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災減災知識競賽試題及答案 防災減災考試題及答案
一、單選題
1、地震是地球(C)物質運動的結果。
A、地殼B、地幔C、內部
2、在所有自然災害中,被稱為群災之首的是(B)。
A、洪災B、地震災害C、火災
3、一般情況下,(B)以上地震人才有感覺,稱為有感地震。
A、1-3級B、3-4、5級C、4、5-6級
4、世界上第一臺地震儀是由(A)發明的。
A、張衡B、李善邦C、古登堡
5、震級相差一級,釋放能量相差約(C)倍。
A、10B、20C、30
6、地震三要素是(C)。
A、震中、烈度、震級
B、震源、震中、震級
C、發震時間、震中位置、震級
7、地震的(C)越大,對地面造成的破壞越大。
A、震源深度B、震中距C、震級
8、我國的防震減災工作實行(B)的方針。
A、預防為主,專群結合B、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
C、預防為主,綜合整治
9、1994年聯合國大會決議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定為(C)。
A、防震減災日B、地震紀念日C、國際減災日
10、新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施行時間是(C)
A、2007年5月1日B、2008年5月1日
C、2009年5月1日
11、新修訂《廣東省防震減災條例》施行時間是(C)
A、2008年1月1日B、2010年1月1日C、2013年1月1日
12、《廣東省防震減災條例》規定:教育建筑中,幼兒園、小學、中學的教學用房以及學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設防類別應當(C)重點設防。
A、等于B、小于C、不低于
13、(B)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規的制定,標志著我國防震減災工作進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階段。
A、《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
B、《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
C、《發布地震預報的規定》
14、經國務院批準:自2009年起,每年的(B)為“防災減災日”。
A、4月22日B、5月12日C、10月10日
15、汶川地震發生在(B)斷裂帶
A、祁連山B、龍門山C、鮮水河
16、我國處于(A)兩大地震帶之間,是一個地震活動頻率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的國家。
A、歐亞地震帶和環太平洋地震帶
B、環太平洋地震帶和海嶺地震帶
C、歐亞地震帶和臺灣地震帶
17、全球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震帶是(C)。
A、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
B、大洋中脊地震帶
C、環太平洋地震帶
18、我國較大規模地開展地震監測預報工作是從(A)震后開始的。
A、1966年邢臺地震B、1975年海城地震
C、1976年唐山地震
19、國家對地震預報實行統一發布制度,地震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由(C)發布。
A、中國地震局
B、省、自治區、直轄市地震局
C、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
20、地震短期預報是指對未來(B)內將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A、30日B、3個月C、6個月
21、臨震預報,是指對(B)日內要發生地震的時間、地點、震級的預報。
A、7B、10C、15
22、我國被世界公認成功的一次地震預報是(A)地震。
A、1975年遼寧海城地震
B、1976年四川松潘地震
C、1976年云南龍陵地震
23、大震前,井水往往會有一系列變化,如變渾、翻花、冒泡、漲落等,這是一種(C)現象。
A、水文異常B、微觀異常C、宏觀異常
24、在已發布地震短期預報的地區,如發現明顯臨震異常,情況緊急,當地市、縣人民政府可以發布(B)之內的地震臨震預報,并同時向上級人民政府及其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機構和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報告。
A、72小時B、48小時C、12小時D、6小時
25、下面(C)說法是地震謠言。
(1)不是政府正式向社會發布的地震預報;(2)把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震級說得非常精確;(3)說國外“XX專家”、“XX報紙”、“XX電臺”已預報了我國要發生地震;(4)說“XX地震辦公室”,“××地震局”、“中國地震局”己發布了的地震預報;(5)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地震謠傳。
A、(1)(3)(5)B、除(4)以外都是C、上述都是
26、邢臺地震后總結的農村房屋抗震經驗主要是(A)。
A、地基牢、聯結好
B、裝飾美、材料新
C、屋頂厚、跨度大
27、地震災害資料統計證實,(A)以上的人員傷亡,是由不抗震的建筑物倒塌所造成的。
A、95%B、85%C、90%
28、地震時人會站立不穩,應該(B)。
