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師范學院好不好怎么樣?湖州師范學院到底好不好?口碑怎么樣?值得讀嗎?在高考志愿填報時,這些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們比較關心的問題,以下為整理的校友評價、學校排名、學校簡介等,比較能夠客觀反映學校的真實情況,歡迎參考!
湖州師范學院好不好怎么樣
口碑1:
學校環境良好,老師認真負責,學校總體在浙江省內排名還不錯,學校風氣各方面都可以。
口碑2:
學校環境不錯,師范生來說比較有優勢,學校的資源信息方面也會比較偏向師范類,就業前景好
口碑3:
學校環境優美,學校是不錯的,我們專業課程還是比較全面的,老師也比較認真負責任。學校會安排實習
口碑4:
學校有良好的師資力量和學習環境,制度規范,老師對學生很負責,并且學校有豐富的課外活動以及多樣的社團活動,學校的植物很多,空氣良好!
口碑5:
老師很好相處,我很熱愛護理學專業,希望做一名優秀的白衣天使,為病人用自己精通的專業知識和善良的心撤去病痛的折磨
以上只是部分網友的評價,對于湖州師范學院怎么樣好不好,相信已經有了初步判斷~
最后祝大家能考上心儀的大學!
湖州師范學院全國排名
根據校友會大學排行榜數據看,湖州師范學院全國排名第263位,在武書連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401位,在軟科大學排行榜中排名第262位。
院校 | 排行榜 | 排名 | 所在地 | 類型 | 辦學層次 |
---|---|---|---|---|---|
湖州師范學院 | 校友會 | 263 | 湖州市 | 師范類 | 普通本科 |
湖州師范學院 | 武書連 | 401 | 湖州市 | 師范類 | 普通本科 |
湖州師范學院 | 軟科 | 262 | 湖州市 | 師范類 | 普通本科 |
湖州師范學院簡介:
湖州師范學院是一所綜合性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學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16年的錢塘道第三聯合縣立師范講習所,1958年開始高等教育,1994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99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原湖州師范專科學校、湖州師范學校和湖州教師進修學院合并成立湖州師范學院。2000年,原湖州衛生學校并入湖州師范學院。2021年1月,獨立學院求真學院成功轉設為公辦普通本科高校——湖州學院。2005年、2017年分別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和審核評估。2012年開始獨立招收碩士研究生。學校是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的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全國文明單位、全國學雷鋒活動示范點、全國助殘先進集體,是國家第一批卓越醫生和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浙江省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學校。
學校位于素有“絲綢之府、魚米之鄉、文化之邦”之稱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湖州市,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誕生地、美麗鄉村建設發源地、“生態+”綠色發展先行地和全國首個地級市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湖州地處長三角中心區域,東距上海130公里、南離杭州70公里、北到南京220公里,與蘇州、無錫隔太湖相望,交通便捷,寧杭、商合杭等高鐵在此交匯,是上海大都市圈(1+7)重要城市和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正在全面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高品質建設現代化濱湖花園城市。
學校占地1560余畝,校舍總面積56.9萬平方米。有安定書院/創新創業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教育學院、體育學院、人文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醫學院/護理學院13個二級學院,有6所附屬醫院、2個臨床醫學院、4所附屬學校。全日制在校學生近12000人(其中碩士研究生1049人),繼續教育學生4800余人。圖書館總建筑面積4.4萬平方米,現有館藏圖書400余萬冊(含電子圖書),中外電子期刊170余萬種,國內外紙本期刊近1500種,建有沈行楹聯藝術館等8個特色實體館藏和2個現代智能化館舍。
學校學科涵蓋教育學、工學、農學、醫學、理學、文學、經濟學、藝術學、法學、管理學、歷史學等11大學科門類,按照“優良師范傳統、鮮明應用特色”建設思路,積極扶植和培育服務區域產業發展的學科專業,構建科學合理的學科專業體系。學校擁有53個本科專業,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4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數學和臨床醫學兩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6個省級一流學科,10個湖州市重點學科;2個國家特色專業,2個國家一流本科專業,1個教育部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10個省級重點專業,5個省級優勢專業,7個省級新興(特色)專業,6個湖州市重點專業;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際聯合實驗室,1個“一帶一路”聯合共建實驗室,6個省重點(工程)實驗室,2個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分中心,1個省級重大科技創新服務平臺,1個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級院士專家工作站,1個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重點科研創新團隊,1個國家級學會科學傳播團隊;1項新農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1項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10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6門省級精品課程;11個省級“十三五”首批新形態教材立項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省級產教融合示范基地,3個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7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是浙江省課堂教學創新校、浙江省教師教育基地、浙江省農村社區衛生人才培養基地。