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們的語文學習中,也有很多時候需要學習外國作者們的文章詩篇,那么,下面是可圈可點小編整理的美國作家娜塔莎·弗蘭德的《天堂里也有葡萄嗎》閱讀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天堂里也有葡萄嗎》閱讀原文:
在距離我們大學幾英里遠的地方,有一個專門停放家庭拖車的停車場,里面坐落著一片綠松石顏色的房屋。梅麗莎就住在位于保齡球場和收費公路之間的那一棟房子里。而在停車場外面的草地上,到處都撒滿了空的啤酒罐和被丟棄的衣服。
“莫莉,我們來這兒做什么呀?”當我們來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不禁感到非常驚訝。
此刻,莫莉正緩緩地把車開向那塊唯一沒有任何垃圾的地方。見我問她,她便以朋友之間才有的口吻答道:“我們不是要去做一件與眾不同的事嗎?”
“哦,上帝,瞧我這記性!”經她這么一提醒,我猛地想了起來。就在3個星期之前,我為我們倆在志愿者協會注了冊,那天,當我回到宿舍,仍舊按捺不住內心的激動。看著我那近乎瘋狂的樣子,莫莉微微地笑了笑。從她的笑容里,我仿佛能聽見她在說:“哈!你以為我們是誰啊?接受了名牌大學教育就了不起嗎?冒冒失失地來到別人的家里,就要把人家女兒帶走?你以為我們是誰啊?”
我們最后達成一致,并且聯系到了一戶人家,他們有個女兒名叫梅麗莎,我們決定幫助梅麗莎。
當我們敲開房門時,開門的是梅麗莎,她非常瘦小,四肢細得像竹竿似的。她上下打量著我們,她一定在想:“這兩個女孩子信得過嗎?”
在她身后,站著兩個年齡稍大一點的孩子。當梅麗莎帶著我們參觀他們的拖車房屋時,我看得出他們有些不情愿。我知道,他們不想讓我們看到他們家的寒酸。
梅麗莎的父母一直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看著她像蝴蝶似的飛過來飛過去。像天下所有的父母一樣,他們目不轉睛地注視著自己那成為焦點的孩子,開心地微笑著。
“瞧,這個是我,那時我還是小孩子呢。”梅麗莎指著一張照片說,“這是馬克,我的雙胞胎兄弟,可他已經死了。
“米茜,”媽媽向她招了招手,并且柔聲喊道。她走到媽媽身邊,俯下身子,聆聽媽媽告訴她的一個秘密。片刻之后,她一瞼嚴肅地對我們說:“媽媽說馬克和其他天使一起住在天堂里。”
房間里頓時被一種莫名的沉默籠罩起來。,良久,我和莫莉打破了這種難耐的氛圍。我們向他們一家鄭重承諾:我們會為梅麗莎系牢安全帶,會帶4份食物回來,8點鐘準時到家。
接著,我們一起走向汽車,而梅麗莎一邊走,一邊轉過頭。此刻,那兩個孩子正站在窗前,小臉緊緊貼在玻璃上,目光中充滿了羨慕和渴望。
“他們也想來的。”梅麗莎說。
“下次吧,今天晚上是專門為你準備的,是屬于你自己的、,”在前往大學的路上,梅麗莎不停地嘮叨:“今天晚上是專門為我準備的,是屬于我自己的特殊一晚。”
來到學校的餐廳,她問:“所有的東西……我都能吃嗎?”
“當然。”梅麗莎驚得目瞪口呆。她盯著一盤盤食物,繞著食物桌轉了幾固,直到我們把她帶到了公共餐廳中間專門擺放沙拉的柜臺。
她指著放在一個金屬罐里的東西問道:“那是什么?”
越過梅麗莎的頭,我悄悄對莫莉耳語:“難道她從來沒吃過葡萄?”
“它們好吃嗎?…嗯,它們非常好吃。”
我將梅麗莎抱了起來,這樣,她就能用那一對沙拉鉗夾到葡萄了。她一個個夾著,很快,盤子里就堆滿了葡萄。然后,我們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她開始津津有味地吃起來。看著那滿滿的一盤葡萄,看著她貪婪地吃著葡萄的樣子,我和莫莉感慨萬分。我們沒有想到在那一桌桌豐盛的食物中,她最想要的竟然是葡萄。她希望每個星期、每一天甚至每一頓都能吃到葡萄。
于是,我們3人又走到了沙拉柜臺,開始往塑料杯里裝葡萄,這是給梅麗莎家人的在回家的路上,梅麗莎靜靜地坐在后面的座位上,望著懷里緊緊抱著的那四個裝滿了葡萄的塑料杯,虔誠地微笑著。
當我們駛離那條收費公路,駛過那個保齡球場,把車開到了那塊唯一沒有任何垃圾的地方,正準備下車時,梅麗莎打破了沉默:“姐姐,天堂里也有葡萄嗎?”
聞聽此言,莫莉和我面面相覷。同時,梅麗莎把手伸向我,緊緊地握了一下我的手,仿佛在默默地對我說:“你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我愛憐地注視著梅麗莎:“天堂里當然也有葡萄,而且,每一餐都有,每一餐。”
(編譯:李威)
《天堂里也有葡萄嗎》閱讀題目:
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
A.“撒滿了空的啤酒罐和被丟棄的衣服”交代了梅麗莎的生活環境,暗示其生活的貧困;也說明她家居住的環境不好。
B.梅麗莎父母的表現流露出他們對孩子的愛和他們安靜的性格;“像蝴蝶似的飛過來飛過去”體現了梅麗莎的興奮。
C.文章運用神態描寫和動作描寫,描寫了梅麗莎離開時其他兩個孩子的表現,展現了他們內心的羨慕和渴望。
D.作者細致地描繪了梅麗莎而對豐厚美食的情景,表現出的不僅僅足小孩子的好奇心,更足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向往,
8.作品足怎樣敘述梅麗莎的故事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
9.你認為小說的主人公足誰?為什么?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看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