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是一項大事,如何選擇學校和專業,選擇什么類型的都是考生和家長需要考慮的事情。那么,高考如何填報志愿。那么下邊就是小編收集的一些2022高考志愿填報的方法有哪些 2022高考填志愿是怎么填的相關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高考志愿填報的技巧
要清楚“滑檔”和“退檔”重要的概念。
明白什么是征集志愿,征集志愿要注意以下幾點:
1、達到分數要求且未被錄取的考生才能填報;
2、考生要注意及時了解省考試院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計劃院校的余缺信息,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填報,逾期則不能再填報;
3、參加征集志愿填報的考生按規定選報院校志愿;
4、考生所報征集志愿時要考慮避免再次出現“扎堆”落選的問題;
5、考生要謹慎選擇,如考慮所報院校剩余的專業自己能否接受,一旦被錄取就不能退檔調換。
高考志愿填報如何保底
新高考下,普通類專業均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那么,在高考志愿填報過程中,應如何處理龐大的招生信息,對院校、專業、地域等進行層層篩選?
第一,信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在高考志愿填報前,考生要掌握全面、準確的信息。所謂“全面”,就是指有關志愿填報信息搜集的面要廣,信息量要大;所謂“準確”,就是指搜集的信息要準確無誤,最好來自省教育考試院和院校的官方渠道,防止受騙上當。
考生在搜索招生院校信息時,既要了解報考院校的“共性”的信息,如招生計劃、院校代碼、專業選考科目、辦學地點等,更要了解相關院校的“個性”的信息,如院校各自的錄取規則、新專業設置、單科成績要求、體檢要求、校內轉專業或大類分流政策等。
第二,學校與專業誰“優先”的關系。
從近幾年考生錄取的實際情況看,考生在高考志愿時,能實現“心儀學校”+“心儀專業”雙贏的并不多,許多考生填報高考志愿時往往陷入“選學校還是選專業”的矛盾之中。那么,學校與專業,到底應以哪方為重?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考生針對不同批次院校,應該有不同的選擇。比如,A考生的高考成績有可能上心目中的“心儀”大學,建議應該先選學校;B考生的高考成績估計只能上一般本科院校或高職高專院校,則應該考慮先選專業。另外,考生在學校與專業的選擇中,還應關注近年來高校的轉專業政策。有些高校的轉專業政策較為寬松,對于A同學這樣以學校優先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