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級黨組黨委、紀委紀檢組和黨的工作部門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南粵黨員干部隊伍。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2023黨員問責條例學習心得體會范文的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黨員問責條例學習心得體會范文1
黨員學習《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黨員學習《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是繼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紀律處分條例》,以及《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之后的又一次黨內制度創新,是深入推進從嚴管黨治黨的有力舉措,是確保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堅強保障。可以說,《問責條例》是對黨內法規制度的補充和完善,是一次較真碰硬的制度探索,讓管黨治黨的責任更嚴更實。
突出主體責任。《紀律處分條例》所適用的對象是全體黨員,而《問責條例》條例則側重于對各級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問責處罰,落實責任是《問責條例》的關鍵。各級黨組織肩負著管黨治黨的主體責任,而黨員領導干部則是推進管黨治黨的關鍵少數,抓嚴抓實主體責任和關鍵少數,等于就切中了管黨治黨責任的大動脈,唯有二者相配合、齊使勁,才能真正管好黨治好黨。《問責條例》無疑是把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紀律規矩挺在了前面,勾勒出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底線。同時,把責任分解到組織、宣傳、統戰、zd等黨的工作部門,一舉打破單兵作戰的陳舊思維,有利于形成管黨治黨的強大合力。
突出擔當精神。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忠誠干凈擔當是黨對領導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把管黨治黨責任擔當起來,是《問責條例》的核心。構建權力與責任相適應的問責機制,是制度治黨的必然要求,也是推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的內在要求。要喚醒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擔當意識,就必找準責任邊界,形成管黨治黨的負面清單,讓黨組織和黨員領導干部清楚知道什么不能做什么必須做,最終形成責任倒逼機制。
嚴肅問責是《問責條例》的重要內容。《問責條例》對于問責的范圍作出了明確劃定,主要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等方面開展問責,對失職造成嚴重后果的、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和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既要追求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還要追究領導責任。首次從黨的制度層面規定,嚴肅追究三方責任。對于強化兩個責任機制來說,無疑是一次制度上的鞏固和完善,對于領導而言,更是責任的倒逼和擔當精神的落實。
突出凝心聚力。永葆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是《問責條例》的導向。只要各級領導干部牢記使命、忠誠擔當,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強化廣大黨員領導干部和黨員的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必須較真碰硬、傳導壓力。領導干部要履職盡責,黨員要身體力行,只有心往一處想,才能勁往一處使,只有步調一致,才能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不斷鞏固和加強黨的團結統一。
黨員問責條例學習心得體會范文2
6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這是繼去年修改修訂《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之后,我們黨制定的又一部重要黨內法規,它進一步扎緊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籠子,釋放出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的強烈信號。
中國共產黨肩負著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同時也面臨著四大考驗四種危險。完成歷史使命,戰勝風險挑戰,必須管好黨、治好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緊緊抓住治國理政的關鍵,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內容,正風肅紀,反腐懲惡,推動形成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黨風政風為之一新,黨心民心為之大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義是最強的力量。全面從嚴治黨的實踐,試出了人心向背,奠定了廣泛和堅實的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只要我們管黨治黨不放松、正風肅紀不停步、反腐懲惡不手軟,就一定能贏得這場輸不起也決不能輸的斗爭。
黨員學習《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心得體會心得體會,學習心得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治制。制度治黨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題中應有之義。建設好、管理好一個有430多萬個黨組織、8700多萬名黨員的執政黨,離開制度是根本不可能的。解決從嚴治黨問題,最根本的是嚴格遵循執政黨建設規律進行制度建設,不斷增強黨內生活和黨的建設制度的嚴密性和科學性要把黨內法規制度建設作為事關黨長期執政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任務,加快構建以黨章為根本、若干配套黨內法規為支撐的黨內法規制度體系全面從嚴治黨,關鍵是要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緊密結合,全方位扎緊制度籠子,更多用制度治黨、管權、治吏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論述,深刻闡明了制度治黨的重要意義和方法路徑,廓清了一系列事關根本的重大問題和根本關系,為新形勢下加強黨內法規制度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
