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從反面說明了:( )
A.實踐是理論的來源和目的
B.理論對于實踐的決定作用
C.正確理論的指導對于實踐的重要性
D.實踐對于理論的決定作用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從反面說明了:( )
A.實踐是理論的來源和目的
B.理論對于實踐的決定作用
C.正確理論的指導對于實踐的重要性
D.實踐對于理論的決定作用
答
案C
解 析
“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出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排調》,大意為,盲人騎著瞎馬,半夜來到深水池邊,比喻盲目行動,沒有正確指導,將面臨危險境況。
說明在實踐和認識的關系中我們要重視理論工作,強調理論必須同實踐相統一。理論一旦脫離了實踐,就會成為僵化的教條,失去活力和生命力。實踐如果沒有正確理論的指導,就容易走向錯誤的道路。因此,選擇C選項。
擴展知識
A項:實踐是認識的來源。認識是主體對客體的能動的反映,這種反映只有在實踐中、在主體和客體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實踐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認識從實踐中來,最終還要回到實踐中去。認識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題干中并沒有體現著實踐是理論的來源和目的。A項錯誤。
B項:實踐決定認識,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而不是起決定作用,即使是正確的理論也只是對實踐起正確的指導作用。B項錯誤。
D項:實踐是理論的基礎,即實踐對理論具有決定作用。題干中體現的是認識對于實踐的作用,而不是實踐對于理論的作用。D項錯誤。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