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我國的法學類院校,“五院四系”總會被提起。這九所國內較早開設法學教育的高校,法學底蘊深厚,業內影響力大,是無數法學生心中的圣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院四系是哪些學校 五院四系的認可度真的就那么高嗎,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五院
五院是指
北京政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前身)
西南政法學院(西南政法大學前身)
華東政法學院(華東政法大學前身)
中南政法學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前身)
西北政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前身)
四系
四系是指
北京大學法律系(北京大學法學院前身)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前身)
武漢大學法律系(武漢大學法學院前身)
吉林大學法律系(吉林大學法學院前身)
“五院四系”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中國法學研究和高等法學教育的最高水平,堪稱法學類院校中的“泰山北斗”。
“五院四系”之實力
“五院四系”從來都是用實力來證明自己的。
在教育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這九所學校法學學科的表現都相當不錯。中國人民大學和中國政法大學的評估等級為 A+,并列全國第一;北京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武漢大學、西南政法大學的評估等級為 A;吉林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評估等級為 A-。除了西北政法大學沒有
“五院四系”之報考
“五院四系”在我國高校排行榜中的排名都比較靠前,錄取成績非常高,每年都能夠吸引到無數的考生報考。
這九所高校中,中國政法大學、西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華東政法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五所高校以政法類專業為主要專業設置,吉林大學、武漢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等四所高校則屬于綜合性高校,因此后者的錄取分數更高。
注:陜西本科一批省控線文史類 499 分,理工類 443 分
由上可知,以中國政法大學為首的“五院”的錄取分數,理科超過省控線 53 分至 162 分可被錄取,文科超過省控線 40 分至 130 分可被錄取。
以北京大學為首的“四系”的錄取分數相對更高,理科超過省控線 130 分至 250
下表展示了“五院四系”院校的法學類專業在山東和浙江高考普通本科批中的錄取最低分及招生計劃數,山東和浙江在 2020 年都采用新高考模式,不再分文理。
數據來源:2020 年山東、浙江高考普通本科批錄取數據
“五院四系”之部分院校介紹
中國政法大學
有那么一所學校,因法學專業有四大法學院而被稱為“霍格沃茲魔法學校”;
有那么一所學校,參加了新中國成立以來幾乎每一次立法的進程;
有那么一所學校,被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
這所學校,它的名字叫中國政法大學,簡稱“法大”。
1952 年,為培養新中國急需的政法人才,并稱為“北平四大名校”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燕京大學、輔仁大學的法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學科重新整合,集結了四校精英組建了中國政法大學的前身——北京政法學院。
中國政法大學始于法學教育、興于法學教育,其從誕生起就與新中國的民主與法治建設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時至今日,其依舊保持著鮮明的法學學科優勢和特色。
·法治之光·
從誕生的那一刻起,中國政法大學就與新中國的民主與法治建設同興衰,共命運。從 1954 年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起草,到 2020 年《民法典》的論證研討通過,國家每一部重要法律的誕生和實施,背后幾乎都有法大人的身影。從小月河畔到軍都山下,中國政法大學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堅守中,推動著中國社會主義法治的闊步前行。
江平民商法獎學金,簡稱“江獎”,被稱為“法大諾貝爾”,是民商法學的最高榮譽。江平民商法獎學金由中國法學界泰斗江平教授和中國臺灣著名法學家王澤鑒教授于2000
·法大日常·
中國政法大學有“中國法學教育的最高學府”之稱謂。
有人戲謔說,最高是因為學校雄踞在北京西北軍都山旁,海拔確實是
中國政法大學的日常生活,和所有大學的一樣,文藝、體育、娛樂……樣樣都沒落下,甚至更加豐富。博聞論壇作為學校的品牌論壇,就曾邀請過王健林先生、易中天老師、六小齡童老師等;聲入人心男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國殘疾人藝術團也曾受邀來學校進行演出;體育方面,曾邀請過北京男籃運動員翟小川、短道速滑運動員韓天宇等。
中國政法大學每年開學典禮時都會有一項活動,即全體新生起立并進行宣誓,“揮法律之利劍,持正義之天平。除人間之邪惡,守政法之圣潔。積人文之底蘊,昌法治之文明。”這一句句擲地有聲的話響徹中國政法大學的禮堂,凝聚了萬千法大人的法治理想,這便是法大的傳承。
西南政法大學
所謂“雙非”,就是非“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非“一流學科建設高校”。這類院校中,同樣有實力非常突出
·西政的法治人才·
70 年的辦學史,西政為國家培養了各級各類人才 30 余萬名,是全國培養法治專門人才最多的高校。畢業生中擔任國家首席大法官、一級或二級大法官和大檢察官的有54位,60 余位校友擔任省部級以上領導職務,全國各著名法學院中均有西政畢業生執教。
·西政的論辯文化·
