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報老師靠譜嗎,隨著各省市學校開始志愿模擬填報、志愿填報,高考志愿填報輔導的教育市場迅速興起起來,但志愿填報輔導真的靠譜嗎?是否存在騙局和弊端呢?小編收錄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
志愿填報老師靠譜嗎
“專業名師輔導填報志愿,讓你的孩子不浪費一分”……隨著2021年高考志愿填報即將開展,高考志愿規劃、填報輔導廣告鋪天蓋地。
記者調查發現,高考志愿填報輔導市場火熱,收費多在數千元至上萬元,甚至有高達5萬多元的“天價”套餐。不過,輔導人員水平參差不齊,有的僅培訓三四天就能速成上崗,有的考生在機構輔導下填報的志愿并不靠譜。
高考志愿填報市場火熱
記者近日來到志愿無憂網北京總部。一大早,前臺接待處已經有五六位家長和學生在等待,幾間咨詢室都正在進行專家面談。“大部分專家的咨詢名額都報滿了,很多家長提前一年就簽合同了。”志愿無憂網的客服告訴記者:“我們很早就進學校舉辦講座,海淀、西城的重點學校都去過。”
河北省玉田縣一名考生告訴記者,班上超過七成的家長都找機構做咨詢,有的家長在高考前幾個月就簽約了,“誰都希望能順利上個好學校。”
目前,不僅有志愿無憂網等很多專門針對高考志愿填報輔導的機構,學而思等一批傳統教育機構也開發了高考志愿填報輔導業務。業內人士告訴記者,隨著高考改革推進,考生面對大學和專業的選項越來越多,可能性很多,如何綜合判斷提出最優方案,成為急迫需求。
記者調查發現,機構提供的服務基本上分為兩類:收費幾百元的數據卡;收費數千至數萬元不等的一對一專家輔導。
記者進入一個高考志愿QQ群。該群號稱公益解答志愿填報問題,實際卻是向群內家長推銷300多元一張的數據卡。據稱,數據卡依據近三年高校和專業的錄取分數、排名,通過機構研發的算法對志愿填報給出建議。500多人的群里,大部分家長都購買了數據卡。
一對一專家輔導的價格相對高昂。北京地區多家高考志愿填報輔導機構的報價為6000元到數萬元不等。萬元以下服務的專家為一兩年從業經歷,3年以上經驗的專家一般收費都在萬元以上。
志愿無憂網提供的一款51900元名師套餐,服務包括2次面談,一次2小時左右。客服介紹說:“經過前期的性格、興趣測試,規劃師根據分數,5分鐘就能判斷客戶可以去哪里上學。”
有的規劃師三四天速成
機構提供的輔導靠譜嗎?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很多機構賣的數據卡,其實就是根據教育部門、高等院校公布的歷年考試數據,通過大數據算法得出相應結論。而招考部門和學校在數字的統計、口徑方面往往并不一致,不同機構對同一所學校的分數線預估不一樣,導致結論差異很大。有的考生用不同機構的系統測算,結果連志愿學校批次都截然不同,有的說可報一本,有的說連二本都懸。
一位曾通過某機構填報志愿的考生說,看到宣傳里說有興趣測試,本來以為會很科學,沒想到專家只是根據預估分數就推薦他去上一所??圃盒?。“我的分數超過一本線十幾分,本來可以報重點大學的冷門專業或二本大學的頂尖專業,但專家告訴家長,這所??圃盒0峙?獲得了家長的認可,最終填報了自己并不認可的志愿。”
業內人士表示,由于填報志愿時間集中,專家分配給每位考生的時間有限,不少專家僅僅給出一定能錄取的穩妥建議。記者調查發現,輔導填報志愿的專家資質參差不齊,有些號稱“高考志愿規劃師”的甚至自身沒有過填報志愿的經驗。據調查,一些從事志愿填報輔導的機構,同時開辦“高考志愿規劃師”培訓班。聚銘師開辦的為期4天的培訓收費6980元,幾乎零門檻招收學員。培訓后,聚銘師會給培訓者發放一張高考志愿規劃師證書。
聚銘師一位客服坦言,該公司和其他機構的專家很多都沒有高學歷,她本人并沒有上過大學,也給一些考生做過規劃。“認證培訓過的高級規劃師在北京底薪一般是一萬多元,做的單子越多,收入也就越多。”該客服說。
記者聯系到一名宣稱可以辦證書的人員,其稱可以通過內部渠道購買全國職業人才認證管理中心出具的證書,400元一張。
需進一步做好信息整合
據了解,高考志愿填報輔導屬于新興市場服務,目前還缺乏規范。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國際教育創新研究室主任蘇紅說,這個領域專業性很強,對從業者的政策把握能力、視野、專業素養和人際技能等要求很高,不是看幾本書、參加幾次培訓就能解決的。相關管理部門應加強引導,建立并不斷完善服務規范,制定從業標準等。
有專家指出,每年考生手里雖然有教育部門發放的報考指南,但其常常是數據的簡單披露,而且時間跨度小、整合不夠,參考性不足,滿足不了考生的需求。建議相關部門做好信息整合工作,并通過更便捷的方式向公眾公布。
此外,辰才升學規劃研究院負責人王波認為,志愿填報不僅是高考結束后一個階段的任務,建議從高一選科開始,學生和家長就要開始考慮未來的專業方向,關注各校的招生錄取要求,掌握更多主動權。
如何避免在志愿填報時踩坑呢?
