提供選擇志愿的一些參考思路:
1.根據專業選報。若考生對專業有明確要求,可首先選擇幾個比較心儀的專業,然后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相應專業辦學能力較強的學校。
考生在初選專業時,首先可以考慮的是自己有興趣、特長、優勢的專業,然后看當下熱點,以及就業率高的專業。要詳細了解專業的內涵,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專業培養要求、主干課程、就業及研究領域等(了解專業內涵可通過高校的招生簡章和學校招生網關于專業的介紹)。同時,要對專業的學習難易程度、專業的就業前景和薪酬待遇、學科實力、考研情況等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綜合考慮選擇擬報考的專業后,根據自己的成績選擇相應專業辦學能力較強的學校。
2.根據學校選報。若考生比較看重學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選定幾個目標院校,然后在院校內選擇心儀的專業。
考生在初選院校時,應詳細了解擬報考院校的基本情況,在全面了解學校的基礎上,選定自己感興趣又符合報考條件的專業。可以通過瀏覽高校的網站、參加高校舉辦的校園開放日、參加招生咨詢會、在線咨詢、電話咨詢以及閱讀《招生章程》等各種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綜合實力、學科優勢、專業設置、人才培養、升學就業、國際合作、學費標準、入校后轉專業政策等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顧學校和專業??忌紫葢獙ψ陨韺嶋H情況(總分、位次、單科成績、身體條件等)有一個明確的認識,知曉自己在全體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儀高校和專業的基礎上,在院校和專業間找個平衡點,綜合定位學校和專業。既考慮高校品牌,又考慮專業的合適性。
上述思路僅供參考,高考志愿填報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定奪,無論如何選擇,適合自己就好。在專業(類)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報的志愿數量相對充足,所以考生在選擇志愿時,可以將一定數量的志愿用于“保專業”、一定數量的志愿用于“保學校”,不必墨守成規只采取一種思路選報志愿,多種思路有機結合方能更好地確??忌孀畲蠡?。
二、篩選并優化志愿,形成合理梯度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開適當的梯度,以增加錄取幾率。從“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第一步,初次篩選。根據自身實際,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選擇足量的“專業(類)+院校”志愿,分別放在“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三個梯度備用。“沖”是沖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不明顯但希望就讀的院校、專業放在沖的層次;“穩”是相對穩健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優勢較大且比較喜歡的院校、專業放在穩的層次;“保”是錄取幾率大的志愿,一般將自己成績有明顯優勢的志愿放在保的層次。
第二步,綜合優化。從前面選定的批量志愿中,結合往年院校、專業錄取等各方面情況綜合分析,將其中不喜歡的專業或錄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專業刪除,優化選擇出擬報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對合適的高校、專業。
第三步,最終排序。結合本人實際和意向確定具體志愿的先后順序,對所有經篩選優化后的備用志愿逐一比對,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梢詫⑾矚g的專業及院校盡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錄取希望比較大的專業及志愿,志愿的填報適當拉開梯度。如普通類平行志愿填報時,可將自己成績優勢不大卻很喜歡的志愿放在前20-30個,將具有一定優勢也較喜歡的志愿放在中間50-30個,將優勢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個。
三、結合自身實際,規避風險
考生應對自身有較為客觀的判斷,不好高騖遠,也不妄自菲薄。要結合自身實際選報適合自己的志愿。所選志愿首先要對照高校招生章程,確保符合報考條件。所選擇志愿應該與興趣愛好、特長優勢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應該與自己成績位次及身體條件相符合,有利于實現理想抱負和發揮自身潛能;應該與職業生涯規劃及就業去向相吻合、與家庭意愿及經濟條件相結合。
什么是平行志愿
平行志愿是指高考招生同一類別、同一投檔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系的志愿。平行志愿投檔原則是“分數優先、遵循志愿”,先從最高分考生開始,依次檢索和投檔,當輪到檢索某一考生時,遵循該考生所填報的志愿順序檢索,當符合投檔條件時即被投檔。
什么是專業平行志愿
是指同一類別、同一段次中若干具有相對平行關系的專業(類)志愿,以一所院校的一個專業(類)為志愿單位,按照“分數優先、遵循志愿”進行投檔。不同于以往以院校為志愿單位投檔的院校平行志愿,專業平行志愿投檔時,直接投檔到某院校某專業(類),不存在專業服從調劑,考生也不用擔心被調劑到自己不喜歡的專業。
以上是有關2021高考志愿招生填報對選科的要求的相關內容,希望對想要了解高考志愿填報的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