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開戰前的1893年,日本擁有十人以上工人的工廠,有3019家,其中使用蒸氣動力的675家。工人人數38萬人。鐵路2039.6英里,使用蒸汽動力的輪船11萬噸。日本完全實現了資本主義近代工業化。而與此同時,中國官辦工業企業24家,私人資本興辦的工業企業,也只有100多家。只能給古老的帝國提供一點近代化工業的“點綴”而已。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
A.中日近代化程度決定戰爭勝負
B.日本工業水平領先于世界
C.近代工業實力決定戰爭性質
D.甲午戰爭前中國近代化停滯不前
甲午開戰前的1893年,日本擁有十人以上工人的工廠,有3019家,其中使用蒸氣動力的675家。工人人數38萬人。鐵路2039.6英里,使用蒸汽動力的輪船11萬噸。日本完全實現了資本主義近代工業化。而與此同時,中國官辦工業企業24家,私人資本興辦的工業企業,也只有100多家。只能給古老的帝國提供一點近代化工業的“點綴”而已。對材料解讀正確的是
A.中日近代化程度決定戰爭勝負
B.日本工業水平領先于世界
C.近代工業實力決定戰爭性質
D.甲午戰爭前中國近代化停滯不前
【答案解析】A
【詳解】甲午戰爭是亞洲歷史上第一次具有近代意義的戰爭,因此近代化的程度決定戰爭勝負。材料明顯看出日本近代化高于中國,故A項正確。戰爭性質一般分為正義與非正義、侵與非侵略,與工業實力無關。故C項錯誤。材料中只有中日兩國工業實力的對比,沒有體現日本工業在世界上的地位。故B項錯誤。材料只說明甲午戰爭前與日本相比,中國的近代化程度不高,不能說明中國近代化停滯不前,中國的洋務運動仍然在進行。故D項錯誤。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