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日軍128萬人向中國投降。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勝利結束。
A、9月2日 B、9月3日 C、8月15日 D、8月16日
1945年(),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日軍128萬人向中國投降。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勝利結束。
A、9月2日 B、9月3日 C、8月15日 D、8月16日
答案:
A
解析: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日軍128萬人向中國投降。至此,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結束,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也勝利結束。1945年9月2日上午9時,標志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日本投降的簽字儀式,在停泊在東京灣的密蘇里號主甲板上舉行。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政府、陸軍參謀長梅津美治郎代表日軍大本營在投降書上簽字。
知識擴展:
日本無條件投降的根據
波茨坦公告發表于1945年7月26日,全稱《中美英三國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
公告是在法西斯德國已經投降,日軍在亞洲和太平洋戰場屢遭失敗、行將徹底崩潰的背景下產生的。當時,美國由于原子彈試爆成功,認為不借助蘇聯的力量促使日本投降的條件已經具備,便由早先急切希望蘇聯對日作戰,轉為擔心蘇聯對日參戰會影響其獨占日本及在遠東的戰略地位。
在此情況下,美國總統H.S.杜魯門與英國首相W.L.S.丘吉爾在波茨坦會議期間,就美陸軍部長H.L.史汀生起草的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備忘錄進行協商修改,并在電請蔣介石簽字后,以三國政府公告形式發表。公告的發表使日本統治集團十分恐慌。同年8月6日、9日,美國分別在廣島和長崎投下原子彈;9日,蘇聯對日作戰。
日本政府被迫于10日通過中立國瑞士向中、美、英、蘇發出乞降照會。8月14日,日本天皇裕仁發表接受《波茨坦公告》的停戰詔書,宣布無條件投降。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