A、使勁跑B、蹲下或趴在地上C、叫喊
29、震后救人的原則是(C)。
A、先救人少的地方B、先救親近人員C、先救容易救的人
30、我國地震專家認為:震時(B),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
A、迅速逃離B、就近躲避C、就地不動
31、大震的預警時間,即從人感覺震動開始,到房屋倒塌的時間差,一般有(A)。
A、十幾秒B、一分鐘C、三分鐘D、十多分鐘
32、在農村,當地震突然降臨時(B)。
A、首要工作是保護財產其次是選擇生存
B、應迅速躲到堅固支撐物底下,再伺機跑到戶外
C、應立即躲到墻根下
33、在城市,一旦被地震埋在廢墟內,應該(A)。
A、冷靜觀察,盡量自救,保存實力,等待救援
B、大聲喊叫,拼命爭扎
C、自力更生,撥開埋壓物
34、在操場或室外遇到地震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A)。
A、頭部B、腹部C、胸部、
35、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避震,應就地(B)或趴在排椅邊。
A、站立B、蹲下C、快跑
36、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實行屬地管理原則,中國地震局負責全國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的監督管理工作,(B)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地震安全性評價監督管理工作。
A、鄉鎮以上政府B、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的地震工作管理機構
C、市級以上計劃部門
37、抗震設防要求,應由(B)確定。
A、建設部門B、地震部門C、計劃部門
38、汕頭市地震基本烈度為(B)度。
A、ⅥB、ⅧC、Ⅺ
39、(C)是我省地震基本烈度最高的地區。
A、粵北山區B珠江三角洲地區C、粵東地區及近海
40、《破壞性地震應急條例》規定:破壞性地震臨震預報發布后,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宣布預報區進入臨震應急期,并指明臨震應急期的起止時間。臨震應急期一般為(A)日;必要時,可以延長10日。
A、10B、15C、20
41、外國的組織或個人未經批準,在我國領域或海域從事地震監測活動的,由國務院地震工作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監測成果和設施,并處(C)元罰款。
A、5000B、50000C、10000-100000
42、《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八十七條規定:未依法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或者未按照地震安全性評價報告所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的,由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處(C)的罰款。
A、5000B、20000C、30000-300000
43、(A)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每年組織開展地震應急檢查工作,督促有關部門落實各項地震應急保障措施。
A、縣B、市C、省
44、《地震監測管理條例》規定,壩高(B)米以上、庫容5億立方米以上,且可能誘發5級以上地震的水庫;受地震破壞后可能引發嚴重次生災害的油田、礦山、石油化工等重大建設工程應當建設專用地震監測臺網。
A、80B、100C、120
45、震中距大于1000公里的地震叫(C)。
A、地方震
B、近震
C、遠震
46、防震減災三大工作體系是(A)。
A、震災預防、緊急救援、地震監測預報
B、臺網建設、震災預防、地震監測預報
C、臺網建設、緊急救援、地震監測預報
47、上個世紀以來,對我市造成最嚴重地震災害的地震是(B)。
A、2004年澄海地震B、1918年南澳7、2級地震C、1994年臺灣海峽地震
48、(B)級震級以上的地震為破壞性地震。
A、4級B、5級C、6級
49、1985年在離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約400公里的海域連續發生了8、1級和7、5級強烈地震,給遠離震中的墨西哥城造成了嚴重的震害和經濟損失,其原因是墨西哥城(C)。
A、沒按抗震設防要求設計
B、建在活斷層上
C、建于軟弱地基上
50、國家對地震災后恢復重建給予財政支持、稅收優惠和(C)扶持,并提供物資、技術和人力等支持。
A、撫恤B、補助C、金融
51、按照國家法律法規,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C)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并根據地震安全性評價結果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
A、不必B、根據建設單位需要C、必須
52、據統計,20世紀全球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數,我國占(D)左右。
A、25%B、35%C、45%D、55%
53、《廣東省防震減災條例》第十二條規定:(B)米以上的超高層建(構)筑物或者結構特殊、對經濟社會有重要影響的建設工程或者設施,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設置強震動監測設施。