1、優先級不劃分,僅憑“興趣”選專業!
選專業各人標準不同,但要科學安排“興趣/專業/城市/學校”優先級。
目前多數觀點支持:以興趣為主,明確心儀的專業范圍,再根據分數和排名,按專業、城市、大學的順序安排優先級。如更看重平臺,則優先選城市和學校。
2、啥都不了解,看到熱門專業”就想報!
熱門專業分數高,競爭也激烈,如果成績不夠好,很容易就被千軍萬馬擠落榜。
考生應該綜合考量自身情況和職業規劃,可以沖“熱門專業”,但也盡量要有“冷門專業”保底,增加被錄取的幾率。
3、望文生義,“學校or專業”情況一臉懵!
目前,國內高校中有幾百所獨立學院,雖叫“××大學××學院”,大部分與該院校其實并無關聯或相差甚遠。
另外,部分虛假大學校名也很高大上,實際上是個“空殼子”,考生報考時需多了解院校辦學歷史、招生章程和院校排名。
同時,部分專業也可能存在“表里不一”的情況,應全面了解培養計劃和課程要求。
4、招生簡章不細看,被“退檔”后才追悔莫及!
每年報考季,各大院校的招生簡章都會公布在網上,考生一定要詳細閱讀心儀院校的院校簡介和招生標準、錄取規則,了解能否轉專業、各專業往年分數線、培養目標以及校友就業去向等。
最重要的是,要知道是否有限報條件,例如視力要求,以減小落榜的幾率。
5、專業術語不牢記,一看規則就抓瞎!
填報志愿時,考生會接觸到很多術語,例如錄取批次、征集志愿、投檔線和省控線、專業級差、滑檔和退檔等,如果不深入了解,填寫志愿時往往會很迷惑。
考生和家長應借助互聯網,或詢問有經驗的師長,提前對報考規則做深入研究,避免因為“馬虎”帶來的不必要風險。
6、“沖”與“不沖”看運氣,滿滿都是僥幸心理!
填報志愿一般遵循“沖、穩、保”的模式,“沖”高分院校、“穩”妥選擇與成績同一水平的院校,“保”分數要求較低的院校。
如果對專業沒有過多要求,可以嘗試沖,但建議服從調劑,避免因分數不夠被滑檔。另外,可根據大小年現象,合理預估今年的院校、專業錄取分數線。
7、“平行志愿”無風險,可以隨意填寫?
平行志愿遵循“分數優先、遵循志愿”的錄取原則,雖然志愿平等,但在檢索錄取過程中有先后順序,考生若過了第一志愿院校投檔線,且分數達到專業要求,則錄取結束;若分數達不到專業要求,又不服從調劑,則考生被“退檔”。
因此建議填報前先模擬,確保了解規則;填報時要有梯度,根據喜好和分數,將院校和專業合理排序,盡量將表格填滿,建議選擇服從調劑。
8、征集志愿不注意,導致“無校可讀”!
志愿填完了,但錄取還沒結束。每年都會有考生因填報失誤而被“滑檔”或“退檔”,這種情況下不要輕易放棄,還有“征集志愿” 的機會。
若部分院校個別專業沒有錄滿,一般會從落選考生中“補錄”,建議在批次線分數附近或填報失誤的考生,多關注院校相關公告,確保“有校可讀”!
9、使用權威科學的線上志愿填報平臺,保證志愿信息搜尋準確高效
高考志愿填報專家系統app是專門為即將查詢成績即將填寫志愿的畢業生準備的,高考志愿填報專家系統app是一款非常不錯的志愿填報系統,如果你不了解志愿填報的相關信息,可以馬上來下載高考志愿填報專家系統app,這里包含上千所高校,你可以隨意查詢你感興趣的學校,也可以根據分數為你推薦你可以填報的學校。
以上是有關志愿填報老師靠譜嗎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