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8年10月日軍占領武漢、廣州后,抗日戰爭進入戰略什么階段。
A、戰略防御階段
B、戰略相持階段
C、戰略反攻階段
D、戰略撤退階段
1938年10月日軍占領武漢、廣州后,抗日戰爭進入戰略什么階段。
A、戰略防御階段
B、戰略相持階段
C、戰略反攻階段
D、戰略撤退階段
B
1938年到1943年底,是抗日戰爭中時間最為漫長的戰略相持階段。戰略相持階段又可以分為前期和后期。1938年11月至1941年11月是戰略相持階段的前期。日本帝國主義占領武漢后,開始改變策略,對國民黨采取“政治誘降為主,軍事打擊為輔”的方針。汪精衛集團投敵叛國,在日本的扶持下建立了偽中央政權。國民黨頑固派加劇了反共摩擦活動。中國共產黨堅持團結抗戰、反對妥協和分裂的方針,敵后戰場開始發展為抗日戰爭的重要戰場。
擴展知識
1944年初至1945年8月,是局部反攻和抗日戰爭勝利結束的時期。盟軍在太平洋戰場轉入反攻。國民黨軍在滇西緬北作戰中取得了重大勝利,贏得了美英盟國的巨大贊譽,但在豫湘桂戰役中卻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大潰敗。豫湘桂戰役的潰敗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強烈憤慨,引發了民主運動的新高漲。中國共產黨提出成立民主聯合政府的主張,獲得人民的熱烈響應。1945年8月,美國在日本本土先后投擲了兩顆原子彈,蘇聯出兵我國東北。國民黨軍和共產黨領導的武裝舉行反攻。日本帝國主義于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中國抗日戰爭取得了偉大勝利。中國人民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中國躋身世界四大國之列,國際地位大大提高。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