A、100B120C、150
54、(A)負責制定全國地震監測預報方案,并組織實施。
A、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B、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C、經濟綜合主管部門
55、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根據(C),提出確定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意見,報國務院批準。
A、地震活動背景B、地震活動趨勢C、震情會商結果
56、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必須達到(A)。
A、抗震設防要求B、抗震設防標準C、抗震設防規范
57、國家對從事地震安全性評價的單位實行(A)管理制度。
A、資質B、分級、分類C、統一
58、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項目審批的部門,應當將抗震設防要求納入建設工程(A)的審查內容。
A、可行性研《白話文·www.baihuawen.cn》究報告B、規劃審批C、立項審批
59、省內發生(C)以上地震,省地震主管部門應在震后立即報告省人民政府和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
A、5級B、3級C、4級
60、位于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峰值加速度分區界線兩側各4公里區域的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不應直接采用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結果,必須進行(B)。
A、地震安全性評價B、地震動參數復核C、抗震設防
61、地震行政復議應當遵循(B)的原則,堅持有錯必糾,保障法律、法規的正確實施。
A、公平、公正、公開B、合法、公正、公開、及時、便民
C、合法、公平、合理、公開
62、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地震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的,可以自知道該具體行政行為之日起(C)內提出地震行政復議申請。
A、10日B、30日C、60日
63、任何單位和個人根據地震預測資料和研究結果提出的地震預測意見,可以直接向(A)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書面報告,不得向社會散布。
A、國務院B、市級人民政府C、省級人民政府
64、國家對地震預報實行(C)發布制度。
A、國務院B、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C、統一
65、震后地震趨勢判定公告的權限和程序,由(A)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制定。
A、國務院B、省級人民政府C、市級人民政府
66、2015年4月25日14時11分在尼泊爾發生8、1級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震中為尼泊爾著名旅游城市博卡拉,地震造成(B)雪崩。
A、喜馬拉雅山B、珠穆朗瑪峰C、唐古拉山D、昆侖山
67、下列不屬于國家地震觀測手段的是(B)
A、地電、地磁B、地震云C、地下流體、地形變
68、建設國家重點工程,確實無法避免對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造成破壞的,可以要求新建地震監測設施正常運行(A)以后,再拆除原地震監測設施。
A、1年B、9個月C、半年
69、舉行聽證的地震行政執法機關,應當在舉行聽證(C)日前,將聽證通知書送達當事人。
A、15B、10C、7
70、從事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的單位應當具備相應的資質,向評價項目所在地(B)主管部門備案并接受其管理和監督。
A、建設工作B、地震工作C、計劃
71、新中國成立以來,一次地震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是(A)。
A、唐山地震B、汶川地震C、玉樹地震
72、我國對建筑物抗震性能的基本要求是(C)。
A、基本不倒B小震不倒、大震不壞C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73、汕頭市城區建筑物抗震目標達到是抵御(B)級左右地震。
A、5B、6C、7
74、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地區的(B)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防震減災工作主管部門應當會同同級有關部門以及有關單位,參照國家的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制定本行政區域內的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報本級人民政府批準;
A、省B、縣C、市
75、防震減災工作,應當納入(C)計劃。
A、國民經濟B、社會發展C、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76、下列(A)必須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
