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杭州市所有大學排名: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工商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財經大學,中國計量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中國美術學院,浙江科技學院,浙江外國語學院,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浙江音樂學院,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浙江傳媒學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杭州市大學排名2022最新排名 杭州市大學排名一覽表2022內容,以供參考,一起來看看!
1、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是一所歷史悠久、聲譽卓著的高等學府,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游勝地杭州。浙江大學的前身求是書院創立于1897年,為中國人自己最早創辦的新式高等學校之一。1928年,定名國立浙江大學。抗戰期間,浙大舉校西遷,在貴州遵義、湄潭等地辦學七年,1946年秋回遷杭州。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浙江大學部分系科轉入兄弟高校和中國科學院,留在杭州的主體部分被分為多所單科性院校,后分別發展為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1998年,同根同源的四校實現合并,組建了新浙江大學,邁上了創建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習近平總書記主政浙江期間,親自聯系浙江大學,18次蒞臨指導,對學校改革發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描繪了高水平建成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宏偉藍圖。在120多年的辦學歷程中,浙江大學始終秉承以“求是創新”為校訓的優良傳統,以天下為己任、以真理為依歸,逐步形成了“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浙大人共同價值觀和“海納江河、啟真厚德、開物前民、樹我邦國”的浙大精神。
2、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是一所綜合性的浙江省屬重點大學,始建于1953年,其前身可以追溯到1910年創立的浙江中等工業學堂,先后經歷了杭州化工學校、浙江化工專科學校、浙江化工學院、浙江工學院和浙江工業大學等發展階段,幾易校址,數歷分合。浙江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杭州船舶工業學校、浙江建材工業學校分別于1994年、1999年和2001年并入浙江工業大學。經過幾代工大人的艱苦創業和不懈奮斗,學校目前已發展成為國內有一定影響力的綜合性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綜合實力穩居全國高校百強行列。2009年6月8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簽訂共建協議,浙江工業大學進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3年5月,由學校牽頭建設的長三角綠色制藥協同創新中心入選國家“2011計劃”,成為全國首批14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之一。2015年4月,浙江工業大學入選浙江省首批“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坐落于歷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浙江省杭州市。學校設朝暉、屏峰、莫干山、之江四個校區,占地面積3550畝,校園環境優雅,是讀書治學的理想園地。
3、浙江工商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坐落于風景秀麗的浙江省會城市杭州,前身是創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創校之初即為我省商業教育之先驅,也是我國最早創辦的商業專門學校之一。1980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杭州商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浙江工商大學。百余年來學校一直秉承商科辦學傳統,尤其是1998年從原商業部直屬院校改為“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以來,學校堅持走特色辦學之路,以經濟學、管理學學科為主,法學、工學等多學科協調發展,辦學水平不斷提高。2015年,學校被確定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務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學。2017年,學校被確定為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統計學、工商管理學科入選省優勢特色學科名單。學校擁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理學、工學、歷史學、哲學、藝術學等9大學科,擁有博士學位、碩士學位、學士學位授予權,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現有全日制本科生25500余人,各類研究生5400余人,留學生980余人,各類高等學歷繼續教育學生2萬余人。學校致力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人文情懷、專業素養的復合型創新人才。
