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剛的作品一直是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的多數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細節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特殊訓練》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特殊訓練》閱讀原文:
讀大四那年,談欣還在拼學分,其中最難的一門課程是設計。這門課程是畢業設計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今后工作的實際應用,必須學好。但據師哥師姐說,這門課程有點變態,課程設置變態,老師變態,學生也會跟著變態。真有這么夸張嗎?誰知道。
談欣的專業是給排水,涉及環保和土木工程兩個領域,女孩學工科本來就不容易,跨專業就更不容易了。但老師說了:“你們這個專業的就業形勢很好,學好了是吃飯本錢。”
等到畫圖紙了,學生提出:“這個畫圖軟件我們不會,能教一下嗎?”
老師沉下險來說:“你們玩游戲有人教過?不是一個個都玩得很溜,還‘985’大學,素質哪去了?”
等到大家學會軟件了,老師又說:“今天畫圖全部采用手工。”
同學們頓時蒙圈了,太變態了吧,有電腦不用,手工畫,累死人了!
老師尖著嗓門說:“假如電腦壞了、網絡癱瘓了你們就不設計了?未來什么都有可能發生,只有能力,是你唯一的保證。”
然后老師就失蹤了,打電話不接,設計方案沒人審核,對與不對,心里一點沒底,直至截止日的前一天,老師出現了,通知把方案拿過去審核,結果全軍覆沒,沒一個通過,
上次你就是這么說的,同學們嚷嚷起來:“我們就是按你說的方案做的。”
“趕緊,別浪費時間了,”老師吼道,“明天必須交出合格的方案,否則別怪我無情。”
變態!談欣那一刻也憤怒了,不由自主地嘀咕道。
到了畫圖紙,老師再次玩失蹤,說好的,會隨時候教,但找人時就是不見蹤影了,打電話始終無人接聽。談欣同宿舍兩個山東人,都是學霸型的,她們都是奔“考研保送生”去的。談欣在這種氛圍里學習,難免著魔。連續熬了好幾個通宵,總算完成作業,但還是怕再次遭遇“滑鐵盧”。
第二天她早早起床,決定到老師辦公室去守候。而且,她的這個行為,被后面陸續前來的許多同學嘮叨,這種“不想重蹈覆轍”的想法,已是一種普遍的默契。
然而,等了一天,老師始終沒有出現。
“有這樣的老師,還講什么教育質量!”同學們嘟囔著,焦慮著。
眼看只剩最后一天了,老師飄然而至。看了同學們的作業,再次全盤否定。
同學們臉綠了。談欣自然也顧不得矜持,脫口罵了一句“變態”!而且沒控制好音量,被老師聽見了。老師看她一眼,波瀾不驚地一笑,說:“連淑女都罵人了,好。那就明天把修改好的圖紙交上來,逾期不候!”
“好”是什么意思?還逾期不候,太變態了!
為修改圖紙,許多同學又熬了通宵。但談欣沒改,她就想看看老師怎么說。老師居然沒說啥,也給過了。
談欣暗自得意,剛想離開。老師突然說:“你沒改,知不知道為啥也給你過了?不是我怕你罵人,而是同情你的懦弱。做這一行,是要服務好甲方的,難免被反復折騰,受不了委屈,經不起折騰,根本過不了關,沒有這種準備,你還是趁早改行吧。”
談欣頓時愣住了,她不明白老師的訓導是啥意思,難道是傳說中的“挫折訓練”?太不靠譜了吧?談欣對老師的執教理念一直是持懷疑態度的。
大學畢業后,談欣去建筑設計院找了份工作,經常碰到變戀甲方,許多事先商量好的設計方案,臨了突遭變卦;圖紙反復修改,臨到交圖時,又被全盤否定。
那一刻,她突然明白了老師的用意,仿佛一場人生的酒拼,有了這碗酒的墊底,那就什么都不怕了。
(選自《小說月刊》,有刪改)
《特殊訓練》閱讀題目:
8. 根據小說內容,將下列情節補充完整。
談欣選擇了據說難到“變態”的設計課。→老師要求學生自學畫圖軟件,學生學會后卻被要求全部手工畫圖:→①__→老師又在截止日前一天才審核學生的圖紙并再次全盤否定,卻要求第二天上交修改好的圖紙;→②__→談欣工作后常遇變態甲方,終于理解了老師的用意。
9. 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所反映的人物心理。
(1)同學們頓時蒙圈了,太變態了吧。
(2)老師看她一眼,波瀾不驚地一笑,說:“連淑女都罵人了,好。”
10. 閱讀文章最后一句話,緊扣加點之處,分析這樣結尾的妙處。
11. 小說中的老師對學生實行了“特殊訓練”,你是否認同他的做法?請結合文本和生活經驗,陳述觀點和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