A、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
B、一般的民房建設工程C、所有的建設工程
77、破壞性地震發生后,有關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設立(C),組織有關部門實施破壞性地震應急預案。
A、搶險救災機構B、應急救援機構C、抗震救災指揮機構
78、制造地震謠言,擾亂社會正常秩序,依法給予(A)處罰。
A、治安管理B、刑事C、民事
79、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防震減災知識列入各級(B)培訓教育內容。
A、教育資格B、公務員C、政府官員
80、汕頭市處于(B)地震帶重要地段,屬地震多發區。
A、閩粵B、東南沿海C、粵贛
81、下列我省地震基本烈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是(C)。
A、廣州B、惠州C汕頭
82、防震措施分兩大類,分別是工程防震和(A)。
A、非工程防震B、橋梁防震C、道路防震
83、下列(C)是地震宏觀觀測項目。
A、地下水化學分析B、地形變觀測C動物異常反應觀測
84、防震減災宣傳周在每年的(B)月份。
A、四B、五C六
85、國家(A)公民開展地震科學研究。
A、鼓勵和支持B、反對C禁止
86、通常情況下“三級地震應急預案”中的“三級”是指(C)。
A、國家、省、市B、省、市、縣C、市、縣、鄉(鎮)
87、近幾十年來,廣東省及其近海發生有感地震最多的地方是(A)
A、粵東B、珠江三角洲C、新豐江
88、《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條例》規定地震安全性評價單位應當在其資質許可的范圍內承攬地震安全性評價業務。(C)地震安全性評價單位允許其他單位以本單位的名義承攬地震安全性評價業務。
A、允許B、鼓勵C、禁止
89、下列不屬于地震監測工作服務的公益事業是(C)
A、經濟建設B、國防建設C、文化建設
90、全國地震監測臺網的建設資金和運行經費由(C)承擔。
A、中央財政B、地方財政C、中央和地方財政
91、各級地震行政執法機關應當接受(B)和上級地震行政執法機關的行政監督。
A、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B、同級人民政府C、上級人民政府
92、下列不屬于地震行政執法內容的是(B)
A、地震行政檢查、許可B地震行政確認、拘留C、地震行政處罰、獎勵
93、新聞媒體應當開展地震災害預防和應急、自救互救知識(A)宣傳。
A、公益B、有償C新聞
94、地震重點監視防御區的市、縣人民政府根據實際需要,充分利用(B)等現有隊伍,建立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
A、志愿者B、消防C、大學生
95、地震行政執法機關應當將作出較大數額罰款、中止許可證等行政處罰案件在結案后(C)日內報上一級地震行政執法機關備案。
A、10B、20C、30
96、各級人民政府應把防震減災工作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編制(A)并組織實施。
A、防震減災規劃B、震害預測C、搶險救災對策
97、一般由于活斷層錯動造成的地震屬于(A)。
A、構造地震B、火山地震C、陷落地震
98、防震減災公益服務熱線是(A)。
A、12322B、12315C、12312
99、在商場、展覽館、地鐵等處避震,應選擇(B)的柜臺或柱子邊,或在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并注意護頭部。
A、玻璃B、結實C、漂亮
100、乘坐正在行駛的電(汽)車遇到地震時,要(B)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
A、離開B、抓牢
101、乘坐正在行駛的電(汽)車遇到地震時,要(B)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A、提高B、降低
102、在戶外避震應就地選擇(B)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樓房邊B、開闊地C、水塔下
103、重大工程與生命線工程指對社會、城市有重大價值或(A)的工程,這些設施被地震破壞,危害性大,損失嚴重,會造成城市功能的癱瘓。
A、重大影響B、重要意義C、重點要求
104、防震減災規劃一般應包括:規劃綱要、地震小區劃和土地利用規劃、(C)、震前應急準備和震后早期搶險救災對策、震后恢復重建規劃等部分。
A、地震安全性評價
B、城市的地震區劃
C、震前綜合防御規劃
105、地震造成人員傷亡最主要的原因是(A)
A、各類建筑物的破壞和倒塌
B、地面開裂
C、大地震動
106、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它在不同地區的烈度大小(B)。
A、一樣
B、不一樣
C、難以確定
107、地震長期預報是指對未來(C)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的預報。
A、三個月B、1-2年C、10年
108、地震中期預報是指對未來(B)內可能發生破壞性地震的地域和強度的預報。
A、三個月B、1-2年C、10年
109、地震時最早到達地球表面的地震波叫(B)。
A、橫波B、縱波C、面波
110、我國20世紀第5個地震活躍期開始于何年?(C)
A、1990年B、1998年C、1988年D、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