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泉州文廟及學宮是體現世界海洋貿易中心( )的代表性遺產要素。文廟是古代官方紀念和祭祀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的場所,學宮是古代泉州( )的教育機構。
A. 多元社群
B. 最高等級
泉州文廟及學宮是體現世界海洋貿易中心( )的代表性遺產要素。文廟是古代官方紀念和祭祀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的場所,學宮是古代泉州( )的教育機構。
A. 多元社群
B. 最高等級
答案
AB
解析
泉州文廟及學宮是體現世界海洋貿易中心多元社群的代表性遺產要素。文廟是古代官方紀念和祭祀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的場所,學宮是古代泉州最高等級的教育機構。
擴展知識
泉州文廟及學宮,地處古城中軸線的中心位置,地位之高無與倫比。這組恢宏的院落式建筑群,始建于唐、形成于宋、完備于明清,整體形制為“左學右廟”,由位于西側的儒家祭祀建筑文廟組群、東側的州級地方教育建筑學宮組群構成。各組群建筑數量眾多,體制宏偉,主從有序,構成一個集入口、前導、祭祀、學署四種建筑類型于一體的文廟建筑群,建筑規模為中國東南七省之冠。
紅朱墻,琉璃瓦,龍紋柱身,重檐廡殿頂……最尊貴的宮殿建筑形式,匠心匠藝的建筑手法,讓屹立千百載的泉州文廟倍加引人注目,其規格之高,為福建目前唯一僅存,為全國孔廟罕見。
回望千年,泉州文廟及學宮,不僅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地方,也是培養泉州莘莘學子的最高學府。這里不僅是泉州古城的歷史文化地標,也是古城千年文脈的源出之地,曾經培養造就了大批名留青史的人物——
開創泉州教育史先河的歐陽詹,編纂中國最早軍事百科全書《武經總要》的北宋宰相曾公亮,發明水運儀象臺的北宋宰相蘇頌,主持建造我國第一座海港梁式大石橋洛陽橋的蔡襄,編著《三山志》的南宋名相梁克家,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寫下《易經蒙引》的明代易學家蔡清,深刻影響后世的明代著名思想家李贄……他們的脫穎成才,與泉州文廟的文化熏陶息息相關。
宋元以來,伴隨著中國經濟中心的逐步南移和泉州海外貿易的興盛,在泉州地方官員興儒學的倡導下,古城書院風行,官私之學并重,文人倚山論道、臨海觀經,泉州一躍成為“科舉大市”,僅宋代就有1418人考中進士,位居福建各府州前列,躋身全國三十強。而自唐貞元八年(792年)至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1100多年間,泉州登科舉、載志書者達6000多人,其中進士2454人,使泉州成為“八閩形勝無雙地,四海人文第一邦”。
而沿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泉州通過海外交通與貿易、華人華僑移居,將泉州文廟承載的儒學思想種子,播撒到東亞、東南亞等國家及臺灣地區,為中華儒學的傳播貢獻了“泉州力量”。
如今,文廟內的一次次文化展覽,一場場獨具儒家特色的活動,還有一張張祈禱學業順利的心愿卡,都說明這里已是人們求學拜業、接受文化熏陶的“圣地”。漫漫歷史長河中,泉州文廟及學宮如燈塔似火炬,光輝熠熠映照古今,在其儒家思想文化的影響帶動下,泉州大地崇文重教的薪火綿延不息,古城千年文脈綿延不絕。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