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舉制在中國影響深遠,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那么殿試錄取者稱為:
A、“大元” B、“解元” C、“進士” D、“榜眼”
科舉制在中國影響深遠,鄉試錄取者稱為“舉人”,會試錄取者稱為“貢生”,那么殿試錄取者稱為:
A、“大元” B、“解元” C、“進士” D、“榜眼”
答案:
( C )
解析:
進士。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通過最后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隋煬帝大業年間始置進士科目。
知識擴展:
元、明、清時,貢士經殿試后,及第者皆賜出身,稱進士。且分為三甲:一甲3人,賜進士及第;二、三甲,分賜進士出身、同進士出身。
殿試:是科舉制最高級別的考試,皇帝在殿廷上,對會試錄取的貢士親自策問,以定甲第。實際上皇帝有時委派大臣主管殿試,并不親自策問。錄取分為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的稱號,第一名稱狀元(鼎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若干名,賜“進士出身”的稱號;三甲若干名,賜“同進士出身”的稱號。二、三甲第一名皆稱傳臚,一、二、三甲統稱進士。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