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二小在哪里,想來有不少朋友還不太了解這個學校,錢學森二小位于西安市高新區,這個小學具體怎么樣呢?小編收錄整理了一些信息,供大家參考。具體詳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錢學森二小在哪里
有溫度的樓市數據,有態度的專業觀點,關注“地產S姐”百家號,帶給你更多購房干貨。
8月29日,我陪朋友去參觀了秋季即將開學的錢學森第二小學,情不自禁發了組朋友圈,結果咨詢我的粉絲絡繹不絕。孩子是父母的軟肋,而教育是孩子的頭等大事,于是我答應大家要出一篇關于這所學校的文章,以供參考。
早在2018年底,錢學森系列學校便在西安舉行了揭牌儀式,西安高新錢學森第二小學、西安高新錢學森宇航小學、西安錢學森高級中學應聲落地。西安高新
錢學森第二小學位于唐延路與科技三路西200米處,是陜西省第一所獲批以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兩彈一星”元勛錢學森先生冠名的學校。
壹丨高新教育資源再加分
用“強者恒強”來形容高新區絲毫不為過,保持高經濟增速的同時,一貫引以為傲的教育也在繼續補強。
據官方報道,高新區50所新建學校將于今年秋季開學投用,新增70260個學位。
占地24259.33㎡,設36個教學班的錢學森第二小學也在這份名單之中。
錢學森學校可能不少家長都是第一次聽到,但“錢學森實驗班”在西安可不少:高新一小、高新一中初中部、高新一中高中部、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等知名學府均設有錢學森實驗班或錢學森空間科學實驗班。
如今西安終于有了獨立體系的錢學森學校。西安高新錢學森第二小學是由陜西瑞鑫源實業有限公司建設,中國航天十二院作為錢老思想的傳承者,則是錢學森教育聯盟落地強有力的支持。目前全國已有五座城市擁有以錢學森命名的學校:西安、北京、杭州、鄭州和廣寧,而西安是第一個建成落地錢學森第二小學的城市。
貳丨硬件突出 設備一流
很多家長在看到我發的朋友圈后,接連稱贊這所學校的硬件設施。確實如此,
除了教學樓、科學樓和綜合樓外,學校還設有舞蹈廳、健身房、圖書室、美術室、音樂室、管樂廳及民樂廳等;建有1萬㎡運動場、羽毛球場、籃球場、聯合器械場、多媒體階梯教室、學校電視臺演播室和500多人演播廳,以及綜合應用型校園網和智慧校園一臉通系統等。
無論是1萬㎡的運動場,還是500多人的演播廳以及一臉通系統,都更像是高校的配置,但這竟是一所小學的設施。
在錢學森特色實驗室中,設有航模實驗室、3D實驗室、人工智能實驗室、木工坊創客實驗室、VR實驗室、STEAM教室。
錢學森特色實驗室更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其中STEAM教室并非一種標準化配置——除了一些動手操作所必須的機器設備之外,更多的是提供數個不同類型的學習區域可供學生進行交流討論、項目合作、模擬運算、應用實踐等,傳遞出靈活開放和功能復合的設計理念。
除了單獨配置的專業教室以外,學生的跨學科綜合學習能夠在學校的各個區域隨時展開。
最為特色的便是學校公共區域,這里與其說是公共休閑區,
更像是貫徹連通性、開放性和可達性的動態學習社區
——包含了課外研究與人際交往,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走廊中的軟體設計、多功能課桌椅等,也使學生們置身于隨處可學、隨時可學的環境中。
對于圖書館的建造設計,也貫徹了這種復合式的開放空間理念。
圖書館作為綜合學習場所,不僅為課內外學習課程提供補充材料,還是學生進行電子閱讀、自由學習的最佳非正式學習場所。
值得一提的是,圖書館內按1:1比例復原了錢學森家中的書房,書桌上的擺設真實還原了錢老回國后讀書、看報、思考、寫作的工作寫照。
叁丨師資雄厚 理念先進
那錢學森第二小學除了硬件設施一流外,師資力量、教育理念等軟實力如何呢?
學校現任教師均獲得本科及以上學歷,碩士研究生、海外留學生占比50%以上。省市區教學能手、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各級優秀教師占轉任教師的60%。
在一線教師隊伍的背后,還有強大的院士專家團隊擔當專家顧問:錢永剛(錢學森之子)、袁隆平(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工程院院士)、薛惠鋒(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陳念念(中國工程院院士,核材料與核燃料專家)、朱森元(著名航天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等。
錢學森的教育思想包括大成智慧學和大成智慧教育兩大部分。“
大成智慧學”簡單說就是“集大成得智慧”,是
引導人們如何盡快獲得聰明才智與創新能力的學問,
這正是知識爆炸、信息如潮的時代所需要的思維方式和體系。
如果說“大成智慧學”是培養現代人才得目標和重要方法,那么
“大成智慧教育”便是具體的人才培養方案。
關鍵在于建立現代科學技術體系,使他們具有大智、大德的思維結構和內涵,成為有創新的智慧者,也達到熟悉信息網絡,善于用現代技術手段處理知識。
錢學森學校正是秉持了錢老大成智慧教育思想作為自己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突出校園文化的傳承、發展創新,構建具有錢學森精神本色的校園文化體系,著力打造勤奮進取、意蘊深厚的校園文化,精心設計與構建和諧典雅的校園環境。
課程體系打破以往關注誤區,具有六大特點:
例如在小學階段目標是“激發興趣,培養習慣”,通過快速識字、趣味數學、創意寫作、微機網技、動手創造、研究性學習,養成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與人合作的技巧、初步理解工具信息、培養個人和社會責任感。
畢業要求并不局限于卷上的成績,
而是每年要求完成1本個人文集、1本藝術作品集、1本科技作品集、60小時社會公益服務、總閱讀量達400萬字,可在個人或小組合作的前提下,完成1項科研/人文/社科/藝術課題。
與一眾私立學校不同,錢學森學校不局限于應試教育下的分數提高,而是更重視在知識層、情感層、智慧層的培育。而這也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孩子全面發展的問題。
錢學森學校的辦學宗旨,是將全體學生培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的高素質公民,絕大部分學生進入科學研究領域中的廣大人才隊伍,拔尖培養在某一個或幾個領域中比較杰出的科學將才,甚至打造出中國科學發展中的領軍人物。
所以在錢學森系列學校,學生、教師、家庭和社區、學校都有各自要完成的不同使命:
學生
①具有愛國情操、民族情懷、社會責任感,勇于擔當
②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具備國際視野,智慧和人格并重
③善于探索,勇于創新
教師
①激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內驅力
②鼓勵學生探索、批判、創新,利用各種資源和現代科技手段
③鼓勵學生深度思考和解決實際問題,承擔公民責任
家庭和社區
①學生培養的重要場所和資源,支持學校共同開展教育活動
②家庭參與學生教育過程,給予學生正向的價值引導和垂范
③社區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踐和第二課堂資源,支持學生改進社區
學校
①科學、藝術、工程、技術等各方面資源的整合平臺
②為學生、教師、家庭和社區提供相應的教育、學術人力、機會和資源
③促進并引領當地教育和諧發展,成為學校、家庭、社會共育的典范
應試教育之下,太多的學校追求試卷上的華麗分數,因而忽略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動手、社交、創新等能力的培養,也很難發現屬于孩子身上獨特的閃光點,而
錢學森學校在小學基礎教育階段,便已著重培養孩子的動手、思想活躍、融會貫通和敢于擔當的特質,這恰是更符合中國孩子的教育方式。
以上是有關錢學森二小在哪里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