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古代人們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從晚上七時開始起更,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里的每點只占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于現在的“后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那古時候“五更三點”、“三更四點”相當于現在的時間是:( )
A、早晨6時12分、凌晨2時36分 B、早晨5時又12分鐘、1時又36分鐘
C、早晨6時12分、1時又36分鐘 D、早晨5時又12分鐘、凌晨2時36分
我國古代人們把一夜分為五更,按更擊鼓報時,所以叫作五更、五鼓,或稱五夜,從晚上七時開始起更,又把每更分為五點。每更就是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即120分鐘,所以每更里的每點只占24分鐘。由此可見“四更造飯,五更開船”相當于現在的“后半夜1時至3時做飯,3時至5時開船”。那古時候“五更三點”、“三更四點”相當于現在的時間是:( )
A、早晨6時12分、凌晨2時36分 B、早晨5時又12分鐘、1時又36分鐘
C、早晨6時12分、1時又36分鐘 D、早晨5時又12分鐘、凌晨2時36分
答案:
A
解析:
古時為計時準確的需要,又把每個“更”劃分為五個“點”。經推算可知,一“點”等于現今的二十四分鐘,五個“點”的時間正好是一“更”。“五更三點”是“早晨5點72分,即6點12分”;“三更四點”是“凌晨1點96分,即2點36分”
知識擴展:
五更計時法:舊時夜間計時單位,一夜分為五更,每更約兩小時,半夜為三更。由此推算:一更天約在19:00時至21:00時; 二更天約在21:00時至23:00時; 三更天約在23:00時至次日1:00時; 四更天約在1:00時至3:00時; 五更天約在3:00時至5:00時。“點”是比“更”小的夜計時單位。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