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對中學生的影響,這是眾多家長關注的問題,很多學生成績下滑,問起原因,家長都會異口同聲的回答:手機玩多了,那么手機到底對中學生有什么影響,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手機對中學生的影響
現在越來越多的中學生都擁有了智能手機,如何正確合理使用手機,已經成為社會、學校、家庭共同關注的重要問題。大街上、公車上、餐廳里到處都能看到低頭看手機的人,似乎人人都無法離開手機了。成年人尚且如此,那對于中學生智能手機又有什么影響呢?
一、智能手機對中學生的積極影響
1.便于聯系,有利于家長隨時掌握學生去向。學生回來晚了,家長擔心;出去玩了,家長不放心,總想知道孩子現在怎么樣了。這時,家長就可以通過手機聯系到孩子,掌握孩子的去向,這也是現在家長給孩子購買手機的初衷。
2.為中學生獲得各種信息提供了新的渠道。手機與電腦相比,具有體積小、便于攜帶、價格便宜等優點,而且手機上網有著不受地域限制的優勢。智能手機的這些優勢,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幫助中學生查詢資料,正好迎合了中學生的需求,為中學生提供了最為豐富的信息資源。
3.有助于加強中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增強中學生的社會參與度,開發中學生內在的潛能。隨著QQ、微信的發展,智能手機讓中學生可以通過社交和聊天軟件廣交朋友,實現遠距離聯系,拉近溝通交流的空間。他們還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討論交流,共同商討解題方法,促進學習。
4.學習之余適當聽聽音樂看看短片,愉悅身心釋放壓力。
5.可以融入信息化的社會生活中。當代社會是信息化的社會,網上購物、微信支付、手機導航、手機定位等已經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足不出戶就可以實現購物、訂餐、訂票,可以通過手機定位找到朋友,外出游玩可以利用手機導航確定最佳路線等,這一切都一樣被中學生所利用,有助于獲得網絡強大功能的生活技能的幫助。
二、智能手機對中學生的負面影響
萬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智能手機也是一把“雙刃劍”,中學生使用智能手機的負面影響日趨凸顯,成為人們無法忽視的重要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容易產生攀比,增加一定生活費用。
2.接受負面信息,家長監督更加困難。過去,中學生使用計算機上網,家長還可有跡可循,能即時監督孩子,但是現在智能手機也能上網,且更具有隱蔽性,家長不易發現,網上的負面信息極易對中學生造成不良影響。
3.上課容易分神,偷玩游戲影響學習。學生雖然身在課堂心神卻在手機上,上課容易分神,必將影響聽課質量,長久下去勢必影響學習成績。
4.不能正確利用,抄襲答案弄虛作假。現在的學生大多貪玩,自制力較差,一旦作業不能按時完成,就會利用手機拍照功能將答案傳至QQ群和微信平臺,相互抄襲答案,應付完成作業,學習弄虛作假,手段隱蔽,欺騙老師和家長。
5.造成視力下降,影響學生身體健康。過度沉溺于手機對身體也是一種損害,長期使用智能手機的人群極易養成固定使用習慣,低頭含胸,長時間緊盯屏幕,導致近視。
6.網上誤交亂結,誤入歧途后悔終生。現在的中學生閱歷尚淺,防范意識不夠,手機往往就成了與社會閑雜人員溝通聯系的最便捷工具,學生受騙上當以及誤入歧途的事件層出不窮,造成終生遺憾。
7.不分場合使用,引發安全事故不斷。現在手機似乎成為人們完全依賴的東西,吃飯、走路、騎車時時都可見到低頭族,極易引發安全事故。
三、針對上述負面影響的對策
1.完善制度建設,嚴禁學生帶機上課。通過建立學校制度,嚴禁學生將手機帶入課堂,用制度約束學生。
2.進行科學引導,正確健康使用手機。利用黑板報、學校廣播等平臺大力宣傳手機的消極影響,組織學生利用班會開展智能手機利和弊的討論,引導學生對手機形成正確認識,既不盲目依賴手機,也不與他人攀比,除了日常必不可少的使用外,盡量減少不必要的使用。
3.建立中轉電話,方便學生和家長聯系。現代社會,手機已經成為我們聯系的必要快捷方式之一,既然通過制度限制了學生使用手機,就要充分考慮學生和家長溝通聯系的必要,建議學校公開一條或多條對外電話,同時安排專人值守,記錄來電信息后及時傳達給學生。
4.老師家長配合,強化學生監督管理。老師和家長配合進行必要和有效的監管,學校和家長、學生之間可以通過簽訂承諾書的方式,引導學生上課不帶手機,不偷玩手機,不利用手機抄襲答案,不瀏覽不健康信息,不誤交亂結陌生人。
因此,學校、教師、家長、學生之間要形成合力,培養學生自身的道德自律能力,使其正確認識到手機是我們生活的工具,辯證地看待手機,理智地使用手機,不要成為手機的奴隸,不要讓手機影響我們的學習。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關于手機對中學生的影響的信息,更多教育訊息請關注可圈可點教育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