西政作為一所以法學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大學,多元的背景、自由的精神,以及西政人對思辨的追求,使論辯文化成了西政校園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政的論辯文化由來已久,它深深扎根在 70 多年的建校歷史之中。在每一個西政人的眼里,“論辯” 二字乃是與法律精神同樣的存在,也是求學問、做學術、獲得真知的手段之一。大家耳熟能詳的國內重量級辯論賽“中國 WTO模擬法庭辯論賽”“天倫杯”、“貿仲杯”國際商事仲裁模擬仲裁庭辯論賽,都與西政有著不解之緣。
無論是名滿學界的泰斗,還是稚氣未脫的新生,從走進西政的那一刻起,就要準備好做一名出色的辯手。扎實的學術功底、嚴謹的邏輯思維、快速的現場反應、高超的論辯藝術,這些似乎只有大師才具備的特質,在西政校園里卻隨處可見。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成立于 1950 年,是新中國成立后創立的第一所正規的高等法學教育機構,被譽為中國法學教育的“工作母機”和“法學家的搖籃”,成為引領法學教育的重鎮、凝聚國內優秀法律人才的平臺和溝通中外法學交流的窗口。1998 年,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全國高校系統中第一個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狀”。
并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律系的朝陽大學創辦于 1912 年,當時被譽為“中國最優秀之法律院校”,在中國近代法學教育史上享有“北朝陽,南東吳”“無朝(陽)不成院(法院)”的美譽。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是全國首批獲準在法學一級學科具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博士點和碩士點覆蓋了全部的二級學科。學校擁有國家級重點一級學科(含所有二級學科)1 個(法學)、國家級重點二級學科 4 個,經國務院批準設立了中國第一個法學博士后流動站(含全部博士學位學科點)。學校擁有 1 個本科專業(法學),1 個第二學士專業(知識產權),1 個法律專業碩士學位點。
60 多年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為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培養了大批優秀的法律人才,并為法學事業的振興和繁榮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教育部 2004、2009、2012、2017 年四次正式公布的全國一級學科評估排名中,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在全國法學學科中均排名第一,并開始躋身世界一流法學院行列。
吉林大學法學院
吉林大學的法學教育和研究始自 1948 年。改革開放以來,吉林大學的法學教育和研究事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1988 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吉林大學法律系改建為吉林大學法學院。經過 70 年的發展和奮斗,吉林大學法學院已經成為我國法學教育的重鎮和法治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之一。
作為中國法學教育的重要基地,吉大法學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根本任務,根據教育部拓寬專業口徑、培養通才的精神,以培養厚基礎、寬口徑、重素質的法學人才為目標,變被動教育為主動教育,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以法律工程訓練中心建設為核心,以法治人才培養的“四三”境界為依歸,建立了“知識傳輸 + 技能培養 + 智慧育成”的 3.0版法治人才培養體系。法學院一貫重視教學質量,采取各種措施,鼓勵教師開設新課,更新教學內容,研究教學方法,增加教學魅力。
學院教師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立法過程,為《憲法》《刑法》《民法總則》等重大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提供了有益的意見和建議。學院于 2011 年 12 月成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面向社會提供法律服務,是學院師生擔當社會責任的重要載體,也是為社會弱勢群體維權的重要平臺。2014 年 9 月成立的吉林大學犯罪治理研究中心在 2015 年成為吉林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016 年入選吉林省特色新型高校智庫;2015 年 10 月成立的司法數據應用研究中心,作為司法數據研究的主要基地,對智慧法院建設起到了巨大的促進作用;2016 年 1 月成立的全面依法治國研究中心則將為全面依法治國戰略提供全方位的有效智力支持。
目前,法學院承辦的《當代法學》與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承辦的《法制與社會發展》雜志都為中文社會科學 CSSCI來源期刊。同時,理論法學研究中心承辦《法理學論叢》《生活中的法理》《法律思想的律動》《部門法哲學》等系列出版物,為教師和學生發表優秀的學術論文提供了園地。
如今,“五院四系”在法學領域總體上還是有很大的優勢地位的。但不得不說,有一些學校在法學方面已經迎頭趕上,如清華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廈門大學等,這些高校的法學建設如火如荼,對傳統的“五院四系”格局產生了很大的沖擊。
并且,除了頂級綜合性高校和“211”高校的法學學科實力不容小覷外,部分如廣州大學這樣的“四非”高校,法學實力也不錯。在高考志愿填報時,大家可以通過具體了解各校的學科實力,選擇出更適合自己的大學。
本文節選自《求學·志愿填報》雜志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院四系是哪些學校 五院四系的認可度真的就那么高嗎,希望大家閱讀之后有所收獲。更多高考資訊請關注本站。
【五院四系是哪些學校 五院四系的認可度真的就那么高嗎】相關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