4、浙江理工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坐落在歷史文化名城杭州市。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前身蠶學館是杭州知府林啟為實現實業救國、教育救國的宏愿于1897年創辦的,是我國最早創辦的新學教育機構之一。1908年,因辦學成績卓著,被清政府御批升格為“高等蠶桑學堂”。辛亥革命至解放前夕,因時局動亂,學校幾度易名、數遷校址,在風雨滄桑中生生不息、堅持辦學。新中國成立后,學校不斷開拓進取,繪就了新的歷史篇章。學校1959年開始招收本科生,1964年由國務院定名為浙江絲綢工學院,197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3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1999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浙江工程學院。2004年,經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浙江理工大學。2006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10年,經教育部批準,獲得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2017年,學校入選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今天的浙江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理、工、文、經、管、法、藝術、教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重點建設高校。學校下設18個學院(教研部),舉辦1所獨立學院,現有全日制在校學生3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400余人。
5、杭州師范大學
杭州師范大學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是一所以師范教育為傳統、文理并重、人文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協調發展的綜合性大學。學校前身可追溯至創建于1908年的全國六大高等師范學堂之一的浙江官立兩級師范學堂,1978年建立杭州師范學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學院等五校相繼并入,2007年更名為杭州師范大學。百十年辦學歷程中,杭師大始終與時代同呼吸、與民族共命運,弘文勵教、青藍相繼,自強不息、弦歌不輟,堅持“勤慎誠恕、博雅精進”校訓傳承,弘揚“包容開放、學與俱進、追求卓越”師大精神,形成“人文學堂,藝術校園”辦學特色。魯迅、李叔同、葉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等名師大家曾在校任教,培養出了豐子愷、潘天壽、陳建功等各領域成績斐然的杰出校友,成為當時浙江新文化運動策源地、最早傳播民主科學思想主陣地,是中國現代教育、近代中國藝術教育及中國共產黨早期活動的發祥地之一。沐浴著改革開放春風,學校緊跟時代發展步伐,辦學能力水平不斷提升,新時代涌現出了中國科學院院士蔡榮根、數字經濟創新者馬云等一大批優秀人才。
6、浙江農林大學
浙江農林大學位于杭州市臨安區、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共建高校。學校創建于1958年,時稱天目林學院,1966年改名為浙江林學院,2010年更名為浙江農林大學。經過60余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以農林、生物、環境學科為特色,涵蓋八大學科門類的多科性大學,建立了完整的本碩博人才培養和學位授權體系。學校現有東湖、衣錦、諸暨3個校區,占地面積3200余畝,校舍建筑面積90余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4.93億元。設有20個學院(部),67個本科專業;其中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國家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1個,國家新工科項目2個,國家新農科項目5個,國家卓越農林教育人才培養計劃專業7個,國家級實驗教學平臺1個,工程教育認證專業1個,國際認證專業1個,省級一流專業建設點13個,省級重點專業12個,省級優勢專業7個,省級特色(含新興特色)專業9個。現有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優勢特色學科1個,浙江省一流學科(A類)3個,浙江省一流學科(B類)9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重點學科與重點培育學科5個。
7、浙江財經大學
浙江財經大學坐落在素有“人間天堂”美譽的浙江省杭州市,是一所以經濟、管理學科為主體,經、管、文、法、理、工、藝、哲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財經類高校。學校前身是創建于1974年的浙江財政銀行學校,1987年獲準成立浙江財經學院,1991年獲得學士學位授予權,2003年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年獲批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養項目,2013年更名為浙江財經大學,2014年獲批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7年被列入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2018年獲批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學校現有下沙、文華、翠苑和長安4個校區,占地2300畝,總建筑面積105萬平方米。設置有16個學院,1個教學部,1個獨立學院,4個研究院。具有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在校普通全日制學生17000余人(不含獨立學院)。自建有諾貝爾經濟學獎文獻館、孫冶方經濟科學獎文獻館、政府管制文獻館、浙財文庫、專業經典閱讀文庫等5個特色庫。學校堅持把人才作為核心資源,不斷提高師資隊伍實力。在校教職工1600余人,專任教師1160余人,正高級職稱170余人,副高級職稱38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專任教師720余人。
8、中國計量大學
