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強基計劃,目前已經又不少省市發布了本省高考強基計劃的招生簡章,強基計劃在我國已經實行了好幾次,每次簡章的發布也會有或大或小的變化,那么今年各省高考強基計劃又有哪些變化呢?具體詳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高考強基計劃
目前,已有西交大、武大、廈大等8所高校發布了2021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從這些高校簡章中,我們發現了今年強基政策中出現了6個關鍵性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會直接影響到同學們能否通過強基選拔。
變化一:增加校考確認環節
今年強基最顯著的變化莫過于增加了“考生確認”環節。
節選自西安交通大學2021年強基計劃招生簡章
各校均規定,考生需要在高考后到出分前這段時間(各校規定具體時間略有不同)進行考試確認,未進行確認的考生不得參加后續校考;而且一些學校明確表示:確認考核卻未參加的考生,將被通報至生源所在省份招生考試機構。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因為目前各校尚未明確“確認考試后棄考”的后果,所以小愛學姐并不推薦大家冒險,如果確認校考,還是盡量保證參加。
變化二:招生原則微調
北京理工大學:招生原則由“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改為“聚焦國家亟需的關鍵領域和重大基礎學科需求”。
從這里可以看出,今年或者近幾年內,強基計劃招生專業側重點將出現一定幅度調整,有可能會向被“卡脖子”的領域更加傾斜,這也意味著未來強基計劃招生專業或將突破基礎學科,加入更多的交叉學科和新工科專業。
變化三:入圍比例發生變化
今年的強基計劃還有一個顯著變化,就是多數高校都上調了入圍倍數。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廈大、蘭大去年入圍倍數為3倍,今年直接提升至6倍,按照去年兩校招生計劃數120人計算,去年廈大和蘭大各有360人可以入圍,而今年則各有720人可以入圍。大連理工大學、重慶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武漢大學也是同理。
入圍人數增多帶來的直接變化就是入圍分數線將大大降低,和各校普通批投檔線的分差也會越來越大,同樣分數段、位次的情況下,今年將有更多考生能夠參與到強基計劃選拔中來。
變化四:招生區域調整
通過招生簡章,我們能看到一些高校招生范圍會有不同程度的調整,有增加的,也有刪減的。
比如:
大連理工大學:增加福建和重慶
重慶大學:減少北京、黑龍江、遼寧、吉林、內蒙 古、天津、新疆
這應該是根據2020年招生情況和生源質量做出的調整。
然而還有很多高校沒有在簡章中公布具體的招生范圍,這就需要考生和家長在報名系統中仔細查詢,不能簡單的以去年招生范圍為準。
變化五:考核方式和內容微調
以北理工為代表的一些高校,去年的校考以面試+體測為主,而在今年的強基計劃校考中都增加了筆試環節。
2020年北理工簡章中稱:綜合素質測試包括“學校考核”和“體育測試”,學校考核采取面試方式。
2021年簡章中則稱:綜合素質測試包括“學校考核”和“體育測試”,學校考核包括基礎能力測試和綜合素質面試。
顯然,入圍比例的擴大必然要伴隨著考核流程和難度會更加嚴格,對于相關學科能力不強的考生,要更加注重學科能力的提升。
變化六:體測項目調整
在體測方面,高校也作出了一些調整:
“體育測試項目為中長跑(男生1000米跑、 女生800米跑)和立定跳遠兩項”
改為
“體育測試項目為坐位體前屈和立定跳遠兩項”
總的來看,體測難度在降低,同時也代表著高校或許是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考生的學科能力和創新潛質考核上。
總結,今年強基政策整體趨于穩定,變化不大,雖然只是一些修補性的變化和微調,但是對于考生來說還是需要格外注意。
以上是有關2021年高考強基計劃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