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義務教育基本實現均衡發展,教育是一個國家繁榮昌盛、不斷進步的基石,而義務教育更是我國教育領域需要著重把控的一部分。2013年我國開始啟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評估工作,截止今日發展如何呢?具體詳情,請見下文。
我國義務教育基本實現均衡發展
4月27日消息,當日記者從教育部了解到,截至2020年底,全國累計已有26個省份、2809個縣實現縣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數占比96.8%,其中中西部縣數占比95.3%,如期實現了國務院提出的“到2020年全國和中西部地區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均達到95%”目標。
什么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國家教育督導報告2005》的主題。
2012年9月,《國務院關于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意見》指出,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著力提升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辦學水平,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努力實現所有適齡兒童少年“上好學”,對于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解決義務教育深層次矛盾、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進一步提升國民素質、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2013年1月,國家教育部啟動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工作。
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基本目標:每一所學校符合國家辦學標準,辦學經費得到保障。教育資源滿足學校教育教學需要,開齊國家規定課程。教師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師整體素質。學校班額符合國家規定標準,消除“大班額”現象。率先在縣域內實現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域內學校之間差距明顯縮小。到2015年,全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3%,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65%;到2020年,全國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5%,實現基本均衡的縣(市、區)比例達到95%。
以上是有關我國義務教育基本實現均衡發展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伙伴們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