中國計量大學是一所以計量、標準、質量、市場監管和檢驗檢疫為辦學特色的本科院校。學校前身是1978年由國家計量總局創建的杭州計量學校,1985年經教育部批準升格為中國計量學院,2016年更名為中國計量大學,2019年成為浙江省與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共建大學和“省市共建”重點大學。學校建有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9個。設有19個學院(部、中心)。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5萬余人、研究生2800余人。在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類評價中,連續四年位列多科性教學研究型高校、碩士培養高校第一名,2020年列軟科中國大學排名碩士點高校第一。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70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近70%。擁有共享中國工程院院士2人,國家“萬人計劃”、長江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等國家級人才20余人次,浙江省特級專家、浙江省“萬人計劃”、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浙江省151人才重點資助人選等省部級人才50余人次。
9、浙江中醫藥大學
浙江中醫藥大學是浙江省重點建設高校,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教育部共建高校。學校始創于1953年6月,時名為浙江省中醫進修學校;1959年6月成立浙江中醫學院,校址位于杭州市慶春街原浙江大學舊址;1998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2000年3月整體遷至杭州市濱江高教園區辦學;2006年2月更名為浙江中醫藥大學;2015年9月富春校區(濱江學院遷建工程)投入使用,開啟兩校區辦學模式。學校占地千畝,總建筑面積逾47萬平方米。學校下設第一臨床醫學院、第二臨床醫學院、第三臨床醫學院/康復醫學院、第四臨床醫學院、杭州臨床醫學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口腔醫學院、藥學院、護理學院、醫學技術與信息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人文與管理學院以及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體育部、創新創業學院等,舉辦1所獨立學院(濱江學院)。擁有附屬第一醫院(浙江省中醫院)、附屬第二醫院(浙江省新華醫院)、附屬第三醫院(浙江省中山醫院)、附屬杭州市中醫院。學校是全國首批招收和培養中醫藥研究生、在浙江省屬高校中首批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和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的院校。
10、中國美術學院
中國美術學院的前身是國立藝術院。1928年,時任大學院院長的蔡元培先生擇址杭州西子湖畔,創立了第一所綜合性的國立高等藝術學府——國立藝術院,設國畫、西畫、雕塑、圖案四個系及預科和研究部,開始了“美育代宗教”的實踐,揭開了中國高等美術教育的篇章。在中國美術學院八十年的發展歷史中,數遷其址,幾易其名,歷經風雨。從國立藝術院、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國立藝術專科學校、中央美術學院華東分院、浙江美術學院到如今的中國美術學院,從杭州到江西、湖南、云南、重慶的漫漫西遷之路,從孤山鐘聲的悠遠、南山湖畔的綿長、到象山之麓的宏闊,其間歲月流轉,人事更迭,而精神不滅,薪火傳承。在中國美術學院八十年的發展歷史中,始終交疊著兩條明晰的學術脈絡,一條是以首任校長林風眠為代表的“兼容并蓄”的思想,一條是以潘天壽為代表的“傳統出新”的思想,他們以學術為公器,互相砥礪,并行不悖,營造了有利于藝術銳意出新、人文健康發展的寬松環境,成為這所學校最為重要的傳統和特征,創造了中國藝術教育史上的重要篇章。
11、浙江科技學院
浙江科技學院的前身由浙江大學于1980年創辦。經過40多年的建設,學校已發展成為一所具有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和外國留學生、港澳臺學生招生權的特色鮮明的應用型省屬本科高校。學校有兩個校區,小和山校區位于杭州市西湖區,毗鄰西溪濕地,校園土地面積1900余畝,建筑面積47萬平方米;安吉校區位于擁有聯合國人居獎美譽的竹鄉安吉,土地面積800余畝,建筑面積16.5萬平方米。校園自然環境優美,山明水秀,湖光鷺影,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委員長張德江曾贊嘆“真山真水,真是讀書的好地方”。學校下設17個二級學院、1個教學部;現有56個本科專業;擁有5個學術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學校面向全國24個省(區、市)招生;現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17000余名;來華留學生2300余名,其中學歷留學生占比居全國高校第24位。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4.33多億元,紙質圖書近190萬冊。學校擁有一支具有國際化視野、學術水平較高、師德師風高尚、梯隊結構合理的優秀人才隊伍。
12、浙江外國語學院
浙江外國語學院(簡稱“浙外”,英文為ZhejiangInternationalStudiesUniversity,縮寫為ZISU)是一所以外國語言文學為基礎的公立省屬普通本科高校。學校前身為創建于1955年的浙江教育學院,1994年開始普通本科教育,2010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改制并更名。校訓為“明德弘毅博雅通達”。2018年8月,學校順利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估,辦學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學校現有13個教學機構,35個本科專業,其中外語類專業15個,涉及外語語種13種(英語、日語、西班牙語、法語、阿拉伯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俄語、朝鮮語、德語、捷克語、土耳其語、波蘭語)。英語、小學教育、阿拉伯語、翻譯、旅游管理等5個專業是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國際商務、漢語國際教育、俄語等3個專業是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外國語言文學、中國語言文學、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化學等5個學科是省“十三五”一流學科(B類)建設項目。碩士點申報工作正穩步推進,已與多所高校開展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工作。學校以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具有家國情懷、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為特色。
