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開除學籍后還能高考嗎?開除學籍后怎么辦?有什么后果,一起來跟小編看看吧。
高中開除學籍后還能高考嗎
開除學籍后還能高考嗎?教育部:可以以社會考生身份參加高考
對今年3月起施行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仍有網民就不理解的條款內容向教育部留言咨詢。教育部3月29日針對“開除學籍”和“勒令退學”等相關問題作出了答復。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第十條規定,對違規違紀情節嚴重,或者經多次教育懲戒仍不改正的高中階段學生,可以給予開除學籍的紀律處分。
問題一:對于《規則》中“開除學籍”處分的釋意不太清晰。經程序批準給予“開除學籍”處分的,是指取消其在該校的學籍嗎?即他還保留有轉學的權利?還是在學籍網上取消后,該生不能在同等普通高中及職業學校讀書了?
教育部答復:《規則》所指“開除學籍”,是對高中階段學生可以采取的紀律處分措施,其學籍仍保留在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中,但學生和學校已不存在法律上的教育管理關系。轉學不是一種權利,開除學籍后不存在轉學的情況。受到開除學籍處分后,學生是否可到其他學校繼續接受教育,需要看相關學校的要求和意愿。此外,被開除學籍的高中階段學生,如經過自學達到高中畢業同等學力,仍可以以社會考生身份參加高考,經高等學校錄取后,還可以取得高等學校的學籍。
問題二:在普通高中管理實踐中,部分學生嚴重違紀,如打罵及傷害教師,按照以往的處理方式,多數是“勒令退學”,即要求其不能在本校讀書,一般允許其轉學。現在學校自行制定的校規中是否還可以有“勒令退學”處分,是否違反本《規則》?
教育部答復:目前《規則》規定的處分類型包括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等五種,并未明確禁止其他的處理措施。學校在校規中規定“勒令退學”,可視為一種強制措施,即要求學生在限定時間內退學,不明確違反上位法規定,可以保留,但由于其行為后果嚴重,相當于開除學籍,應當參照適用開除學籍的程序。
開除學籍后果
開除學籍相當于學校強制學生退學,不承認這個學生在學校的一切事宜,并且會計入你的檔案中,而退學是學生自己提出來的注銷學籍,對于學校和學生自己都是體面的離校方式。
開除學籍能參加自考,但是不能報考這個學校。開除學籍的意思是還能讀書,只不過沒畢業證,只有學歷證書,勒令退學是讀都沒讀的了。
擴展資料:
學生處分分為:警告、嚴重警告、記過、留校察看、開除學籍。 開除學籍是相當嚴重的處罰,也就是說開除學籍以后學校就會不承認你是他們的學生,以前的成績,資料什么的都作廢,無畢業證證書;個人檔案中還會被記上被開除學籍,對以后找工作有很大的影響。
而自動退學是學生自愿的由學生申請,而開除學籍是學校強制性的,說出去也是很難聽的。就像被勒令退學的意思差不多。
高等院校對大學生作出開除學籍或勒令退學的處分,無疑是剝奪了大學生的受教育權,對一個未進入社會的學生來說,這種結果對其人生肯定會產生重大變化和影響。
綜上就是可圈可點網小編整理的全部關于高中開除學籍后還能高考嗎以及開除學籍后果的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教育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可圈可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