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發山的作品一直是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的多數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細節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認親》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認親》閱讀原文:
①那天,龍飛和妻子文靜正在觀看中央電視臺的大型公益節目《等著我》。看過這個節目的人都知道,這是一檔尋親欄目,就是失去親人的家屬提供線索,由社會各界力量幫忙尋找。其中一大部分因為線索充足,加之現代化手段,以及志愿者的傾心投入,最終都能夠找到,也有一少部分,因為年代久遠,蛛絲馬跡都沒有,希望就成了泡影。
②當時電視上出現一個大叔,他來自四川農村。四十多年前,他們七個月大的兒子丟失了,找了幾十年也沒有找到。男人姓陳,他對主持人倪萍說,當時他們兩口子在山腰的一塊田里刨土豆,兒子在田邊的竹簍里睡覺。兩口子干了半天活,到田邊去歇息時,才發現兒子不見了。這么多年,兩個人輾轉全國各地,每到一個地方,打上半年工,然后再趕往下一個地方,賺錢是次要的,主要是為了找兒子。他們常年在外,老家幾乎很少回去,最近從老家傳來消息,說家里的房子已經坍塌了。十年前,因為思念兒子,老伴的眼睛哭瞎了;五年前,老伴病逝了。
③陳大叔只有六十歲,看上去像是七八十歲的人了。他雖然一直平靜地敘述著,卻是一臉的無助。看得出,他強烈壓抑著心中的悲傷。
④很顯然,他老了,希望在有生之年找到兒子,自己也老有所依,老有所靠。
⑤可是,大家都能看出來,陳大叔給出的線索太少了,他的兒子沒有找到的可能。
⑥龍飛鼻子酸酸的,文靜也用紙巾擦拭著眼角的淚水。
⑦倪萍對陳大叔說,你還記得兒子長什么模樣嗎?他身上有沒有特別的特征?
⑧陳大叔說,我只記得他小時候的模樣……他的臉上有塊特別明顯的胎記。
⑨龍飛和文靜對視一眼。
⑩龍飛摸了摸自己臉上的胎記,看著文靜,遲疑了一下,說:“我,我是不是該去認親?”
11“應該去。老人家太可憐了。”文靜點了點頭,鼓勵龍飛。
12龍飛說:“要不要給萌萌商量一下?”萌萌是他們的兒子,在大學讀書。
13文靜說:“不用商量,給他解釋一下就中。再說,他小時候就一直要爺爺,現在爺爺回來了,他應該高興才是。”
14就這樣,龍飛聯系中央電視臺“尋親欄目組”,聲稱自己就是陳大叔的兒子。“尋親欄目組”喜出望外,急忙聯系雙方見面。
15陳大叔見到龍飛那一刻,愣怔了好半天,似乎不敢上前相認。
16瞅著陳大叔,龍飛心里刺疼刺疼的。陳大叔的頭發都已經花白,像是落了一頭的雪。可以想象到,為了尋找兒子,老人家飽受了怎樣的磨難。
17龍飛說:“爹,我是您兒子啊。”說罷,上前抱著陳大叔,眼里的淚不由得流了出來。龍飛一邊哭一邊訴說自己尋找生身父母也找得好辛苦,說要不是看電視,真不敢相信這輩子還能見到他。
18陳大叔落淚了。他顫抖著手,撫摸著龍飛的肩膀,也嗚嗬嗚嗬地哭起來,鼻涕一把淚一把的。
19后來,龍飛就把陳大叔接回了家里。龍飛在城里開家店鋪,經營著五顏六色的布匹,買的房子也在城里。陳大叔勤快,龍飛不讓他去店里幫忙,他就在家里忙活,沒事干了,就去拖地板,有時一天拖三四遍,都能照出人影來。
20兒子找到了,也有了家,陳大叔好像一下子掉進了福窩里。
21萌萌從學校回來,一家三代更是其樂融融,家里邊充滿了愛的溫馨。
22二十三年后,陳大叔的生命終于走到了盡頭。彌留之際,他拉著龍飛的手說:“孩子,謝謝你!其實,你不是我的孩子,他臉上的胎記在左邊,你的在右邊。當時,看你哭得那么傷心,我也就認了。”
23龍飛說:“爹,我知道我不是您的兒子,因為在我兩歲的時候父母先后病逝了……看到您無依無靠,我和文靜商量后就認您了。”
24陳大叔粲然一笑,蠕動著嘴唇,還想說點什么,眼睛一閉,再也沒有睜開。
25萌萌得知真相后,寫成故事放在了網上。陳大叔的老家人看到這個故事,就在網文后面留言說,當年老人的兒子被狼叼走了,害怕老人知道真相挺不過去,村人就隱瞞了事實,都說是丟了,是為了讓老人心存希望,活下去。
(選自《北京文學》2019年第2期)
《認親》閱讀題目:
(1)依據文章內容,填寫下表。
情 節 陳大叔的心理或表現 龍飛的心理或表現
丟失兒子,央視尋親 ② 無助悲傷 同情遲疑
央視援助,龍飛認親 驚訝感動 ③ 激動心疼
一家團聚,其樂融融 勤快幸福 關愛大叔
① 彌留之際,說出真相 粲然一笑 講出實情
(2)結合語境,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①請從人物描寫的角度,賞析第⑩段劃線句。
②第?段加點詞“似乎”富有表現力,請揣摩其作用。
(3)文章第?段劃線句子中,龍飛說自己知道不是陳大叔的兒子,這其實在前文已有暗示,請找出其中一處。
(4)文章的結尾往往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閱讀選文最后一段和鏈接材料,回答下面的問題:
【鏈接材料】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
(魯迅《社戲》)
①內容和主題的角度說說《認親》一文結尾的作用。
②豆是很普通的豆,戲也是讓“我”昏昏欲睡的戲,但是《社戲》一文最后卻說是“好豆”“好戲”,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