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①三五好友相聚,聊起過去一年的感受,一位朋友很有感觸:“以前總給自己定目標,結果卻往往完不成,仔細一想,又似乎總有理由,工作太忙,沒有時間,抽不出空。直到后來看到一句話,‘勤勉多歲月’才猛然醒悟,沒有時間只不過是一個借口。”
②時間是公平的,它不會給任何人多一分,也不會給任何人少一秒;但時間也是有偏向的,惜時如金者往往會得到時間的獎勵,虛擲光陰者則會徒留悵然。所謂“勤勉多歲月”,或許并不是說勤勉之人就能在人生中額外多一些時間,而是說把點滴時間用在有意義的地方,能讓時間更加充實。當別人猶豫不前的時候,你已經在行動;當別人還在睡懶覺的時候,你已在學習充電;當別人選擇放棄的時候,你依然在堅持……面對恒定流動的時間,不同的選擇會被賦予不同的人生意義。
③當然,勤勉恐怕并不簡單地等于“讓自己忙碌起來”。李大釗有句話說得好,“人生最有趣味的事情,就是送舊迎新,因為人類最高的欲求,是在時時創造新生活。”只顧著把時間填滿,卻“只見動作,不見前進”,那只會是瞎忙,空忙,白忙。真正的勤勉,從來不是盲目地忙,而是時時有所創造、事事有所成就、處處有所精進。前者只有勤勉之名,卻往往無尺寸之功;后者才是名副其實,在不棄微末中收獲成長。
④勤勉不僅是一種時間管理的藝術,也是一種人生的哲學。為了“闡舊邦以輔新命”,馮友蘭在85歲高齡時仍筆耕不輟,決心撰寫《中國哲學史新編》,歷時10年,終于完成這部皇皇巨著;李云鶴23歲進入敦煌文物研究所工作,從事文物修復工作已有60多年,依然耕耘不歇,至今已修復了4000多平方米壁畫、500多身彩塑。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如果說時間是生命的表現形式,那么勤勉就是實現生命意義的必由之路。以夢想為帆,以勤勉作槳,百事可做,百業可成。
⑤有人會問,勤勉是不是就要始終忙忙碌碌,連偶爾駐足休息都不需要?當然不是如此。忙不勝忙絕非人生的必然選擇,從容應對才是更好的態度。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一種健康的生活,也必然是勞逸結合,張弛有度的。
⑥壯士惜年,賢人惜日,圣人惜時。老一輩新聞工作者鄧拓在《生命的三分之一》中說:“要盡量多勞動、多工作、多學習,不肯虛度年華,不讓時間白白地浪費掉。”惜時如金,勤勉如牛,相信這樣的人生自有收獲。
18.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第①段由好友相聚時朋友的感慨,提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勤勉多歲月”。
B.勤勉就是讓自己忙碌起來,把自己的時間填滿,不能讓時間白白地浪費掉。
C.文章從“勤勉是一種時間管理的藝術”和“勤勉是一種人生的哲學”兩方面論證了文章的中心論點。
D.文章運用了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等多種論證方法。
19.文章第②段劃線句用具體的生活情境進行論述,有什么作用?(4分)
20.閱讀全文后,說說標題中“勤勉”的具體含義,并結合實際談談你從中受到的啟發。(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