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的同學都是非常的關心高考生物大綱的解讀的,那么高考生物應該如何備考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關于2022年全國高考生物考試大綱解讀,一起來看看吧!
一、2022年考試大綱解讀
與2017年比,2022年的考試大綱生物部分在“考試目標與要求”、“考試范圍與要求”兩方面沒有任何變化,體現了考綱制定的穩定性。考綱是命題的依據,預計2022年全國卷生物試題在知識廣度和能力深度考查方面會繼續充分體現考試目標和要求,重點考查考生對生物學核心知識、生物學實踐和探究能力的掌握情況,引導高中教學全面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的方向。
二、備考建議
1、對照考綱,全面復習。對考綱列出的知識內容及要求掌握的程度考生必須心中有數,復習才有針對性。知識體系和知識網絡的建立非常有必要,這也是進入高等院校繼續學習必備的能力。畫概念圖是很好的建立網絡的方法,將錯題整理到概念圖的相應概念處,會在最后一輪復習前清晰得看到自己薄弱的知識點,以便最后利用有限的時間查缺補漏。
2、充分重視教材,深化對知識的理解。練習固然重要,但教材才是考生掌握概念、原理、過程、規律的根本。在沒有充分理解原理的情況下去刷題,是舍本逐末的行為。從“問題探究”到“資料分析”、“思考與討論”,從“相關信息”到“科學前沿”,從“本節聚焦”到“本章小結”,每個細節都體現了生物學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教材對知識的內容、知識的來源、知識的應用等的表述科學而準確,能用教材語言描述的應盡量用科學規范的教材語言描述。
3、既要充分練習,也要反思總結。一定要做往屆全國卷的真題,風格與山東卷有所不同。選擇題往往只考查相關的一個知識點,綜合性不強。非選擇題問題少,但主觀性強。全卷圖表題3-4個,不會太多。試題用的語言往往是教授的語言,專業術語往往也是將來做科研的術語,考生必須能從中獲取與解決問題相關的信息,有些知識往往需要現學現用。復習時必須加強主觀表述題的訓練,對生物學原理的解釋、對實驗的分析和設計等,以不斷提高理性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
4、重難點知識專項訓練。建議對生物膜系統、光合和呼吸、細胞分裂、遺傳規律、變異與人類健康和生物育種、動物生命活動調節等必修的重點知識進行專題復習、專項強化訓練。選修一的難度低于選修的微生物分離和培養、選修三的基因工程往往都是考查重點。
如何快速提高高中生物成績
背。學生物不背肯定是不行的,但是沒心沒肺的亂背也是沒用的。生物習題涵蓋了不少的記憶成分,但是在書本的記憶上有所深化,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在背的時候必須要理解,平時的習題都是書本的深化,高考生物卻又是一個檔次,要求我們理解的知識點更多。
復習和作業
每節課上,一般老師都要留一定量的作業,這些作業的內容多是講課的重點內容,是應該認真對待的。作業的過程就是復習鞏固聽學知識的過程,但是,很多同學把作業僅僅當成是一種任務,甚至當成是個負擔。因此,急急忙忙趕完作業,就認為當天的任務完成了,殊不知,這種做法對學習的幫助是微小的。無論課上老師是否留有作業,課下都應該先進行復習,及時將當天老師所講的知識復習一遍,這可以加強記憶,克服遺忘。
經常歸納總結
在生物新課學習過程中,一般都是將知識分塊學習。但當學完一部分內容之后,就應該把各分塊的知識聯系起來,歸納整理成系統的知識。這樣不僅可以在腦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而且也便于理解和記憶。歸納總結要做到“三抓”:一抓順序,二抓聯系,三抓特點。抓順序就是要將各知識點按照本身的邏輯關系將其串聯。
如高中生物的“遺傳的物質基礎”,可以整理成:配子→合子→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蛋白質→性狀。抓聯系就是要掌握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理清點線的縱橫關系,由線到面,擴展成知識網絡。抓特點就是抓重點、抓主流,進行歸納總結,不能大雜燴,胡子眉毛一把抓;應將次要的東西簡化甚至取消。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有關2022年全國高考生物考試大綱解讀 如何備考的相關內容,可圈可點為大家帶來更多的資訊,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本網站。
【2022年全國高考生物考試大綱解讀 如何備考】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