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學是一所211,一流學科建設,省重點大學,學校辦學實力強,校園環境優美,學校共開設25個學院,103個本科專業,那么上海大學王牌專業有哪些?學什么專業好?
今天為考生家長們盤點了上海大學專業排名,這些都是上海大學最好的專業,也是優勢特色專業,志愿填報熱門選擇的專業,就業率高,薪資待遇前景都不錯!
一:上海大學王牌專業名單
2022年國家級特色專業4個:美術學、金屬材料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工藝
二:上海大學專業排行榜(國家級特色專業)
注:篇幅有限,以下為部分專業介紹,更多請前往模擬志愿填報頻道查詢!
1.美術學
上海大學美術學院史論系是一個年輕的系科,正式成立于2001年,但也是我校發展最迅速的系科之一。目前史論系現有教師25名,其中正教授8名,副教授5名,擁有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的授予權。史論系在中國美術史研究、西方美術史研究、中外美術史比較研究、近現代美術思潮及美術教育研究、藝術管理研究諸方面成果豐厚,近年來承擔了多個國家和省市級的科研與教學研究項目,有多名教師前往哈佛等名校作訪問學者。從史論系畢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活躍在上海和長三角地區,在新時期藝術史和視覺文化研究和管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此外,本系培養的本科生還有不少前往劍橋大學、哈佛大學等世界名校攻讀碩士和博士學位。
史論系的教育目標是:培養適應新時期視覺文化發展需要的研究與管理人才,他們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敏銳的藝術鑒賞能力、邏輯思辨能力、綜合分析研究能力和管理實踐能力,可從事與藝術史和視覺文化相關的教學、科研、美術評論和編輯工作,也可以在美術館、博物館、拍賣行等專業機構或各類文化傳播機構中施展才華。史論系現有兩個培養方向:美術史論與藝術管理,均屬美術學專業。大類招生后,一本學生在二年級進入史論系,學習專業課程,如中國美術史、世界美術史、中國古代畫論、美術鑒賞等,為專業學習打下堅實的史論基礎;第三年開始分為美術史論與藝術管理兩個培養方向學習。在教學中,史論系堅持以理論為基礎,以實踐為根本,以育人為目的,貫徹“心、手、眼”全面發展的教學方針,為培養高質量的中外美術史論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上海及全國社會文化發展所急需的藝術管理、藝術策劃、文博、編輯等方面的專門人才而努力,為此已建成了包括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的多層次教學層次教學體系。
2.金屬材料工程
上海大學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是在原上海工業大學金相專業、鑄造專業和壓力加工專業的基礎上整合而成,擁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多年來一直承擔著本科、碩士、博士及博士后等各級人才的培養。本專業長期以來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和科技發展,發揮上海作為我國先進制造業中心的地理優勢,堅持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精心打造具有科研教學相互促進、理論實踐緊密結合、學校企業優勢互補的人才培養模式,為求真務實地培養和輸送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各種層次的高素質、創新型、工程師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作為教育部批準的全國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專業,近年來先后經過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第一類特色專業立項和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第二期和第三期卓有成效的持續建設,在加強本科生綜合實踐、實訓以及創新能力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的鮮明特色,圍繞“以培養實踐動手能力強的高素質工程師型技術人才為基礎,注重培育拔尖的研究型人才”的本科培養目標,不斷提高師資隊伍整體水平,完善專業建設與教學體系的改革,加強本科生綜合實踐、實訓以及創新能力,在課程建設、綜合性實驗平臺的建設、人才的培養等方面逐步形成了上海大學金屬材料學科自身的鮮明特色。
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所具有的突出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若干方面:
(1)擁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教師隊伍結構合理。目前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擁有教師18名,其中教授/研究員占總人數55%,副教授/副研究員占總人數33%。年齡在55歲以下的專職教師擁有博士學位比例達到100%。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有多名來自國外知名大學學成回國的教師,目前具有出國交流、進修或留學背景的專職教師比例為100%。本專業還特別注重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引進了有豐富的生產實際經驗的高級工程師。同時,通過派出多名青年教師到企業掛職、實習,使工程實踐能力得以進一步加強。
