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子無處不在,利用數不勝數的手段處處詐騙,千方百計,步步引誘,你時刻小心著嗎?防止詐騙,保護自己的財產利益,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喲!只要我們處理得當,就一定不會上那些可惡詐騙團的“魚鉤”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3預防電信詐騙專題教育心得體會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篇一:預防電信詐騙專題教育心得體會
在觀看完一系列的反詐視頻后,我覺得身邊潛在的危險是無處不在的。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我們常常因為對前半句話的過度關注而忽略后半句話的重要性。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社會的不斷進步,詐騙分子也在“與時俱進”,他們對于目標的選擇從廣撒網逐漸轉變為有針對性的搜索,騙術也在不斷升級換代。視頻中的警示我已牢記于心,在平時生活中我也會留意身邊的人和事,不放松警惕,既不傷害別人也不讓別人傷害到自己。
“全民反詐”視頻觀后感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但凡事有利就會有害,有些人就為了騙取錢財來利用這些高科技。在這個周末我看了防詐騙視頻,視頻里面的騙子極其聰明。有的會冒充老板,再利用了人們的貪婪,輕輕松松地就騙走了5萬;有的騙子則玩起了“猜猜我是誰”,人們通常為了掩飾自己的不記得,說出一個名字。這時騙子就會“順著桿子往上爬”,謊稱自己就是那個人,然后說出:我在外地出了點急事、我現在手頭緊等借口來“借錢”。大家往往覺得朋友嘛!總會把錢還回來的,那就借他吧!可是,借出去的錢就像扔進了大海里,激起一陣浪花后便消失了。看到視頻已經快要播放完了,我不僅陷入了沉思。這些事離我既遠又近,遠的是我接觸的人并不多,肯定不會被所謂的“老板”騙到,近的是我也接到過很多關于您中獎了、您只需付幾元就能獲得什么什么黃金一套這樣的電話。我從沒信過這類的電話,也想告訴大家:騙子總是花樣百出,騙法翻新讓你防不勝防。大家不要輕易相信騙子的話,不回復騙子的短信、電話;不點擊騙子發來的不明網站;不要相信天上掉餡餅的好事。時刻提高警惕,不貪便宜!謹防上當受騙!
篇二:預防電信詐騙專題教育心得體會
在現如今網絡發展迅速,電子設備運用廣泛的社會,隨著詐騙案件越來越多,詐騙手段越來越高明。犯罪分子利用一些學生的虛榮心、貪便宜、單純等心理特點實施各種詐騙伎倆,使部分學生蒙受巨大的財產損失和精神壓力。為增強大家防騙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反詐騙活動的開展和宣傳刻不容緩。通過我院反詐騙宣傳活動,我更加清醒地意識到網絡詐騙時刻會發生在我們身邊,一定要加強對“蠅頭小利”的抵抗力,思想更加成熟,遇事更加冷靜,防詐騙從自身做起,用實際行動帶動身邊更多人。
篇三:預防電信詐騙專題教育心得體會
在當前這個網絡發達的信息時代,個人信息很容易被泄露,一方面,我們需要時刻提醒自己,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天上不會掉餡餅,賺錢沒有捷徑可走,只有辛勤勞動才是致富唯一途徑。凡是彩票中獎、刷單、高回報率的網絡投資、各種形式賠款退款等都可能是陷阱。另一方面,我們需要時刻提高警惕,陌生電話不輕信,不聽、不信、不轉賬,遠離網絡詐騙。
篇四:預防電信詐騙專題教育心得體會
提高防范意識,學會自我保護。大學生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法制和安全教育活動,多知道、多了解、多掌握一些防范知識,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貪圖便宜、不謀取私利,不要輕信花言巧語,不要把自己的家庭地址等情況隨便告訴陌生人,以免上當受騙。交友要謹慎,避免以感情代替理智。同學之間要相互溝通、相互幫助。在高校,大家向往著同一個學習目標,生活和學習是統一的同步的,同學間、師生間的友誼比什么都珍貴,因此相互間加強溝通、互相幫助,以避免一些傷害。服從校園管理,自覺遵守校紀校規。當前隨著網絡、電信技術的日益飛速發展,一些不法分子借助網絡、電信等媒介實施各種詐騙活動,打擊和防范詐騙已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話題,一方面,警方要重拳出擊,打擊不法活動,另一方面,就要靠全校師生員工共同努力,提高基本的防范意識和識破詐騙的能力。
篇五:預防電信詐騙專題教育心得體會