建黨95年來,我們黨在制度建黨和制度治黨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教訓。以黨章為根本的黨內法規,為中國共產黨領航中國不斷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隨著世情、國情、黨情發生深刻變化,黨內法規也出現了一些不配套、不適應、不協調、不銜接、不一致的現象。比如,在某些領域和某些方面,制度滯后于實踐發展和形勢需要;有些制度過于抽象籠統,缺乏具體的實施細則和可操作性的規定;還有些黨內法規制度公信力、約束力弱化,甚至淪為擺設。這些都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短板,必須盡快補齊。正因為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三年多來我們黨的制度建設取得了巨大進展。截至目前,中央已經出臺或修訂的黨內法規共54部,包括黨章1部、準則1部、條例8部、規則6部、規定21部、辦法9部、細則8部,超過現行150多部中央黨內法規的三分之一。
在眾多黨內法規制度中,問責條例堪稱全面從嚴治黨的一件利器。條例貫徹黨章,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對于失職失責造成嚴重后果、人民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都要嚴肅追究責任,既追究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又追究領導責任。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實踐證明,問責是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但如果沒有統一、配套、剛性的問責制度作支撐,問責的執行效果必將大打折扣。黨的責任重如泰山,有權必然有責,失責必須追究。制定問責條例,既是為了減少問責執行的自由裁量空間,推動管黨治黨從寬松軟走向嚴緊硬,提高黨的建設的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水平;同時也是在告誡和警示全黨,黨中央對問責是動真格的,黨的領導干部不擔當、不負責就要被追責。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問責條例的制定,進一步夯實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制度基石。廣東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排頭兵,全省各級黨組黨委、紀委紀檢組和黨的工作部門必須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以問責倒逼責任落實,鍛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南粵黨員干部隊伍,為實現三個定位、兩個率先總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黨員問責條例學習心得體會范文3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黨員干部要對黨忠誠、個人干凈、敢于擔當和為了黨和人民事業,黨員干部要敢想、敢做、敢當,做我們時代的勁草、真金。
《問責條例》進一步明確規定了問責內容、對象、事項、主體、程序、方式。把對黨員干部履職盡責的成績單同日常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常態化的制度約束機制,對陽奉陰違、弄虛作假、飽食終日、不作為或亂作為的黨員干部,戴上問責緊箍咒。
心中明責,才能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的內生動力。不論是黨員干部身處何種要職、地位,都必須清楚肩負的責任。履職盡責、一言一行都飽含著黨組織的信任和人民的重托。只有明確職責,才能滿腔熱忱地去創事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書寫共產黨人的風采。像太行新愚公李保國同志那樣心系使命,自覺把責任扛在肩上。他扎根太行深山30多年來,踏遍了太行山區的每一道溝溝坎坎,始終筑牢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保持純正質樸的百姓情懷,自覺把百姓當親人,與百姓心心相印,心里裝著百姓,凡事想著百姓,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的擔當精神,造福一方百姓。
心中有責,《問責條例》就是從嚴治黨的利器。黨員干部失責瀆職就必須有責必問,問責必嚴。時刻牢記使命,喚醒責任意識,激發擔當精神,永葆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始終對八項規定、六項禁令、《準則》、《條例》等黨紀條規,時刻保持敬畏之心。在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及兩學一做教育中,認真查擺自己的思想、行為,帶著問題學,真正把自己擺進去,真正做到入腦入心,身體力行去踐行。
但是長期以來,黨員干部履職盡責的成績單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致使四風問題、消極腐敗現象等頑疾,依然是我行我素。王岐山同志曾經說過:動員千遍不如問責一次。黨中央對大案要案等腐敗分子的查處和嚴懲,更加表明了從嚴治黨的決心,懲前毖后,刮骨療毒,進一步使黨風、政風好轉,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在工作中多一點擔當少一點推諉、多一點責任少一點扯皮,率先垂范,不能濫用手中的權力。而《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出臺,再一次明確告訴黨員干部:失責必問,問責必嚴,劍指不作為或亂作為的黨員干部,把對黨員干部履職盡責的成績單同日常監督檢查、目標考核、責任追究有機結合起來。同時也糾正了當前一些黨員干部的多干多錯,不干沒錯的錯誤思想認識,以及無利不起早的功利思想,同時還告誡一些太平官既要權、利,又不愿擔責的熬混思想,讓問責制度越來越規范化、常態化、法制化,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失職要問責。
治頑疾必需問責。為此,對《問責條例》的學習要同當前兩學一做教育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權力就是責任,責任就要擔當,牢記誓言,初心不改,理清擺正權力與責任的關系,真正為人民掌好權、用好權,切實履行好自己的職責與使命,自覺將權力置于制度的籠子里。清白做人,干凈擔當,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