(2)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教師堅持走“產、學、研”合作道路,特別注重在與企業的合作中提升科研整體實力。通過多年的積累,在科研上形成了自身的特色,為本專業的教學提供有力的支持并形成了自己鮮明的特色。主要由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教師組成的“高性能結構材料”團隊,十多年來始終牢牢抓住先進金屬材料學科在上海市重點發展的鋼鐵和汽車行業中的合作優勢,結合企業的重大需求,緊跟國際高性能金屬材料的發展前沿,通過同國內一流的企業的全面合作,形成了一支國內高校及鋼鐵行業有影響的學術團隊,在該方向上的科研能力處于國內同行的前列。在應用基礎研究和開發應用方面與鋼鐵業、汽車業形成了良好的產學研合作模式,已形成以應用為導向的研究開發、產業化、大生產的模式,多年的合作模式已成為深受鋼鐵、汽車企業信任的產品、工藝及應用研究的基地。
(3)依托學科的優勢和科研整體實力,將科研優勢轉化為優質的教學資源,建立了多樣化的產學研實習基地。本專業依托學科的優勢和科研整體實力,將科研優勢轉化為優質的教學資源,建立了多樣化的產學研實習基地。通過不斷加強實踐教學的改革和探索,建成多樣化的產學研實習基地。如:A.冶煉、加工和性能的實踐平臺;B.金屬材料計算機模擬綜合平臺;C.優秀學生的創新實驗基地;D.校企合作基地。
通過與企業的緊密合作,與國內外知名企業聯合建立了多個研究中心和實驗室,如與上海汽車集團總公司聯合成立了“上海汽車金屬材料研究工程中心”和“汽車用鋼研究所”,“上汽-上大模具鋼熱處理中試基地”。已與寶鋼、上海電氣集團等多家單位簽署多個固定的校外實習基地。利用本專業的科研優勢和產學研特色,我們還安排了一部分本科生的畢業設計在皮爾博格有色零部件有限公司、上大熱信熱處理有限公司、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博世(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
(4)深化建設學科主干課程,建立了“金屬材料工程”主干課程網絡系列平臺。為滿足上海大學學分制、選課制和短學期制的教學改革需要,充分利用校園網絡實現高質量的遠程教學、擴大教學范圍,變傳統的剛性教學時間為柔性教學時間,金屬材料工程專業通過深化建設學科主干課程,傾力打造、完善了《材料科學基礎》、《金屬材料學》、《金屬凝固過程與組織控制》、《固態相變》、《塑性成型原理》、《失效分析》、《材料表征技術》、《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應用》、《材料科學新進展》等9門主干課程的網絡系列課程。2005年“材料工程網絡系列課程”獲上海市級精品課程稱號,2007年“金屬材料工程計算機網絡課程”又獲得了上海市重點建設課程項目資助。2008年和2010年“計算機在材料科學中的應用”先后獲得了上海市重點建設課程項目資助和上海市級精品課程稱號。
(5)金屬材料工程專業采用內外互動和校企互動,以科研帶教學,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方式等方式不斷完善金屬材料工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長期以來我們堅持與國內外名校的定期交流,請進來、走出去,保持內外互動的機制,在不斷加強國際間科研合作與交流的同時,經常性地開展與國際知名大學相關學科在科研、本科教學以及人員培養等方面的研討。同時,采取校企互動,以科研帶動教學,實踐“產、學、研”一體化的教學方式。從寶鋼、上海匯眾汽車等大型企業聘請具有豐富經驗的首席技術專家為本科生授課,專家講授的內容包括《汽車板的研究與開發》、《高品質特殊鋼》及《汽車用先進鋁合金材料的研究和開發》等。通過專家的介紹讓同學們更多地了解企業的技術現狀和未來的技術需求,更加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并且擴充了教學的信息量和多樣性。
(6)在 “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和科技發展,發揮國家級重點學科和“產、學、研”的優勢,精心打造具有科研教學相互促進,理論實踐緊密結合,學校企業優勢互補的本科教學模式,為求真務實地培養和輸送適應國民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創新型、工程型人才奠定基礎”的教育理念下,人才培養碩果累累。充分發揮國家級重點學科和“產、學、研”的優勢,精心打造具有科研教學相互促進,理論實踐緊密結合,學校企業優勢互補的本科教學模式。近年來,本科生發表論文48篇,其中EI收入28篇。申請專利5項,完成上海大學材料加工工程本科生研究計劃21項,獲上海市大學生創新項目3項。其中“塑料模具鋼表面拋光性能光學評定系統的開發”獲得第十一屆“挑戰杯”航空航天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一等獎和上海市“挑戰杯”一等獎。2010年和2011年先后獲得全國大學生“永冠杯”鑄造工藝大賽的4個三等獎和2個優秀獎。
3.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上海大學物理系前身為原上??萍即髮W物理系,創建于1958年。現擁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無線電物理、凝聚態物理、光學和理論物理等專業)和三個本科專業(應用物理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和微電子學專業)。
本學科現有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良好的學術氛圍和硬件設施。學科現有國家千人計劃特聘教授名、原中科院百人計劃名和上海市東方學者特聘教授名。近年來,在國家“211”重點學科建設經費和連續兩期上海市重點學科的支持下,購置了近兩千萬元的先進設備?,F擁有教育部特色專業、上海市重點學科、上海市教育高地、上海市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學校重點學科建設方向等。