看過之后,我們都深有感觸。我們感受到了詐騙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各種形式的詐騙可能交匯其中,比如網絡詐騙、街頭詐騙等。詐騙人員都十分狡猾,他們往往能準確把握現在人的心理,利用各種假消息欺騙人們。當我們遇到詐騙時,一定不要驚慌,如果可以提前識別是最好的,但如果一旦陷入其中,應該第時間報警。在生活中我們也不能隨意向他人提供各種個人信息,從而將紀機率下降到最低。
篇六:預防電信詐騙專題教育心得體會
在我們的身邊,存在著很多的騙局,而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識,以防自己被騙。不管是多親近的朋友,或者是看起來很可憐的陌生人,我們都應該擦亮眼睛,可能對面是一個偽裝者在使用各種手段對你進行詐騙。
現在互聯網比較發達,給詐騙分子制造了更多騙人的手段,例如冒充公檢法詐騙,冒充業務工作人員詐騙等。他們偽裝得很貼近,并十分擅長運用心理學的相關知識控制被害人的心理后,遠程掌控,一步步誘導對方上當受騙。
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不要點擊對方發的陌生鏈接,不要隨意掃對方發的碼,不要安裝可疑軟件,如果無法辨別真偽,可以撥打96110咨詢,但謹記只要是涉及轉賬匯款的都是詐騙,一律拒絕,同時積極向周圍的親人、朋友做好反詐宣傳。如果被詐騙了,要及時的報警求助,盡可能的挽回損失。
篇七:預防電信詐騙專題教育心得體會
在全民大力宣傳反詐騙的大背景下,我們__理工大學__學院對反詐騙宣傳教育一直是非常重視的。雖然從大學校到學院,反詐騙宣傳教育相關的班會、講座、視頻推文等各種渠道和方式的學習每個學期都按期組織,對學生的提醒和警示從未停歇過。但就目前來說,成果依然達不到滿意。每個學期我們都會不時收到駐校警官發來的學生受騙案例警示,這讓我們不得不反思,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學生受到網絡詐騙的案例屢禁不止?何種方式的反詐騙教育才能夠更好的轉化成實際的反詐騙效果?
經過分析,目前我們給學生組織的反詐騙宣傳教育方式,無論是線上或者線下,幾乎都是傳統的模板化宣傳教育方式。我們把社會上常見的詐騙手段通過新聞或者網上的演繹視頻經過講解,像平時上課一樣傳達給學生。這樣的“大鍋飯式”教育,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學生的見識,但也面臨著一些問題:
一、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復盤典型案例,其實很難深刻體會到當事人在突發情況時的心理狀態。當一個人面臨完美的詐騙套路時,往往還會面臨人性、心態和情緒等多方面的考驗。許多詐騙案例的發展經過可能并沒有旁觀者看到的最后報道這么簡單。
二、典型案例的演繹視頻往往帶有一些夸張的表演成分,學生作為旁觀者時,很難意識到其中微妙的危險性,有時只會覺得情節“很傻、很搞笑”,誤以為詐騙的套路的都是簡單雷同的,過于自信地認為同樣的事情自己絕不會上當,反而降低了自己的警覺性。
三、騙子的套路比想象中進步得更快,層出不窮且極具迷惑性。很多新型的騙局結合了當下的社會情況,譬如利用人們對疫情防控的心態等,讓人防不勝防。一些新騙局可能還沒有參考的案例提供給我們警示學生。
另一方面,學生對于反詐騙的警覺性存在漏洞,其實并非老師們的規范動作沒有做夠,而是因為老師們一再強調的內容,一部分學生可能根本沒有放在心上,沒有真正重視和警惕。更多時候,這部分學生可能是以應付式的態度在完成相關的工作,甚至對此產生了抵觸情緒。然而這種情況在短時間內很難去轉變,我們只能明確一點,反詐騙工作可能永遠沒有盡頭,現有的預防機制也難以完全避免危機,所以我們永遠不能掉以輕心,應該更細節地去考慮和對待。
因此,在實際的反詐騙宣傳教育工作中,為了更細致的區分和針對性預防和處理各種情況,結合上述所提到的傳統反詐騙宣傳教育方式可能面臨的問題,我把學生大致分成了以下三種情況:
一、比較相信老師、愿意聽取老師意見的學生。
二、不太信賴老師、不愿主動聯系老師的學生。
三、已經上當受騙的學生。
情況一:
首先,對于比較相信老師的學生,我采取的是24小時在線的及時求助和咨詢協助,當學生遇到“大額轉賬”時,能通過微信、釘釘等通信工具及時聯系到我,把不確定性跟我溝通和協商,結合我的經驗去幫學生做判斷。這種方式不僅能最有效的避免學生被詐騙的可能,還能增進老師和學生的距離,在溝通中進一步了解學生的想法和需求。
情況二:
對于不太信賴老師的學生(不太愿意聽老師的、從來不主動找老師),這些學生常會以應付、抵觸的情緒對待我們的勸導,因此可能需要用嚴明規則來代替“苦口婆心”。我經常在學生班會和年級微信群里強調:“參與刷單之類的非法活動,將會被嚴肅處理。”涉及到自身利益時,無論學生的態度如何,都至少能提高其對警惕詐騙的重視程度。但這種做法的意圖,更多是給學生一定的震懾作用,讓學生提高警惕,而不是鼓勵大家去處罰學生。
