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行政訴訟中的證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B.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C.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可以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并補充證據
D.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除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的情形外,均視為沒有相應證據
關于行政訴訟中的證據,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
B.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
C.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可以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并補充證據
D.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的,除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的情形外,均視為沒有相應證據
【正確答案】
C
【解析】
A項正確,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證據包括:(一)書證;(二)物證;(三)視聽資料;(四)電子數據;(五)證人證言;(六)當事人的陳述;(七)鑒定意見;(八)勘驗筆錄、現場筆錄。以上證據經法庭審查屬實,才能作為認定案件事實的根據。”B項正確,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規定:“被告對作出的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C項錯誤,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五條規定:“在訴訟過程中,被告及其訴訟代理人不得自行向原告、第三人和證人收集證據。”D項正確,根據《行政訴訟法》第三十四條第二款規定:“被告不提供或者無正當理由逾期提供證據,視為沒有相應證據。但是,被訴行政行為涉及第三人合法權益,第三人提供證據的除外。”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
擴展知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是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而制定的法律。
查看答案
單次付費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單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無限次 49.99元