在科學研究方面,近五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面上項目、國家863和973子課題、科技部國際合作項目、教育部博士點基金、上海市重大和重點項目等余項,總到位經費余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8項(到位經費800余萬元);獲上海市自然科學獎2項。在2007年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評估(物理學)中名列第30位。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光電子科學、微電子學、激光技術、計算機技術和信息科學相結合的一門新型學科,在工農業生產、醫療衛生、海陸空交通、能源工程、環境保護、軍事技術、科技研究、商業活動和文化娛樂,幾乎遍及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
上海大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是在原光電子技術專業基礎上發展而來,在激光與光電子、光通信、光學信息處理等領域具有良好的基礎。本專業旨在培養具有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受到嚴格的科學實驗訓練和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能在光電子科學與技術、激光技術、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光纖通信和光纖傳感、信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及相關領域和行政部門從事科學研究、教學、科技開發、產品設計、生產技術和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畢業生可攻讀相關專業的碩士學位,也可在光電子、微電子、通訊、郵電、IT等中外合資企業、高校、中科院研究所、郵電管理局、長途電信局等大中型企業、金融、商業、海關、科技產業等單位從事有關工作。
本專業獲得上海市教委二期(2007)和三期(2008)教育高地資助,并于2009年獲得國家教育部“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特色專業稱號。“光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室除了開設專業課程的基礎實驗外,還開設綜合設計型和研究創新型實驗。本專業擁有兩個校內實習基地和三個校外實習基地。
自2012年起,本專業和全友光電子技術公司設立上海大學光電子技術專業人才獎學金,獎勵熱愛光電子技術專業,注重學習、勇于實踐、有創新精神的本專業在校學生。
4.化學工程與工藝
上海大學化學工程與工藝系最早建于1958年,也是上海市高校中最早具有化工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之一。本學科專業是“全國化工高等教育學會”理事單位,學科組成員中有中科院院士劉元方,俄羅斯工程院院士吳明紅,教授12名,副教授18名,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的占86%以上。近年來,本學科專業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 二等獎5項、三等獎6項。學科組成員中有國際原子能機構高分子及生物醫用材料六國七人專家組專家(中國僅一人),中國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理事,上海市化學化工學會理事,《高?;瘜W工程學報》編委會副主任等。
“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它是將數、理、化等自然科學與現代工程技術緊密相結合的工程專業?;どa就是通過化學、物理方法將原料轉化為有價值的產品或材料的加工過程;而“化學工程與工藝”就是研究生產過程中有關化學過程與物理過程的一般原理和規律,并應用這些規律來解決過程及裝置的開發、設計、操作及優化問題的工程技術學科。本專業以化學工程與化學工藝兩大知識結構為支撐點,化學工程主要研究化工過程及設備的開發、設計、優化和管理;化學工藝則研究以石油、煤、天然氣、礦物、動植物等自然資源為原料,通過化學反應和分離加工技術制取各種化工產品,學習與掌握工程放大技術,系統優化技術和產品開發技術。隨著社會與科學的發展,現代化學工業在不斷地發展,現代的化工技術業已滲透、擴展至其它領域,如生物化學、醫藥衛生,材料制造,食品加工,化妝品乃至相關貿易、管理等方面,將為你今后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人生舞臺。
化工學科重視教學改革與教材建設,2009年化學工程與工藝本科專業入選“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2010年入選教育部國家特色專業建設;所講授的《化工原理實驗》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獲得過上海大學特等獎、上海市市教學成果二等獎;化工學科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日本近畿大學、韓國嶺南大學等建立了長期合作關系,其中,韓國嶺南大學提供全額獎學金,每年接收多名化工專業本科畢業生直接攻讀研究生。
本專業畢業就業方向: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外資企業、咨詢公司、科研院所、教育等部門,從事工程設計、技術開發、工程管理、技術咨詢和科學研究等工作。
這里是工程師的搖籃,這里是現代復合人才的支點,歡迎你,未來的…
三:上海大學簡介
?上海大學是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是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國防科技工業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教育部一流學科建設高校。1922年10月,國共合作曾創建了上海大學,校長為于右任,教務長為瞿秋白。這是一所被譽為武有黃埔、文有上大的革命學校,1927年被國民黨當局強行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