情況三:
如果遇到極端情況,學生就是不聽勸,還是被騙了。事已至此,損失已經不可挽回。我們則要轉變態度和方式,主要考慮兩個方面:1。學生的心理承受問題。2。如何盡量杜絕類似的情況再次發生。這種情況下,學生作為受害者心理已經很難過,我們再去批評不僅意義不大,甚至還可能導致學生出現極端情緒和舉動。因此我建議大家用受害學生“現身說法“的方式代替批評處罰。我們可以參考“焦點訪談“節目中采訪證人的片段,以背對鏡頭和變音的方式錄制”匿名視頻“,讓學生描述受騙的起因、過程、感受和教訓,最后把”匿名視頻“作為反詐騙宣傳材料。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不僅受害學生本人能夠得到傾訴,還能告誡其他同學引以為鑒。
以下是一個近期的真實案例,這是一個我協助學生面對線上詐騙的實際工作經歷:
2022年4月21日凌晨12點多,我正躺在床上準備休息,突然學生發來一條微信“老師救救我,我被威脅了”。我馬上給學生回了個電話,大概了解情況后得知,該學生(小鞏,男,20歲)前段時間網戀了,在網上認識了一個異地的女生。疫情期間,在學校圍合式管理的情況下,兩人一直沒機會見面,一直在線上聊天相處。隨著關系不斷升溫,年輕氣盛的小鞏在對方的誘導下,兩個人發生了激情視頻。
然而這個所謂的戀人,其實是職業詐騙犯罪團伙冒充的。犯罪分子拿著兩人的私人視頻對小鞏進行了威脅,向小鞏索要近萬元的“保密費“,否則就把視頻發給小鞏的親友和同學。小鞏又生氣又害怕,一時間拿不出這么多錢,又害怕騙子的做法會讓他身敗名裂。無奈之下下老師求救。
面對小鞏的求助,剛開始我的內心其實是有些彷徨的。這件事情上,我不僅要防止小鞏損失錢財,還需要考慮小鞏的心理問題,萬一騙子真的把視頻發出來,小鞏無法承受后果怎么辦?然而我自己卻從未經歷過這樣的事情,缺乏切身的應對經驗,于是我在百度和知乎上進行了相關案例的搜索,并找到了類似的情況有詳盡分析。
根據我搜索到的案例經驗,凌晨1點多,我跟難以入眠的小鞏再次電話溝通,向小鞏分析解釋了騙子的意圖,并給出了自己的建議。詐騙團伙的目的只是求財,并不是沖著讓小鞏身敗名裂而來的。如果小鞏不以為然,詐騙團伙基本不會耗費時間精力去做無利可圖的事情。小鞏只要保留好相關的記錄的證據,不要理會對方即可。根據案例經驗,騙子接下來肯能會假裝把視頻發給一兩個人,進一步恐嚇小鞏。我向小鞏解釋到,無論如何我們不能隨了騙子的意,就算做好最壞打算,騙子真的發出了視頻,我們也可以向親友解釋自己的受害經歷,一段時間后大家也會逐漸淡忘此事。如果小鞏自己難以應對,老師也是陪伴小鞏一起去解決問題的。
事情的發展正如我預判的那樣,騙子看到小鞏不為所動,制作了一張已經向小鞏家人發送視頻的假圖片,進一步恐嚇小鞏。由于我提前給小鞏“打了預防針“,騙子的計劃并沒有得逞。幾天過去了,小鞏的親友和同學并沒有受到這件事情的騷擾,小鞏自己也沒有發生任何的經濟損失,危機得到了最好的解決。
通過這件案例,我總結了一些經驗和啟發。首先,我們老師在協助學生應對各種情況時,難免會觸及自己的知識短板。遇到自己經驗不足的事情時,一定要冷靜下來向網絡和身邊的前輩求助,做好充分的了解和準備后再向學生提建議。另外,對于協助學生反詐騙這項工作上,我們老師應該充分做到換位思考,不能僅考慮自己,簡單粗暴的要求學生“別找麻煩“。我們應該充分的從關懷學生情感的角度出發,考慮到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身處地的為學生著想,盡量替學生解決心理上的障礙,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對于社會上層出不窮的各種詐騙方式,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性和不斷學習的心態,在協助學生面對可能是詐騙的具體情況時,要學會借助學校、網絡和警方的力量。為了預防各種沒有見過的新型騙局,我根據以往的各種案例形成了三條高警惕性建議:
一、所有陌生人向你提出陪同前往何處的請求,盡量不要獨自前往幫忙,建議讓對方直接打電話求助警方。比如老人家請你送她回家,請不要自己跟過去,直接求助警方更為穩妥。謹防騙子利用人們的善心。
二、任何看起來是公職人員或官方客服的人要求你配合某事,盡量不要立馬相信,先去到有監控的地方,并用自己找到的官方聯系方式進行核實。比如有警察等公職人員要帶走你,要先自己打電話給110核實此事,謹防騙子冒充公職人員。
三、所有陌生的電話,都不要直接采信和透露自己的信息。要先上網或聯系可信的人找對應部門的真實聯系方式核實。比如陌生來電告訴你是密接人員,問詢你的身份證號或驗證碼等個人信息,不要直接告知,要自己打12345轉接疫情防控部門核實。
希望這些心得和建議能夠助力大學生反詐騙宣傳教育工作取得更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