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和座位之間有沒有關系 ,家長在放學接孩子的時候通常會聚在一起聊天,談論有關孩子的話題,你家孩子成績怎么樣啊?班上座位在前面還是后面啊?每天晚上回家做作業做到幾點啊?有沒有周末在外面補課啊?家長們關于孩子的話題是永遠也聊不完的,家長們普遍認為坐一個好位子成績就能飛快上升,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座位焦慮“,下面小編整理了相關資訊,一起來看看吧!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成績和座位之間有沒有關系
據相關報道,每逢新學期開學,不少學校上演“排座江湖”,很多班主任為重新排座位而煩惱。盡管老師再三強調,排座只看男女搭配、個子高低,但家長仍不同程度地存在“座位焦慮”。
面對家長們的這種擔心和糾結,老師們也是想盡了辦法,頻頻放招。
上周末的語音討論,中教君就討論了這個話題,很多老師、家長留言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如何化解家長的“座位焦慮”呢?座位管理都有哪些模式,其中又包含哪些門道呢?
每逢排座就犯愁
據新華社報道,每逢新學期開學,不少班主任都為重新排座位而煩惱——擔心孩子看不清黑板、難以得到老師關注、害怕與淘氣不愛學習的孩子同桌……
湖南長沙一所小學的班主任張老師常遭遇排座難題,特別是新生入學時,由于對孩子個人情況不熟悉,入學當天她會隨機安排座位,但每次都會有家長提出異議。
張老師只能耐心向家長解釋,然后按照男女搭配、個子高低等情況重新排座,再按順序左右輪換。但仍有很多家長不滿意。“我們家孩子近視,能不能往前挪挪”“我們孩子眼睛散光,在后面看不清”“座位太靠邊了,黑板反光,孩子看不清”……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座位敏感,在意的原因也五花八門,有人擔心孩子視力,有家長擔心孩子受周邊同學影響,有家長甚至擔心孩子離老師太遠,不利于師生溝通。
“選學校、選班級,現在連座位都要‘選’,‘座位江湖’背后折射的是家長的過度焦慮,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過度緊張。”長沙市實驗小學校長王云霞說。
多位老師認為,就像挑選興趣班一樣,面對激烈競爭,家長總是擔心自家孩子在座位上吃虧了,甚至害怕“一步落后、步步落后”。
應對“座位焦慮”,看這些老師咋做的
上周的語音討論,不少老師說出了自己的煩惱,有人說“100個家長有100個要求,實在無法一一滿足”,也有人說,“現在家長不僅焦慮坐在哪,還焦慮跟誰坐,想起來就頭疼。”
有老師給中教君留言,給出了自己的解決辦法:
@面面2018:我的處理辦法是先安撫好家長的情緒,讓家長的關注點轉移到孩子的學習習慣方面,已安排好的座位不動,一個月以組為單位進行調換。
@芳~:我一般都是階梯式換座位,兩周換一次,每個孩子都能坐到每個角落去。近視的孩子自己配眼鏡,非常公平,家長沒有任何意見!
@風行:一方面做到一碗水端平,另一方面,要在家長會上給家長們解釋座位對孩子成績的作用微乎其微,我們做老師的要理解家長,更需要給家長講到,排解焦慮。
@煙花:我是小學老師,接手新班級時,不少家長都跟我打招呼,要求“照顧”他家孩子。經歷過期末考試,學生成績終于向家長們做出了最好最響亮的回答:前十名的孩子的座位都不靠前,而且有的孩子座位是最后一桌。
再后來我在課堂上也經常向孩子們傳達這一理念:學習成績好壞與位置無關,而是與自己本人的學習習慣有關,能認真聽課,認真完成作業,按老師要求去做,就能收獲優異成績。
多位老師反映,孩子學習成績更多取決于個人習慣,期盼家長能趨于理性,不迷信于“黃金座位”,而是協助老師、幫助孩子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力。
與其挖空心思搶座位,不如腳踏實培養好習慣
學生的學習更多取決于自我學習習慣、專注力,并不是坐在好的座位就會認真學習。真正會學習的孩子,無論坐在哪一排,都會成績拔尖。
在后臺留言中,也有家長沒有“座位焦慮”,表現淡定:
@一路向陽:我們家孩子一直坐在最后一排的,也沒什么吧!他學習習慣很好,也很自律,坐在后面視野廣闊啊,而且我們要相信老師,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學文:我家孩子從小到大,不曾為座位煩惱。因為孩子爸爸一直關注孩子視力,從小養成好習慣,孩子視力一直保持在5.0以上。無論孩子坐教室哪個位置,大人孩子都不介意。而孩子的學習習慣也還不錯,高考成績在全省前1%。
吉大附中力旺實驗中學老師王吉宏說,家長應該放松過于緊張、焦慮的心態,趨于理性,消除所謂“黃金座位”的認識誤區,幫助孩子建立起對各種學習環境的快速適應能力。
圖片
座位管理大盤點,哪種最有效?
當然,對于每一位老師來講,座位管理的質量不僅關乎家長的滿意度,更關乎自己的教學效果和孩子們的學習效率。
那么,座位管理都有哪些模式,其中又包含哪些門道呢?
秧田型
優點:便于教師管理。
空間充分利用,有利于教師管理課堂、維持秩序和有計劃地傳授知識,有利于教師觀察學生的一切活動。
缺點:不利于師生交流。
其課堂布局過于突出教師的中心地位,容易讓教師產生權威感,形成居高臨下、高高在上的心態,不利于師生交往和學生討論合作。
分組模塊
優點:增強學生間互動合作。
學生的主體性加強,注重了互助式、互動式、討論式的學習,有利于小組成員進行相互交流合作。
缺點:老師監管較難。
在這種自由的學習空間中,教師對學生的監控很難到位,很難發現學生開小差。
餐桌式
優點:有利于學生的合作學習。
有利于學生的合作學習,充分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課程理念。
缺點:分散學生注意力。
雖然拉近了學生與學生的距離,但也方便了學生間的閑談,個別差點的學生更是有了依靠,容易養成惰性。
馬蹄式(U型)
優點:有助于師生交流。
學生比較集中,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較近,適合于教師講授新課,也適合學生交流討論。
缺點:只適合小班教學。
它具有較強的局限性,比較適合小班教學,如果大班教學也要采用這種排列方式,有可能降低課堂教學效果。
圓形式
優點:激發學生表達自我。
有利于言語和非言語交流的進行,從空間特性上看它消除了座位的主次之分,更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缺點:縮小了學生間的交往面。
在圓形排列方式下同學只能與坐得離自己比較近的同學交流,隔得較遠的同學則不方便交流。
上面就是小編整理的成績和座位之間有沒有關系的資料,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