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檔是什么意思?投檔的相關程序是什么?這些都是同學們需要知道的知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投檔的一些問題,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投檔是各地招生辦根據考生分數、志愿填報情況和各大學在該地的有效招生計劃調檔比例,把考生檔案投放給招生學校。招生部門根據分數線和填寫志愿把考生的檔案投送某招生學校。投檔錄取操作都是透明化的,志愿投檔和非志愿投檔嚴格按照事先審批的投檔模板由計算機自動投檔。不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考生一律不得投檔。每個考生的投檔記錄都可以在相關教育網站上查到。
投檔程序
1.在每一批次投檔前,錄取管理組會同信息技術組寫出投檔模板書面報告,報分管領導審核并經院長審定后,信息技術組負責設定計算機投檔條件模板。投檔模板設置應選派兩名以上熟悉招生業務且參加數據準備工作的人員承擔,并分別負責錄入和復核,設置完后由信息技術組負責人檢查,簽字確認,然后方可開始本批次投檔。
2.志愿投檔和非志愿投檔嚴格按照事先審批的投檔模板由計算機自動投檔。不符合政策規定條件的考生一律不得投檔。
3.批量投檔前,計劃調整人員應認真核對和調整計劃,并通過網上錄取信息交互平臺確認各院校投檔比例。批量投檔操作之前,要斷開與招生學校連接的網絡,做好數據備份。由信息技術組負責人下達批量投檔指令,批量投檔操作由兩名投檔工作人員共同負責,其中一人負責投檔操作,另外一人協助做好投檔前的準備工作和投檔過程中參數設置的核對和投檔后的數據檢查。批量投檔結束后,由信息技術組負責人組織人員進行投檔數據核對,核對無誤后,做好數據備份,開啟對院校的網絡連接。
4.非志愿投檔一律按批件投檔。批件投檔需由招生學校出具相關報告,說明批件投檔考生的招生類型,并經招生院校負責人簽名、加蓋公章,以示負責。批件由招生學校通過錄取系統提交,遺留問題由招生學校處理。批件須報送錄取管理組和技術組負責人簽字,呈分管領導審核并經院長審定后,方可交計算機操作員執行。投檔完成后,投檔審批單由操作人員負責保管、整理和封存。
5.在投檔過程中,如遇到特殊問題,須及時向小組負責人和主管領導報告。對計算機操作員按照崗位職責,實行身份驗證和日志存檔管理辦法。
什么是已投檔
很多學生在查詢自己高考錄取狀態的時候,會顯示檔案已投檔XX院校,那么,已投檔是什么意思呢?
其實,當考生查詢到自己的檔案狀態顯示為“已投檔”的時候,就表明考生的電子檔案已經被投檔的某一招生院校了。這種狀況和被錄取還有一定的區別,由于高校還要依照選取的規矩來對考生進行審閱,這樣才能確定是錄取還是退檔。
顯示已經投檔,證明考生的成績達到了所報高校的調檔線,已經在審閱考生的檔案了,一般情況下來說,顯示“已投檔”被錄取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對于多次查詢都顯示“已投檔”的結果,考生可以直接去對應的學校官網去查詢錄取信息,因為這些網站更新的內容總是會更快一些。
高校錄取步驟
投檔是錄取的第一步,高校錄取一般有四步
1、投檔,即把符合該院校招生分數條件的考生的電子檔案投遞到該院校
2、擬錄取,即院校覺得考生符合錄取要求,準備錄取
3、錄取,把符合錄取條件的考生錄取到該院校,即代表已經錄取
4、退檔,省級招生辦投檔的比例是1:1.1,部分院校為1:1.2,即院校招生計劃假如為100人,投檔的比例則為110人。那么就會有10個人不能錄取,這些檔案會被退回到省招生辦公室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助到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熱點資訊,請繼續關注可圈可點網站,最后,小編祝大家前程似錦,未來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