13、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
浙江工業大學之江學院是1999年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確認、浙江工業大學舉辦的全日制本科獨立學院,2012年起由浙江工業大學與紹興市柯橋區合作舉辦。2013年9月起學院新生在紹興校園就學。2015年,被列為浙江省首批十所應用型建設試點示范學校之一。2016年,首批通過浙江省教育廳對獨立學院的規范設置驗收。2017年,成為浙江省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建設單位。2019年,成為浙江省首批十所產教融合示范基地之一、首批教育部1+X證書試點院校。學院校園面積占地820畝,其中水面220畝。學院現有11個二級學院1個教學部,即商學院、信息工程學院、人文學院、機械工程學院、外國語學院、建筑學院、設計學院、理學院、旅游學院、創新創業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和體育軍訓部。專業設置緊密結合浙江省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需要,現有39個本科專業,涉及工學、理學、文學、法學、管理學、經濟學、藝術學等七大學科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學生9200人左右。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深化改革,強化實踐,通過星級專業建設、專業自主招生等一系列措施,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專業特色初步顯現。2015年,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被評為浙江省一流學科。
14、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浙江旅游職業學院是由文化和旅游部與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公辦高等旅游院校。學校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風景旅游勝地——杭州,擁有蕭山、千島湖兩大校區,共占地1080畝,總建筑面積約27萬平方米。兩大校區分別與錢塘江、千島湖交相輝映。蕭山校區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千島湖校區依山傍湖,盡享5A級景區資源,是理想的求知圣地。學校前身為1983年創建的浙江省旅游職工中等專業學校,2000年升格為浙江旅游職業學院。學校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單位、全國旅游類唯一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國家示范性骨干高職院校、國家旅游局首批旅游標準化示范單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試點優秀單位,連續四年榮獲全國高職院校“服務貢獻50強”、連續三年榮獲全國高職院校“國際影響力50強”,并榮獲首批全國高職院校“育人成效50強”。
15、浙江音樂學院
浙江音樂學院是教育部于2016年3月1日批準成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由浙江省人民政府舉辦、省文化和旅游廳主管,浙江省政府與文化和旅游部實施共建。學校坐落于杭州市西湖區之江板塊,校園環境優美,設施一流。校園占地面積602畝,校舍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擁有大劇院1座、音樂廳3座、劇場3個、演播廳2個、排練廳104間、琴房935間、錄音棚8間以及圖書館等教學輔助和藝術實踐場館。學校設有音樂與舞蹈學、藝術學理論、戲劇與影視學等3個一級學科,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等2個學科被列為省一流學科建設計劃,其中音樂與舞蹈學為A類計劃。擁有音樂與舞蹈學碩士學位授予權和藝術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設有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音樂學、音樂表演、舞蹈學、舞蹈表演、舞蹈編導、表演、藝術與科技等8個專業,其中:音樂學、音樂表演和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3個專業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其余5個專業均為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16、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
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是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一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學校于1999年12月依托杭州成人科技大學開始籌建。2006年12月,經杭州市人民政府研究決定,由杭州廣播電視大學為主體,與杭州成人科技大學共同籌建。2009年4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國家教育部備案正式建院。在辦學過程中,杭州市城市建設學校、杭州廣播電視中等專業學校、陶行知先生于1928年親自指導創辦的浙江省湘湖師范學校等先后成建制并入杭州廣播電視大學,創辦于1916年被譽為“浙西山區園丁搖籃”的浙江省嚴州師范學校于2009年成建制并入杭州科技職業技術學院,均為學校可追溯的重要辦學淵源。學校與杭州廣播電視大學實行“兩塊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體制。發展目標學校第一次黨代會確立了學校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兩步走、創一流”:“第一步”是經過五年左右的努力奮斗,在基本實現“十三五”規劃確立的發展目標基礎上,到建校十五周年(2024年)時,學校綜合辦學實力達到全國同類院校一流水平。“第二步”是在此基礎上,再經過十年左右時間的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特色鮮明的全國一流高職院校。