學校面向全國2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生源充足,畢業生就業質量持續提高。
學校現有教職工2800余人(含直屬附屬醫院),其中,正高職稱258人,副高職稱507人,具有博士學位502人。有外國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共享院士6人,長江學者、國家“萬人計劃”專家、國家教學名師等國家級領軍人才8人,省“萬人計劃”專家、中科院“百人計劃”人才、省“錢江學者”特聘教授、省“151”重點資助人才等省級領軍人才59人。全國優秀教師4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百名“兩課”優秀教師1人,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農業部)3人,中國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1人,省高校領軍人才20人,省高校中青年學科帶頭人32人,省(高校)教學名師、教壇新秀、優秀教師18人,省十佳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南丁格爾獎獲得者1人。
學校獲國家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4項,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5項、二等獎14項;主持獲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2項,主持獲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共4項,其他省部級科研成果獎54項。
近三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2項、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8項、省部級項目160項(其中省重點研發項目9項);與省內外600余家企事業單位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建有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庫“兩山”理念研究院、中國生態文明研究院、浙江省鄉村教育研究中心等區域特色鮮明的研究機構,與湖州市共建湖州發展研究院、農村發展研究院、馬克思主義講習所等,擁有5個湖州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與蘇州大學、浙江工業大學、烏克蘭敖德薩國立理工大學等17所高校發起成立“環太湖高校聯盟”。
學校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持續推進教育國際化。在阿塞拜疆國立語言大學設立孔子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等共建跨文化研究中心。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先后與20多個國家和港澳臺地區的60多所院校和機構開展緊密交流合作,學生出國(境)學習交流機會多,學校與美國北科羅拉多大學合作舉辦學前教育專業本科教育項目,與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共建水生生物與環境研究國際聯合實驗室,與烏克蘭敖德薩國立理工大學共建湖州市新興技術研究院等。學校擁有來自法國、俄羅斯、烏克蘭、哈薩克斯坦等45個國家的近500名國際學生。
學校設立“陸增鏞教師獎”“陸增祺卓越教學獎”“陸增鏞勵志獎學金”“眾富基金會趙孟頫獎學金”“久興基金”“湖州師范學院‘浙北大廈’基金”等多個專項基金。
學校努力打造人文校園、生態校園。根植湖州深厚的歷史文化土壤,擁有沈行楹聯藝術館、趙紫宸趙蘿蕤父女紀念館、陸增鏞紀念館、湖州歷代狀元館等一批以湖州文化人物為主的場館和中國首個南丁格爾教育館等,開設胡瑗大講堂,舉辦胡瑗文化節,倡導“君子之風”,逐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校園文化;校園環境優美,四季景色宜人,綠化覆蓋率達32%,建成思源廣場、胡瑗廣場、德清湖、安吉園、長興廣場、吳興園、南潯河、鵠望亭等文化景觀。
學校以北宋著名教育家胡瑗的“明體達用”教育思想為校訓,弘揚“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包容求新、博雅篤行”師院精神;堅持“校地共育”人才培養模式,全力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當前,學校正按照2006年2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來校視察時的重要指示,按照第四次黨代會確定的“三步走”戰略目標和“3918” 戰略體系,朝著建成“在國內有一定影響、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師范大學”的目標邁進。
是否是985 | 否 | 是否是211 | 否 |
是否是雙一流 | 否 | 主管單位 | 浙江省 |
創建時間 | 1916年 | 博士點數量 | 一級:0,二級:0 |
碩士點數量 | 一級:2,二級:0 | 學校類型 | 師范類 |
所在城市 | 湖州市 | 辦學層次 | 普通本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