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少功的作品一直是我們在進行語文學習時研讀的多數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細節處值得我們細細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夜晚》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夜晚》閱讀原文:
① 月亮是別在鄉村的一枚徽章。
② 城里人能夠看到什么月亮?即使偶爾看到遠遠天空上一丸灰白,但暗淡于無數路燈之中,磨損于各種噪音之中,稍縱即逝在叢林般的水泥高樓之間,不過像死魚眼睛一只,丟棄在五光十色的垃圾里。
③ 由此可知,城里人不得不使用公歷,即記錄太陽之歷;鄉下人不得不使用陰歷,即記錄月亮之歷。哪怕是最新潮的農村青年,騎上了摩托用上了手機,脫口而出的還是正月初一、臘月十五之類的記時之法,同他們抓泥捧土的父輩差不多,原因不在于別的什么——他們即使全部生活都現代化了,只要他們還身在鄉村,月光就還是他們生活的重要一部分。禾苗上飄搖的月光,溪流上跳動的月光,樹林剪影里隨著你前行而同步輕移的月光,還有月光牽動著的蟲鳴和蛙鳴,無時不在他們心頭烙下時間的感覺。
④ 相比之下,城里人是沒有月光的人,因此幾乎沒有真正的夜晚,已經把夜晚做成了黑暗的白天,只有無眠白天與有眠白天的交替,工作白天和睡覺白天的交替。我就是在三十多年的漫長白天之后來到了一個真正的夜晚,看月亮從樹陰里篩下滿地光斑,閃閃爍爍,飄忽不定;聽月光在樹林里叮叮當當地飄落,在草坡上和湖面上嘩嘩啦啦地擁擠。我熬過了漫長而嚴重的缺月癥,因此把家里的涼臺設計的特別大,像一只巨大的托盤,把一片片月光貪婪地收攬和積蓄,然后供我有一下沒一下地撲打著蒲扇,躺在竹床上隨光浪浮游。就像我有一本書里說過的,我伸出雙手,看見每一道靜脈里月光的流動。
⑤ 盛夏之夜,只要太陽一落山,山里的暑氣就消退,遼闊水面上和茂密山林里送來的一陣陣陰涼,有時能逼得人們添衣加襪,甚至要把毯子裹在身上取暖。童年里的北斗星就在這時候出現,媽媽或奶奶講述的牛郎星織女星也在這時候出現,銀河系星繁如云星密如霧,無限深廣的宇宙和無窮天體的奧秘嘩啦啦垮塌下來,把我黑咕隆咚地一口完全吞下,天幕上閃爍不定的遙遠彼岸在步步逼近。我是躺在一個涼臺上嗎?也許我是一個無依無靠的太空人在失重地翻騰和漂浮?也許我是一個無知無識的嬰兒在荒漠里孤單地迷路?也許我是站在永恒之界和絕對之境的入口,正在接受上帝的召見和盤問?......這是一個必須絕對誠實全盤招供的時刻。我突然明白了,所謂城市,無非是一個逃避上帝的地方,是沒有上帝召見和盤問的地方。
⑥ 山谷里有一聲長叫,大概是一只鳥被月光驚飛了。
《夜晚》閱讀題目:
13、第①段里,作者為什么說“月亮是別在鄉村的一枚徽章”?依據文章②③段的內容,簡要說明原因。(6分)
14、依據②③④段的內容,用精煉的語言簡要概括文中描寫的“城里月亮”和“鄉村月亮”的特點。(6分)
15、第④段里,作者為什么說城市的夜晚是“黑暗的白天”?“我熬過了漫長而嚴重的缺月癥”,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作者對城里的生活抱有怎樣的態度?(4分)
16、在第⑤段里,作者在描寫對鄉下夜晚星空的感受時,也表達了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思考,簡要說說,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考?(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