17、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前身為創辦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業學堂。一百多年來,學校秉承“誠、毅、勤、樸”的校訓,堅持“育人為本,服務社會”的辦學方針,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才,涌現出經濟學家駱耕漠、愛國人士章乃器等著名校友,被譽為“浙商人才培養的搖籃”。現為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全國首批現代學徒制試點高校、全國首批職業院校數字校園實驗校、浙江省首批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和浙江省首批優質高職院校、浙江省高水平職業院校建設單位、浙江省課堂教學創新校、浙江省“三全育人”綜合改革重點支持高校。學校主校區坐落在風景如畫的錢塘江南岸杭州濱江高教園區內,另有德勝校區和全資企業浙江商業機械廠位于杭州市區內,與義烏市人民政府共建浙江電子商務學院。學校占地面積592畝,建筑面積逾23萬平方米,圖書館紙質圖書藏書100萬余冊,電子藏書近331萬冊。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職工6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400余人,二級教授4人,正高職稱50人,副高職稱152人,博士44人(含在讀),碩士及以上學位的教師473人。
18、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浙江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是一所以培養機電類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主的全日制公辦高等職業院校,是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也是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A檔)。學校堅持“開放、合作、服務”的辦學理念,秉承“求實、求精、求新”的校訓。經過6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校已成為浙江省先進制造業緊缺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教育部53所“國家高技能型緊缺人才培養項目”院校之一。學校先后獲評教育部高職院校“教學管理50強”“實習管理50強”;高等職業院校“服務貢獻50強”“教學資源50強”“育人成效50強”。2015年,被列為浙江省四年制高職教育人才培養試點學院;2016年,獲評首屆浙江省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院獎和“浙江省國際化特色高校”建設單位;2017年,成為浙江省重點建設高職院校;2018年,榮獲世界職教院校聯盟(WFCP)“高等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金獎。2019年,獲評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建設單位(A檔前十)。
19、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
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是全國第一所獨立設置,也是浙江省唯一一所主要面向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開展高等職業教育的院校。辦學歷史可追溯至1993年創辦的浙江省殘疾人職業技術學校,創辦初期主要開展殘疾人成人教育和職業培訓。1998年5月,學校開始全日制中專學歷教育,填補了浙江省特殊教育普通中專教育的空白。2000年起,學校先后與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浙江教育學院、浙江藝術職業學院等高校合作,開展殘疾人高等教育,是全國殘聯系統學校實施高等教育的范例。2001年12月,浙江省殘疾人職業技術學校更名為浙江省華強中等職業學校。2014年4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并經教育部備案,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正式建立。學院擁有小和山、天城路兩個校區,總占地面積177畝,總建筑面積近9萬平方米,開設工藝美術品設計、數字媒體藝術設計、電子商務、中西面點工藝、康復治療技術(推拿方向)、康復治療技術、特殊教育(師范類)、特殊教育(手語翻譯)等6個高職專業(8個方向)。2021年,學校新增茶藝與茶文化、民族傳統技藝、學前教育(師范類)3個專業,其中特殊教育專業群成功進入浙江省雙高專業群行列,成為特殊教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的領跑者。
20、浙江傳媒學院
浙江傳媒學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和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共建高校,是一所行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傳媒類高校,素有“北有中傳、南有浙傳”之美譽。2004年9月8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蒞臨學校考察指導,提出了“緊跟時代、突出特色”的殷切希望。學校從1978年創辦浙江廣播電視學校、1984年創辦浙江廣播電視專科學校、2000年兩校合并成立新的浙江廣播電視高等專科學校、2004年升格為浙江傳媒學院,已有40余年辦學歷史。現有杭州錢塘和桐鄉烏鎮兩個校區,占地1305畝,總建筑面積64.2萬平方米。設有16個二級學院(部、中心),在校生14000余人,其中研究生459人,教職員工約1400人,其中專任教師980余人。榮獲“全國文明單位”“全國黨員教育培訓示范基地””“國家語言文字推廣基地”“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國家級語言文字規范化示范學校”等稱號。學校學科涵蓋藝術學、文學、工學、管理學、經濟學5大學科門類,形成了優勢突顯、特色鮮明、基礎扎實的學科專業體系。有戲劇與影視學、新聞傳播學、信息與通信工程3個省一流學科。2011年獲批1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人才培養項目(新聞與傳播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