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考生在志愿填報的時候,為了提高錄取機會,選擇服從專業調劑。但是,如果入學后發現選的專業不合心意,那能不能轉專業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相關內容,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轉專業對高校和個人利弊分析
如果從正面影響來說,轉專業可以說是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學生提供更多機會的一項決策。
由于高考填報志愿時,對專業的不了解、父母包辦、服從調劑等種種因素,很多學生選擇失誤,入學后對專業不滿意。
轉專業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避免“高考定終身”的弊端。
同時也為了學生的個性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好地發揮學生的特長優勢,很多高校都允許有條件的學生轉專業。
例如學習上達到一定標準,由學生和學院雙向選擇,讓有能力的同學可以有再次選擇的機會。
1、轉專業對高校的影響
實踐證明,大學生轉專業有利于高等教育職能的更好發揮,是對學生主體性的尊重,有利于教育質量的提升。
但是,盲目轉專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也并不容忽視。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專業結構發展的不平衡。大學生轉專業的工作基本都在大一第二學期進行,這個時候的學生基本還在公共基礎課的學習階段,接觸的專業課程相對較少,專業意識還沒有形成。
從理論上來說,專業是應該進行動態調整,但根據觀察,目前學生轉專業,大都是從一些基礎的專業學科轉入應用型更強的理工類專業。
如果高校對此不加以限制,致使基礎學科專業轉出的學生太多,就會造成專業結構發展的不平衡,這一方面會使一些基礎學科專業陷入“生存危機”,另一方面也會對社會和國家的發展產生不良的影響。
對此,學校應該不斷加強教學質量,變換教學方式,不斷創新,采取適當的措施,讓學生能慢慢接受并喜歡上這個專業,改變學生轉專業的心態,能更好地豐富學識,增加專業興趣,從而激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行行出狀元。
還要重視雙學位等培養模式。對于不能成功轉專業的同學,可能他們會很沮喪,無心讀書,成績跟不上,應付考試。
針對這種情況,學校可以相應增設雙學位等培養模式。
2、轉專業對考生個人的影響
對于學生而言,要避免盲從。在選擇轉專業時,應該對自己準確定位,全面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就業前景、家庭因素以及專業特點,不要偏聽偏信。
避免信息盲點,以保證自己的選擇客觀準確,避免跟風盲從。
更要適時規劃人生方向。學生應該學會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要正確對自己進行評估,對自己以后的職業提早定位,要自己去適應社會,而不是讓社會去適應自己,根據職業目標制定行動計劃與措施并采取行動。
雖然有的高校轉專業比較容易,但建議考生不要頻繁地轉專業,尤其在新高考改革之后,有的專業對考生的選科還有要求,如果相應科目的基礎知識不牢固,轉專業更要“三思而后行”。
那么,在充分思考后,如果你還是希望轉專業,又該怎么轉呢?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轉專業的四種形式。
轉專業的兩大門檻+四種形式
除非你特別有才華,可被特殊對待外。一般人轉專業在資格上需要跨過兩個門檻。
一是對成績有要求。
比如暨大的導向較明顯,比如規定平均學分績點在當前就讀專業同年入學學生排名前10%(含)的學生,可申請跨校區轉專業或本校區內轉專業;平均學分績點在當前就讀專業同年入學學生排名10%(不含)~30%(含)的學生,原則上只能申請本校區內轉專業。除此之外的學生就別想了。
第二是轉入轉出的專業人數有限制。
這里面涉及學院之間的協調問題,經費往往是按照學生人數來劃撥的,這造成了學院把學生也視為資產,要嚴防他們流失。
這時候學校一般會做協調,比如中山大學就規定,本專業同年級少于60人,轉出人數在10%以內。
轉專業的四種形式
不同學校的規定會有很大的差別,但大部分的大學對轉專業都有明確的要求及限制!實際上大學轉專業的人也是少數!
如必須要提出申請、要通過相關測試與面試、即使考核合格也還要受到名額限制等。
1、零門檻
有些學校對轉專業沒有太大的限制,只要同學們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交申請,學校審查通過就可以。
有些可能會適當控制轉專業的人數,和熱門專業的人數。
2、低門檻
有一些學校對轉專業有一定的要求,比如不掛科,或者成績排名在多少名以內等。
這些門檻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達到,如果你們真的有轉專業的決心的話,達到這些要求是比較簡單的。
3、高門檻
有些學校會對轉專業提出非常高的要求,比如要求專業成績在排名在30%之類的,還會嚴格限制轉專業的人數,嚴格限制熱門專業的人數。
比如,蘭州大學還規定各學院接收轉專業人數一般控制在全年級學生總人數的5%—10%之內。
所以,要轉專業的學生即使考核合格,也還要面臨名額的競爭。
在這些學校,成功轉專業的都是學霸。
4、不能轉
當然,也有些學校原則上不允許轉專業的。至于什么樣才叫“原則上”,具體可以咨詢就讀院校老師或學長學姐。
如果大家有轉專業的需求,一進校的時候,就要找自己的輔導員打聽相關政策,做好準備。
特別要注意的是,藝術類專業和非藝術生專業是無法互轉的,很多學校還規定文科類專業也不能轉到理工類、醫學類專業。
每個學校都會有一些具體的政策,一定要了解清楚。
大學轉專業到底難不難?
大部分學校轉專業都有比較高的門檻,成功率是很低的,所以這個時候你可以怎么辦呢?
1、再次思考是否有轉專業的必要性
建議再次仔細思考自己是否有轉專業的必要。
大家剛剛上大學,對自己的專業并不是很了解,對理想中的專業也并沒有切身實地的感受。
而轉專業只有一次機會,所以務必要搜集好信息,考慮清楚再決定。
2、了解相關的政策
打聽清楚學校的政策后,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既然決定要轉專業,就要努力完成。
3、輔修第二學位
如果無法轉專業的話,可以考慮修第二學位,這樣也能讓你學到自己感興趣的知識,只是過程會比較辛苦,因為要同時上兩個專業的課程。
4、專業并非不可替代
大家要知道很多學生畢業之后,并不會從事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而且大部分專業的“專業性”并沒有那么強。
你們以后工作了就會知道,你們的專業并沒有想象中的不可替代。
5、怎么學,用什么態度學
對于大部分同學來說,沒有太大的必要糾結專業這件事情。
大學的公共課程非常多,每個學院里面,專業課程的差別并不是太大。
雖然學什么專業很重要,但是你怎么學,用什么態度學,學完以后要干嘛更重要。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講解的選專業的相關內容了,希望大家能夠喜歡。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本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